黄龙县202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0二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双重影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7万人,城镇化率57.03%;人口自增率1.97‰,出生率9.83‰,死亡率7.86‰。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2.534亿元,同比增长11.6%,超过全市3.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27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5.459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9.249亿元,增长6.52%。三次产业构成为34.7:24.2:41.1,二产业占比稳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生产总值55029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7.5%,经济发展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近年来,黄龙全域旅游逐步发展完善,带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8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5%。
表1: 2021年全县国民经济分行业情况
指标名称 | 增加值(亿元) | 增速(%) |
地区生产总值 | 22.534 | 11.6 |
#第一产业 | 7.827 | 8.8 |
第二产业 | 5.459 | 26.0 |
#工业 | 4.602 | 32.8 |
建筑业 | 0.857 | -3.1 |
第三产业 | 9.249 | 6.5 |
#批发和零售业 | 0.861 | 8.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0.198 | 2.6 |
住宿和餐饮业 | 0.451 | 4.1 |
金融业 | 1.109 | 3.1 |
房地产业 | 0.872 | 5.3 |
其他服务业 | 5.564 | 7.4 |
二、农业
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加大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围绕“4+X”产业体系,延链强链补链,农业经济发展稳定向好。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3亿元,较上年增加2.81亿元,可比价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10.71亿元,增长34.2%;林业产值0.63亿元,下降23%;牧业产值2.31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0.06亿元,下降1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1亿元,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021亿元,增长8.7%,居全市第2位,创近十年来新高。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6.5%,林业增加值增长4.6%,牧业增加值增长21.7%,渔业增加值下降9.1%。
表2: 2021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 产 量(吨) | 增速(%) |
粮 食 | 68777 | -6.5 |
#秋粮 | 68712 | -6.5 |
油 料 | 1037 | -42.1 |
#油菜籽 | 970 | -10.2 |
烤 烟 | 295 | -1.7 |
水 果 | 98424 | 26.7 |
林业按照生态优先,经济、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各类造林24100亩(含黄龙山林业局)。
表3: 2021年全县主要林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 产 量(吨) | 增速(%) |
核 桃 | 18021 | 53.8 |
板 栗 | 497 | 38.1 |
花 椒 | 609 | 391.1 |
家畜存、出栏及主要畜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 2021年(头、吨) | 增速(%) |
牛存栏 | 3440 | -0.9 |
牛出栏 | 2005 | 0.2 |
生猪存栏 | 11080 | 0.5 |
肉猪出栏 | 18345 | 42.2 |
羊存栏 | 10572 | -4.8 |
羊出栏 | 5702 | 3.7 |
肉类总产量 | 1842.7 | 21.2 |
#猪肉产量 | 1356.9 | 39.5 |
#牛羊肉产量 | 366.2 | -11.1 |
禽蛋产量 | 938.5 | -5.5 |
全年水产品产量90吨,同比增长16.9%。全县化肥使用量(折纯量)1029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县工业发展的短板,也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并举的转型。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4.602亿元,增长32.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全年发电量5.16亿千瓦时,增长123%;开采原煤4.02万吨,下降36.2%。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家,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 3.12亿元,比上年增长5.86 %。全年共签订合同额3.8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项目和农户)比上年下降49.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3.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6.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5.1%。从行业投资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57.2%;工业投资增长106.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投资下降5.2%;房地产业下降10.3%。从重点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1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3%。
五、国内贸易
面对新冠疫情和国际国内形势对贸易的冲击,全县狠抓疫情防控,积极落实促消费稳市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消费市场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8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0.91亿元,增长3.0%。按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3亿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5亿元,增长5.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0.55亿元,增长8.7%,商品零售3.83亿元,增长7.4%。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新增5家,实现近年以来首次高速增长,为全县社零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乡市场分化较明显,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年社零总额的71%,依然占主导地位;按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占全年社零总额的87.4%,零售业仍是我县消费市场的拉动主力军;住宿业全年增速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增速较缓;餐饮业全年增速12.7%持续稳步增长。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1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6%。
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延黄高速于202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使我县迅速融入西安、延安“两小时”交通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韩黄高速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242国道黄龙县城过境公路项目正在筹备招标。积极完成清塌方、疏通涵洞、补缺口、清水沟、铲草、整修路肩、清扫路面等日常养护工作,县、乡、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分别达到了76、74、74。清理道路塌方64800立方米,设置警示标志154处,清理疏通桥梁、涵洞300余道,路基滑坡回填5000余立方米。对外通高速、县内村村通的公路网络为推动黄龙迅速步入大交通、大物流时代,为全县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发展及县域经济崛起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有效提升了全县公路综合服务水平。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107万元,下降1.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56万元,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01万元,下降9.9%,非税收入完成5855万,增长25.3%,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4439万元,增长3.2%。通过“开源”和“节流”系列举措,实现了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8亿元,比年初减少1.8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57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48亿元,比年初增加3.12亿元。
八、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所。其中,幼儿园11所(普惠性11所),普通小学8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3所。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5990名。其中,在园幼儿1371名,普通小学2719名,职业中学198名,普通中学1702名。全系统共有教职工790人。其中,幼儿教师216人,普通小学教职工308人,职业中学教职工39人,普通中学教职工227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68%。全年大中小幼儿各类教育惠民政策精准落实全覆盖,全年累计资助学生2841人次156万元。招录特岗教师46人,转正入编特岗教师57人。累计投入7300万元,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通过省级过程督导,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2021年高考二本上线104人创历史新高,实现高考成绩连续三年攀升;中考成绩上线230人,高中上线率达70.98%, 高出全市11个百分点,连续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争取省市“三区”科技人才16人,开展产业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技术指导等活动20场次1200余人次,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604万元。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垂钓、趣味运动会等8项比赛活动。精心承办了全国越野滑雪(滑轮)推广系列活动、“树顶漫步杯”陕西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老年人持杖健步走大赛和延安市第七届运动会有关比赛项目等12项。延安冰雪运动学校建设项目一期工程,5.1公里滑雪赛道全线贯通。
九、文化和旅游
常态化开展城西社区小舞台文艺晚会、篝火晚会、水车漫舞周未常态化演出,组建文艺小分队,创编红色党课节目100多个,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和来黄游客文化生活。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配合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完成拍摄黄龙“猎鼓”及自然、人文景观宣传片,“非遗馆”全年接待参观群众和游客团体43批次、3万余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打造了“红色廉政文化大家学”“红色文艺党课大家演”“红色革命电影大家看”“三红”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全年共接待党史教育参观团体210个次,参观人数达7249人次。
我县以助推生态旅游、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节庆活动特色化、旅游演艺日常化”,呈现出“文化兴、旅游旺、百姓乐”的新局面。成功举办黄龙过大年系列活动、避暑季、红叶节等活动。2021年锦绣黄龙生态假日酒店通过四星级评定,偏石民俗村、梁家河垂钓小镇AAA级景区通过市级初审,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2021全年共接待游客235.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1.85%。
十、卫生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7个,其中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58个,诊所4个。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编制人数380人,卫生技术人员392人,其中执业及助理医师129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6人。实有床位237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190张,乡镇卫生院47张。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县医院发热门诊、传染病房、方舱CT、方舱核酸采样室、方舱预检分诊等设施配备和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建成投用,中医院发热门诊主体建设完工。疫苗接种率位于全市前列。西北地区首家“行走的医院”3月份在我县投用,全县“流动医院”和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累计巡诊10个乡镇、提供诊疗服务4044人次、健康讲座20次、服务群众3469余人次。县医院开通了“银医通项目”,可为患者提供网上预约、手机同步支付、网上查询检查结果等便捷化的服务。建成全市首家健康体验驿站和病媒生物防治科普馆。
十一、人口和就业
人口低速增长,自增率控制在计划目标范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74万人,下降0.69%。其中城镇人口1.42万人,乡村人口3.32万人;男性2.50万人,女性2.2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4.07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5笔3219万元,发放省外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求职补贴143人次7.1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7人3.5万元,就业见习补贴60人32.69万元。通过开发城镇公益岗、公益专岗、乡村公益岗、特岗等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212人次。组织创业培训189人、家政服务培训1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71人,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60人次,发放培训生活交通补贴11.63万元,通过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580人实现就业创业,就业率达80%以上。为1179名劳动者追讨农民工工资983.38万元。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高速路及投资项目建设给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苹果、核桃、花椒等农作物丰收,中蜂养殖、大闸蟹等畜牧业收入也有所增长;随着旅游的逐步恢复,以及黄龙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繁荣了消费市场;退休人员增资、养老等保险上调等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群众享受到了生态旅游和改革的红利。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262元,增长7.8%,全市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55元,增长10.5%,全市第12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较上年收窄0.07个百分点,城乡两收入比逐年收窄。
2021年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4999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38124人,城镇职工参续保6875人,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达到95%以上。报销医保基金2869.91万元; 发放医疗救助405人次,救助资金150.94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覆盖30629人、失业保险参保3420人、工伤保险参保4618人、社会保障卡持卡53705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全县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777户3669人,城乡特困人员382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0人,累计发放各种救助、补贴资金3348.87万元。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二0二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双重影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一、综合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7万人,城镇化率57.03%;人口自增率1.97‰,出生率9.83‰,死亡率7.86‰。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2.534亿元,同比增长11.6%,超过全市3.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27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5.459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9.249亿元,增长6.52%。三次产业构成为34.7:24.2:41.1,二产业占比稳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生产总值55029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7.5%,经济发展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 RAG-ES | 2024-09-12 |
近年来,黄龙全域旅游逐步发展完善,带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8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5%。表1: 2021年全县国民经济分行业情况 指标名称 增加值(亿元) 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22.534 11.6 #第一产业 7.827 8.8 第二产业 5.459 26.0 #工业 4.602 32.8 建筑业 0.857 -3.1 第三产业 9.249 6.5 #批发和零售业 0.861 8.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198 2.6 住宿和餐饮业 0.451 4.1 金融业 1.109 3.1 房地产业 0.872 5.3 其他服务业 5.564 7.4 | RAG-ES | 2024-09-12 |
二、农业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加大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围绕“4+X”产业体系,延链强链补链,农业经济发展稳定向好。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3亿元,较上年增加2.81亿元,可比价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10.71亿元,增长34.2%;林业产值0.63亿元,下降23%;牧业产值2.31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0.06亿元,下降1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1亿元,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021亿元,增长8.7%,居全市第2位,创近十年来新高。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6.5%,林业增加值增长4.6%,牧业增加值增长21.7%,渔业增加值下降9.1%。表2: 2021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产 量(吨) 增速(%) 粮 食 68777 -6.5 #秋粮 68712 -6.5 油 料 1037 -42.1 #油菜籽 970 -10.2 烤 烟 295 -1.7 水 果 98424 26.7 | RAG-ES | 202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