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
人物生平
1912年3月8日(国元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一个书香门第,幼年丧父,家境困难。大哥留学美国,回国后供职北京,遂把全家迁到北京。王序一直靠大哥供养,在北京上小学,于1926年后回无锡入辅仁中学。1931年,高中毕业,考取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1936年4月,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化学家斯巴特(Spt)教授,具体指导导师是威士利(Wisley)教授,从事植物有机成分的结构分析研究,在德国《化学会志》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1940年,王序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倾其所有,买了两箱微量分析仪器和实验用的小型玻璃仪器,取道香港回国。不料这两箱用心血换来的玻璃仪器,竟被香港当局扣留。回国后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当时已迁贵州遵义)。1941年,王序到北平研究院工作,该院初创时没有房屋,他就利用山顶上一古庙的大雄宝殿做实验室,工作条件很差,无水无电。王序努力创造条件开展研究工作。他利用民用小炭炉做加热工具,每天早晨挥扇生火,并请人从山下挑水上来,用一瓦缸架高在桌上,作为高位槽,在地下另放一缸,作为低位槽,供冷凝器循环用水。1945年,王序他变卖了所有的衣物,举家回上海,然后转赴台湾工业试验所。台湾工业试验所的设备虽然不错,但接收大员并不关心科研,而是忙于争权夺利,任凭日本人把珍贵仪器的重要零件拆走。王序目睹此状,甚为痛心,不到3个月,便决心回北平。1950年,王序出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底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有机化学教授、教研室主任。曾主持对益母草、鸦胆子、玉米须、锡生藤、猪尿豆、吊群草等中药的研究。他提出并应用酶和受体系统作为寻找中药活性成分的工具,对已整理出的200味常用中药,用15个酶和受体系统进行筛选,找到了一些对 PAF和安定受体有活性的新结构类型,加快和提高了研究的进程和质量。1955年,他提出要建立系统研究碱基、核苷和核苷酸合成方法的科学体系,结合抗肿癌药物的研究寻找新药。1956年,王序当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并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政府的鼓励,备受鼓舞。1957年以后,他真诚地要求下厂,向工人学习,培养自己的工农感情。1958年,王序及时抓住了在生命科学中极有发展前途的核酸化学这一学科方向,开展了系统研究碱基、核苷和核苷酸为基础的有机化学研究,旨在寻找抗肿瘤新药。为此,他曾与同事一起发现了含羟基杂环化合物的不正常对甲苯磺酰化反应。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杂环化合物的取代反应,而且为后来提出磺酸酯(基)为极好的离去基团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为此,他于1964年获国家发明奖。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1961年,建立核酸化学研究室,系统研究硫代糖、去氧糖以及嘧啶、嘌玲类核苷和碳苷的合成。其中一些三嗪类化合物和它们的核苷,经证明是有效的抗癌剂。在此期间与同事合作,利用羟基含氮杂环的不正常对甲苯硫酰化反应,为合成不同取代的杂环化合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965年,他亲自率领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他的研究生到天津中津制药厂,研究维生素B1生产中的问题;1976年,又领导全室人员去华北制药厂研究核酸降解产物的利用问题。他还指导了先锋霉素的重要中间体——噻嗪酸酯的工艺研究。他指导完成了SMZ生产工艺的改革及阿糖胞苷合成新路线。这些成果有些被广泛推广使用,有些已总结成论文发表,给药物化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70年,他根据中医“扶正怯邪”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增强免疫系统的活力和增强体内的激素调节能力,调节酶系统作为“扶正”的两种途径。他从研究 C—AMP(即环状胨呤核苷酸)的调节能力着手,紧紧抓住近代发展起来的环核苷酸系统,首先解决合成方法及生产路线,进而合成一系列的核苷亚磷酸及核苷环亚磷酸,为进一步研究 C—AMP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开辟一条新路。1975年,在中国药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联合组织的会议上,做了《强化机体的功能用于治疗癌症的可能性》的文献综述报告,起到了动员组织的作用。在王序倡导下,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临床基础医学和药学等学科,共同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王序提出,研究重点应该放在cAMP系统为什么有特异性作用这一关键的问题上。他建议合成一些在cAMP磷酸部分进行修饰的模拟物。在这些合成的模拟物中,目前也已经发现有一些立体异构体,对不同来源的磷酸二酯酶、蛋白激酶和DNA聚合酶有不同的作用,并发现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但并不杀伤细胞。这些有意义的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探索cAMP系统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1976年,又领导全室人员去华北制药厂研究核酸降解产物的利用问题。他还指导了先锋霉素的重要中间体——噻嗪酸酯的工艺研究。他指导完成了SMZ生产工艺的改革及阿糖胞苷合成新路线。这些成果有些被广泛推广使用,有些已总结成论文发表,给药物化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77年,他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β--内酰胺抗菌素、四环素类、前列腺素类、长春花碱等的半合成以及 Ansa大环类化合物化学的研究作了详细分析,写成《复杂的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问题》一文。1978年为系主任,1984年为名誉系主任直到逝世。他先后领导药学系工作20年,在药学系除原有的药化、药学两个专业外,新建立了化学专业。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对教师的培养,他也有完整的计划,如药剂学教员先在物化教研组打基础,药化教师先在有机教研组打基础。几十年来,他为药学教育、科研事业做出很多贡献。1980年,他访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及默克Merck药厂,并做了“环核苷酸类药物及中药研究”的学术报告。同年,“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获北京市技术成果三等奖。1982年,他再次访问日本,与日本卫材药株式会社签订了北京医科大学与该研究所合作研究的意向书。1983年,他以71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主动退居二线,把自己的工作职务,让给年轻人,而自己却默默无闻地在后边出主意做后盾。1984年2月10日上午9时40分,王序突然躺倒在学校生化楼303室的实验台旁边,与世长辞了。
主要成就
论文著作
他先后发表论文35篇,与人合著《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命名原则》两本书。
1:Adolph W.H.,Wang Y.L.,The Digestibility of Soybean Milk Compared with Co ws Milk in Vitro and in Vivo,Chin.J.Physiol,1934,8:171~178.
2:Yudkin J.,Wang Y.L.,Assessment of the Level of Nutrition,Urinary Excreti on of Aneurin at Varying Levels of Intake,Biochem J.,1940,34:343~352.
3:Harris L.J.,Wang Y.L.,Vitamin Methods 3,An Improved Procedure for Estima ting Vitamin B1 in Foodstuffs and 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Throchrome Test including Comparisons with Biological Assays,Biochem J.,1941,35:1050~1067.
4:Harris L.J.,Mapson M.L.,Wang Y.L.,Vitamin Methods 4A Potentiometric Meth 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Vitamin C in Coloured Extracts,Biochem.J.,1942,36:183~1 95.
5:Moore T.,WangY.L.,Hypervitaminosis A,Biochem J.,1945,39:222~228.
6:Keilin D.,Wang Y.L.,Haemoglobin from the RootNodules of Leguminous Pla nts,Nature,1945,155:227~233.
7:Keilin D.,Wang Y.L.,The Haemoglobin of Gastrophilus Larvae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Biochem J.,1946,40:855~866.
8:Wang Ying Lai with ERHolliday et al,Assay of Crystalline Prepar ations of Aneurin by Means of the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QuartJPhar mPharmacol,1946,19:155~172.
9:Moore T.,Wang Y.L.,The Fluorescence of the Tissues in Avitaminosis EPro c.Biochem Soc.,(GtBritain)1943,37,1;Brit.J.Nutrition,1947,1:53~64.
10:Keilin D.,Wang Y.L.,The Stability of Haemoglobin and of Certain Endoery throcytic Enzymes in Vitro,Biochem J.,1947,41:491~500.
11:Levenbok L.,Wang Y.L.,Succinic Acid in the Blood of the Larva of Gastro philus Intestinalis,Nature,1948,162:731~732.
12:杨光圻、王应睐,米粒中维生素B1与烟酸的分布,中国科学,1950:99~107 。
13:Chen S.M.,Hu H.C.,Wang Y.L.,On the Nature of the“Nicotinic Acid”Formed by Rat Liver Slices in the Presence of Tryptophan,Chin.J.Physiol.,1950,17:325~3 34.
14:Wang Y.L.,The Effect of Bile Acids on Succinoxidase Activity,Chin.J.Ph ysiol.,1950,17:231~242.
15:陈善明、胡旭初、王应睐,维生素B6缺乏对鼠肝切片变色氨酸为“烟酸”的 影响,生理学报,1953,19:55~64。
16:陈善明、王应睐,干粮脂肪防氧化,营养学报,1953,3,(1)。
17:彭加木、王应睐,黄豆芽植酸酶的研究,中国生理学报,1954,19:247~269 。
18:Wang J.Y.,Tsou C.L.,Wang Y.L.,Studies on Succinic Dehydrogenase ⅠIsola tion,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Brussels,a3rdIntCongress of Biochemistry,195 5bScientia Sinica,1956,5:96~90.
19:林若翰、王应睐,维生素B6与色氨酸过氧化物酶诱导生成的关系,生化学报 ,1958,1:180。
20:方宇忠、王应睐,狗尿氨酸羟化为3羟狗尿氨酸的作用机制Ⅰ,酶的一般性质 ,生化学报,1958,1:96~106。
人才培养
王序在高等学校任教几十年,曾讲授过有机化学、有机分析、有机合成、理论有机等课程。他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他主张药学教育要有坚实的化学学科的基础。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的药学专业课程中化学的比重相当高,而且药学院还设立了化学专业。他还特别重视实验课教学,教育助教和学生,必须正确掌握实验技巧,仔细观察反应现象,录取数据。他经常到学生实验室看学生做实验,这是他一贯的作风。他常说:“搞有机化学的人,如果手不行(实验技能不行),就等于废物。”他在60多岁时,还亲自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工作,为大家示范如何做微量物质重结晶的方法。王序十分重视师资培养工作,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师资质量的提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青年助教带学生实验,必须做学生3倍量的实验(最低限),并结合实验阅读有关理论及参考文献,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质量。”他认为对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基础训练,要加强数学、物理学基础学习,提倡学科领域交叉,药剂学教师要先到物化教研组打基础,药化教师要到有机化学教研组打基础。
王序主张大学教师必须要搞科学研究,科研与教学是相得益彰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他认为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要有自身的专业方向,并且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要结合国家的急需。王序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他未间断科学研究。他主要从事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核苷酸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创立独特的教学方法
王序大部分时间是在高等院校任教,讲授过有机化学、有机分析、有机合成、单元作业、理论有机等课。
王序十分重视师资培养工作,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师资质量的提高。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青年助教带学生实验,必须做学生3倍量的实验(最低限),并结合实验阅读有关理论及参考文献,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质量。”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断教学,使得中青年教师基础不够,知识老化,王序提出青年师资必须从头培养,加强数理基础及实验基本功训练。他亲自带研究生多名,指导中年教师做深入的科研工作,对培养有机化学、植物化学的专门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序十分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他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到艰苦地方去工作几年,才能磨练意志。他自己从未休过寒暑假,组织上安排他去外地疗养,他也从来不去。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和子女都起了极大的作用。1964年,他的第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去大庆油田工作。这个女儿一直坚持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已成为当地石油工业的技术骨干。
科学研究
在进行大量基础研究的同时,王序主张基础研究应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1965年,他亲自率领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他的研究生到天津中津制药厂,研究维生素B1生产中的问题;1976年,又领导全室人员去华北制药厂研究核酸降解产物的利用问题。他还指导了先锋霉素的重要中间体——噻嗪酸酯的工艺研究。他指导完成了SMZ生产工艺的改革及阿糖胞苷合成新路线。这些成果有些被广泛推广使用,有些已总结成论文发表,给药物化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王序就曾经在植物有机成分的结构分析方面进行过研究,论文先后发表在德国《化学会志》等杂志上。用经典的有机化学方法,成功地研究了土大黄、丹参、射干等中药的成分,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这些研究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国化学会志》和《英国化学会志》上。王序曾完成了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发展了一个合成稠环角甲基的方法。
王序先后领导了对中草药益母草、鸦胆子、玉米须、锡生藤、猪屎豆、吊群草等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中草药的过程中,王序进一步提出了研究中药必须与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结合起来,认为几千年来中医治病所使用的中药不过几百种,如果能用现代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来系统地研究这几百味中药,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他敏感地发现近代生物学的一些方法,如酶和受体的试验,可以快速地检出很多有生物活性的微量物质,因此他在国内较早地提出用酶和受体的试验,作为评价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他特别强调应该重视水溶性成分和微量成分的研究。在他的领导下和国外合作,对约300余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用酶和受体的作用解释了一些传统的动物模型不能说明的中药作用原理,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1980 卫生部成果奖 (获奖) ▪1978 获国家科委发明奖 (获奖) ▪1964 国家科学发明奖 (获奖) 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获北京市技术成果三等奖。王序曾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
社会任职
1962年任中国药学会第19届副理事长,1978年任中国化学会第19届副理事长。1962年起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1978年任北京医药总公司顾问以及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1961—1966年,王应睐担任上海生化学会理事会主席。1984年,担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79-1987年任中国生化学会理事长,1987年后任名誉理事长。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担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政协常委。他还曾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长,北京药学会理事长。
人物评价
“披肝照胆诚诚恳恳为了祖国未来;呕心沥血点点滴滴付予革命事业。”这是药学系全体师生送给王序的一副挽联,它如实地反映了王序为了药学事业和祖国的未来鞠躬尽瘁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