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严寺大殿

宝严寺大殿

共 120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44

历史沿革

宝严寺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原名兴会寺。
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易名再兴寺,龙德元年(921年),又改称太平兴福寺。
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寺。
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重建。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工农红军一军团二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率部首次解放邵武时,县革命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就设立于此。
1981年,邵武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修复了宝严寺大殿,辟为“邵武县文物陈列馆”。
198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主要建筑

宝严寺大殿为重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五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内36根大立柱,其中间4根金柱的覆莲盆石柱础保留了唐代的原物,其余部分方形石柱础为宋代遗迹。大殿造型别具一格,其结构采用拼合梁栿,部分大杉木柱及前檐梁栿保留宋代原件,全部斗拱和梁架结构均为明代改建,斗拱呈莲花拱托,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其中外檐前两侧檐柱上的象鼻斗拱,是具有浓烈明代邵武地方特色的建筑构件。殿内主梁上墨书“上祝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和“大明嘉靖拾贰年癸巳岁贰月贰拾贰日已卯吉时重新鼎建”的题记清晰。全部梁栿斗拱上均彩绘佛像、花草、飞禽走兽及几何图案,至今仍清晰艳丽,保留了历史全貌。这些彩绘是明代邵武籍名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保存了唐、宋、元、明几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整个结构严谨、巧妙,巨大的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完全依靠榫卯连接。
宝严寺大殿

文物遗存

斗拱和梁架结构及彩绘
宝严寺大殿明间4根金柱的覆莲方形柱础,系唐、宋遗物。部分大杉木柱及前檐梁袱保留宋代原件。主梁上墨书“大明嘉靖拾贰年贰月贰拾贰己卯吉时重新鼎建”。袱、斗拱均彩画佛像、花卉鸟兽及几何图案,是明代著名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

文物价值

宝严寺大殿是闽北仅存的代表江南风格的古老木构寺庙建筑,且有明确的纪年题记和史料记载,在福建省属罕见。大殿既是较珍贵的古建筑,又是革命旧址,有着较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是研究闽北地区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建筑风格过渡的仅存实物例证,同时为研究中国南方古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标本。

保护措施

保护碑
1985年,宝严寺大殿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宝严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