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万充宗论格物书

轻识古籍

共 105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7 03:42

答万充宗论格物书

承示格物二义,兄以大射仪,若丹若墨,所画之物即?格物之物,圣人不过乎物即?是尽其性,因物付物,即是尽人物之性。此是兄读书自得,而先儒巳有言之者。瞿汝稷云: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则止于上耦之物,中耦则止于中耦之物,下耦则止于下耦之物。昼地而定,三耦应止之所名之物也,故大学言物是应止之所也。格,至也。格物也者,至于所应止之所也。在瞿元立虽创言之,然与罗近溪训格为式,事皆合。式为格物,字异而义则仝也。

叶静远与兄书,其言格物之物,当于本末之间得之,括以两言,即本以逹末,即末以透本。此虽静远自得,而先儒亦有言之者。管东溟云:本末,物也。本者无失其为本,末者无失其为末,格也。从本逹末之谓致知,得本贯末之谓知至,非即静远所言乎?

兄与静远二义,各有攸当,若竟以为大学了义,则不能无说以处此。夫自来儒者未有不以理归之天地万物,以明觉归之,一巳岐而二之,由是不胜其支离之病。阳明谓良知即天理,则天性明觉只是一事,故为有功于圣学。今以度尺而午画物通于物,当物及物通于格,是以天地万物公共之理为画物,以吾心之明觉为当物及物,然后谓之格物,与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之说,有以异乎?大学言物有本末,葢以本足以包宋,末不足以立本,故曰知所先后,先本而后末也。圣贤工夫一歩歩推入,结在愼独,只于本上本立而道生末处更不必照管。若静远言即本以达末,即末以透本,则是中和兼致,工夫两截,儒者之?正坐此耳。 先师不欲言意为心之所发,离郤意根一歩便是末,末未有能透本者也。静远苟明夫意,则格物之工夫即在其中,更不必起炉作灶也。夫心以意为体,意以知为体,知以物为体。意之为心体,知之为意体,易知也;至于物之为知体,则难知矣。家国天下固物也,吾知亦有离于家国天下之时。知不可离,物有时离,如之何物为知体乎?人自形生神发之后,方有此知,此知寄于喜怒哀乐之流行,是即所谓物也。仁义礼智,后起之名,故不曰理而曰物格有通之义。证得此体分明,则四气之流行,诚通诚复,不失其序,依然造化,谓之格物。未格之物,四气错行,溢而为七情之喜怒哀乐,此知之所以贸乱也。故致知之在格物,确乎不易。

佛者之言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夫无形亦何物之有。不诚无物,而以之为万象主,此理能生气之说也。以无为理,理亦非其理矣。总縁解物字错。后儒以纷纭应感所交之物?为之物,佛者离气以言物,宜乎格物之义不明也。唯 先师独透其宗。此意散见语录中,门弟子知 先师之学者甚少,故晦而未彰。兄试以语静远,不惜批示,共寻 先师之学脉也。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