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荅

轻识古籍

共 245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2-07 03:39

问荅

僧问大众:今日安居,和尚何不与大众安心?譬如水动,定水不如定风。心既无定,终身何安?

师云:除却行住坐卧,别致一问来。

进云:

是法亦无法,离假亦无真。

师云:却?分外。

僧问:除却行住坐卧,请和尚道一句来。

师良久,云:还出得?一句么?

进云:为什么总在者一句?

师云:

祇为总不在?一句。

进云:恁么则不用安排也。

师云:伱又安排。

僧辞,师云:去?任去,逢人不得道从澹归处来。

僧无对。

刘中丞问:善财到妙高峰顶七日,为什么不见德云比丘?

师云:

既到妙高峰顶,自然不见德云比丘。岂但七日??饶三生六十劫欲见了不可得,别峰相见始为正见。

中丞云:五十二叅又作么生?

师云:都是别峰相见。

中丞?:起信论云:无明熏习真如,真如亦熏习无明。还的当也无?

师云:无明决不熏习真如。无明若能熏习真如,?真如?作无明;㪅无真如,真如决不熏习无明。渠从来不曾与无明和合,岂有工夫去熏习他?

中丞云:恁么则判然两个也。

师云:一个也无,说甚两个?

中丞问:达磨毕竟没于此土,还是西归?

师云:达磨不曾来。

中丞云:做官事烦,不能摄心静坐。

师云:事不碍心,要静坐作么?

中丞云:古人道:无心于事,无事于心。作么得到?个境界?

师云:无心于事,全心在事;无事于心,全事在心。如今人拟向心里㪅讨无事,事里㪅讨无心,转见乱如麻在。

忽闻传鼓声,师云:心在什么处?

中丞云:为闻所转。

须臾,传进公文,中丞?看,

师云:心在什么处?

中丞云:为见所转。

师云:有两个转底,?有一个不转底;没一个不转底,?没两个转底。

师语中丞云:此事故须心细,亦须胆大。

因?:妙喜每说:士大夫怕落空,大似船不曾翻,?要跳水。

师云:不如凭他跳水,扑通一声響,竝无一滴,方才可笑。

中丞跃然意解。

师下座后,僧问:和尚适来道:大众底心肝都是?打底。和尚底心肝是个什么?

师云:豆腐。

师?问僧:祇如百丈道:明日一时埋却。汝作么生会?

僧云:说不尽,哭不了。

师云:伱问我。

僧?问:明日一时埋却,意作么生?师云:大鬼上天,小鬼落地。

师问僧:昨日吹灭了灯,伱作么生会?僧云:某甲不在明暗里。师云:伱却又在?里,伱问我。

僧?问:和尚吹灭了灯,意作么生?

师云: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僧问:如何是某甲自已?

师云:谁教汝问?

僧云:某甲自问。

师云:为什么却要我荅?

师问僧:我卓拄杖一下,为什么无量諸佛总出不得?僧无语,师猛与一推,僧礼拜云:倒却刹竿,还有也没有?师云:倒却刹竿,阿谁说有与没有?僧礼拜,师云:作么生是刹竿?僧退后三步,师云:倒却后如何?僧进前三步,师拈拂子?打云:犹挂脚在。

师问僧:汝看本来面目。僧云:是。师云:汝作么生看?僧云:来处去处是有一个,祇是不见。师云:汝要见么?近前来。僧近前,师与一掌,僧吹灭面前灯云:元来灯就是火。?礼拜出。师顾㫄僧云:佛法有什么多少。次日僧见师问:昨日吹灭底呢。僧云:吹灭底是和尚。师竖起拄杖。僧礼拜。师云:少一顿也不得。

师语僧:古人也甚奇怪。

舩子见夹山频频回顾。?起桡云:汝将谓别有。?覆?入水而逝。汝道是何意旨。

僧云:只恐教坏好人家男女。

师云:作么生是教坏好人家男女。僧无语。

一僧出云:和尚还是佛么。

师云:不是。

僧云:和尚既不是佛。夹山有什么?。

师云:老僧入地三尺。

一僧云:活埋了也。

师?问:作么生是活埋底事。僧无语。

师云:且道老僧入地三尺意作么生。

僧云:拖泥带水。

师云:入地三尺作么生拖泥带水。僧无语。师捬掌。

僧问:十五以前穿州撞府。十五以后结夏安居。二六时中行何行办何道业。乞师?示。

师云:竝无虚度。

僧云:堂内坐禅堂外禅坐。

厨库刀砧米头碓磨。

师云:识得?个说甚?个。

师见僧来卓拄杖一下云:?个是多底。僧无对。

师有时云:

不了当底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大了当底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僧无对。

僧搥脚次。师问:汝毎日坐作什么。

僧云:看话头。

师云:祇如搥脚还有话头也无。僧无对。师代云:某甲不合触忤和尚。复自荅云:伱却有拳头在。

僧问:灯笼露柱猫儿狗子作么生。

师云:

现?公案。

乃示颂云:

现成公案一切?办。放下了也祇得一半。

僧问:如何是佛。

师云:

两重公案。

乃示颂云:

两重公案多谋少?。

?有黄金倾国不换。

僧问:如何是父母未生前事?

师竖起拄杖。

乃示颂云:

竖起拄杖,莫落比量。三脚虾蟇,讨甚大?。

僧问:无作戒体。

师云:

昔年海幢和尚曾与我论此义,云:无作戒体。伱作么生说?

我云:

一切法无作。海幢?休。

僧云:

一切法无作,为甚唤作戒体?

师云:

在戒法?为戒体。

师复云:

律中道:白四羯磨了,?发无作。岂不是?

僧云:是。

师云:

恁么则因作而发,为甚唤作无作?

僧无语。

师云:

古人道:无作假色。色?无作,用假作么?

师又云:

声闻戒体是无作,菩萨戒体岂不是?

僧云:是。

师云:

一等是无作,一等从师僧边得。为什么声闻戒体有得有失,菩萨戒体无得无失?

僧无语。

师云:声闻依戒而发无作,菩萨依无作而发戒。菩萨先信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发无上菩提心,全体是无作。?个无作,在佛不得,在众生不失。作么依戒而为得失?声闻到见谛时,才证无作,未证无作,全体依戒。所以戒得?得,戒失?失。经中又说:有定共戒,道共戒。得定时自与戒合,定有兴废,戒有兴废。得道时自与戒合,道无兴废,戒无兴废。须陀洹人舍阴之后,生恶国界中,决定不犯四重五逆。见谛既无兴废,无作?无得失。僧云:恁么则无作全在圣边也。师云:圣有圣无作,凡有凡无作,善有善无作,恶有恶无作。圣凡善恶,总出不得。无作无作,不属圣凡善恶。僧云:恁么则声闻无作亦无得失。师云:只为渠不知,所以自见得失。若是知了,谁与渠论得失?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