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论

轻识古籍

共 117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21:05

性论

学者之患在于好言性,性非学者之所不当言,其患在于不知性而好为雷同之论也。今天下雷同之论,在乎孟子性善之说,而以上中下三品者为才也。一二师儒唱之,学者从而和之。唱之者主孟子,和之者雷同也。实非有所见而言焉,性非可以无见而䡖言之者必待吾心有所见焉而后言之,则吾之所言者,是吾之所见也,吾之所见者未必是。又从质之,而圣人之言,吾心之所见,与圣人之所言者有所合焉,庻乎言之或当也。夫子之言性者,不可得而闻也,其昭然著扵论语者有一言焉,曰:性相近也,习相逺也, 之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夫子之言虽不详,吾可以吾心而求夫子之言也。夫子性近习逺之言,盖论天下之常性也,而上智下愚不可以常性论也。夫天之生上智也不数,其生下愚也亦然,惟所谓中人者纷纷皆是也。故夫子举中人而论常性,斯有相近之说焉。又惧学者执是而槩论天下之性,复为上智下愚之说以别之。夫子之论性固巳昭昭矣,乌在其他求也。夫上智之人,天命之?固巳上智矣,虽?鲧不能移上智而愚。下愚之人,天命之?固巳下愚矣,虽尧舜不能移下愚而智。惟不智不愚者,是为中人,而非善非恶者是为相近。方其生也,无君子小人之别;及其习也,有君子小人之归。其犹水也,方其同一源之?,可谓近矣。及其派而二之,则有东西南北之相逺也。此圣人所以因性而立教者,为天下常人设耳。若无上智下愚之性,其犹水火乎?水之在土也,其性有自然之寒。虽善呵者不能夺而使之熟。火之在木也。其性有自然之?。虽善嘘者不能夺而使之寒。水火不能夺寒?之性。智愚其可移上下之品乎。今之说者。谓尧桀同是性也。嗟乎。其不知性也。是盖出扵孟轲性善之论。轲非不知性也。轲之论性。将以设教而巳。非为性立一定之论也。至若荀况以性为恶。杨雄以性为善恶混亦所以设教且救?焉耳。皆非为性立一定之论也。轲曰性善。是诱天下使其为善之是归。况曰性悪。是惧天下使其惟?之务去。雄曰:善?混,是开两端而使之自择也。其说虽不同,其所以设教则一也。况雄又以救?焉者,轲以善诱之而不从,况出乎轲之后,不得不以悪惧之,况以恶惧之而不畏,雄出况之后,不得不开两端而使之自择,亦犹伊尹、伯夷、栁下恵制行之不同,皆?以救?也,为性立一定之论者,惟吾夫子与韩愈氏。愈著原性篇,有上中下三品之说,此最合吾夫子所谓相近与夫上下不移者。世乃谓愈之所论者才也,非性也,至谓夫子所谓上智下愚者,而亦谓之才焉。夫性之与才,同出乎天,有上中下之性者,必有上中下之才。性为之主,才为之用也。上智之性善矣,发而为善则非性,是才为之也。下愚之性恶矣,发而为恶则非性,是亦才为之也。上智下愚之性,有自然之善恶,其所以为善恶则才也,是性主之而才应之耳。乌有性无上中下,而才独有之耶?天之所以命尧、舜与吾夫子者,必不惟桀跖之同。学者冝,以心求之,慎无袭乎雷同之论,而杂乎佛老之说,则夫子之言性,可得而闻。而韩愈之所论者,果性也,非才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