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卷之三

轻识古籍

共 95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4 14:14

墨子卷之三

尚同上第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形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是也。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列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朙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逺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朙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巳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䂓諌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䂓諌,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其明察以审信。

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鄕长。鄕长之所是,必皆是之;鄕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鄕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鄕长之善行,则鄕何说以乱哉?察鄕之所治者何也?鄕长唯能壹同鄕之义,是以鄕治也。鄕长者,鄕之仁人也。鄕长?政,鄕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一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凑凑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