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所闻

共 114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18:39

毗陵所闻

刘元承言,相之无所不用其敬。尝挂真武?像于帐中,其不欺暗室可知。曰:相之不自欺,则固可取,然以神像置帐中,亦可谓不智。曰:何以言之?曰:果有真武,则敬而逺之,乃所谓智。帐中卧之处,至䙝之所也,何可置神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喻于义,则唯义而巳。自义之外,非君子之所当务也,夫然后所守者约。如孟施舎知守气,可谓约矣。所以不及曾子者,以曾子唯义之从故也。

或曰:文王所谓至德,以不累于髙名厚利故也。所谓不累于厚利者,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啇。所谓不累于髙名者,有其二而弗辞。曰:如是,则武王之取天下,以为累于利而可乎?孟子之言曰:取之而燕民恱,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恱,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此论尽矣。盖文王所谓至德者,三分天下有其二矣,以取天下,何难之有?而文王勿取者,视天而巳,?无用心于其间也。夫是之谓至德。

舜在侧微,尧举而试之,愼徽五典,则五典克从,纳于百揆,则百揆时叙,賔于四门,则四门穆穆,以至以天下授之而不疑。观其所施设,舜之所以为舜,其才其德可谓大矣,宜非深山之中所能乆处。而为舜者,当尧未之知,方且饭糗茹草,若将终身。若使今人有才气者,虽不得时,其能自巳其功名之心乎?以此见人必能不为,然后能有为也。非有为之难,其不为尢难矣。只如伊尹耕于莘,非汤三聘则必不起。诸葛亮卧草庐,非先主三顾亦必不起。非要之也,义当然也。以诸葛之智,尚知如此。又况不为诸葛者乎。然则居畎畒之中,而以天下为巳忧可也。或不知消息盈虚之运,犯分妄作,岂正理哉。舜可谓无为有天下,?无所与。其任九官,去四凶,视其功罪如何。舜无毫发之私也。

刘向之所谓忠可以为戒,不幸似之,非所以全德。大抵人能住得,然后可以有为。才智之士,非有学力,却住不得。

孟子言大人正已而物正。荆公却云:正已而不期于正物,则无义;正已而必期于正物,则无命。若如所论,孟子自当言正已以正物,不应言正已而物正矣。物正物自正也。大人只知正已而巳,若物之正,何可必乎?惟能正已,物自然正。此乃笃恭而天下平之意。荆公之学,本不知此。

张茂则,宦官之贤者也。元祐间,曾请诸公啜茶观画,惟正叔不往,辞之曰:某素不识画,亦不喜茶,如正叔真个不去得他人到此,湏容情与他去!

或问正叔。先生云:邵尧夫易数,至今无传,当时何不问他看如何?先生曰:若是公等湏打不过,必问他

字说所谓大同于物者,离人焉。曰:扬子言,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不知是同是不同。若以为同,未尝离人。又所谓性觉真空者,离人焉。若离人而之天,正所谓顽空通揔。老言经中说十识,第八庵摩罗识,唐言白净无垢,第九阿頼耶识,唐言善恶种子。白净无垢,即孟子之言性善是也。言性善,可谓探其本,言善恶混,乃是于善恶巳萌处看,荆公盖不知此。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