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篇第四之一
共 2857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2-04 18:52
六道篇第四之一
诸天部
述意。
夫论天报,识复丰华,服玩光新,身形轻妙。而自在天上,更是魔王,无想定中,翻为外道。四空之顶,邪执不轻;六欲之间,迷惑殊重。不能受持般若,供养湼槃,憍慢转增,我人逾盛。所以头蕐萎髻,腋汗流衿,宝殿歇灮,罗衣聚腻。凭斯净心,悉皆懴荡,普为四王:忉利、兜率、炎摩、化乐、他化、梵王、梵辅、灮音遍净、广果、那含。不烦不热。善见善现。空处识处不用处非非想处。乃至横穷他界竖极上天。或复端坐华?动逾劫数。凝神王殿一视千年。愿今自然之服不离身形。善法之堂永蒙游观。绝生离之病。无战阵之劳。长谢五衰恒丰七宝。色像端?容仪炜烨。永离苦因,清升乐果也。㑹名
问曰:云何名六??依毗昙论云:?者名到,亦名为道。谓彼善恶业因道能运到其生?处,故名为?。亦可依所造之业?彼生处,故名为?。又?者,归向之义,谓所造业能归向于天乃至地狱也。
问曰:唯有此六?定,更有余道耶?答曰:且据一家不增减说。若依楼炭经中亦说九道众生共居:一菩萨道,二缘觉道,三声闻道。帖前六道,以凡圣同居,为欲相倣也。天者,如婆沙释名:光明照曜,故名为天。又天者,颠也,颠谓上颠,万物之中唯天在上,故名颠也。又天者,显也,显谓髙显。万物之中唯天独髙。在上显覆。故名显也。
问曰。何故彼?名天。答曰。于诸?中彼最胜最乐最善最妙最髙。故名天?。有说。先造作增上身语意妙行。徃彼生彼令彼相续。故名天?。有说。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光恒照昼夜故。声论者说。能照故名天,以现胜果,照了先时所修因故。复次戏乐故名天,以恒游戏受胜乐故。
问曰:诸天形相云何?答曰:其形上立。
问曰:语言云何?答曰:皆作圣语。
又立世阿毗昙论云:天名提婆,谓行善因于此道生,故名提婆。今略论诸天报身之相,所谓诸天皆无骨肉,亦无大小便利不净,身放灮朙,无别昼夜,报得五通,形无障碍。故正法念经云:譬如一室?五百灯,灮朙不相逼迫。诸天手中置五百天,亦复如是,不窄不妨。又彼经云:彼夜摩天,或有一百,或有一千,共聚在一莲蕐须同坐,不妨不隘不窄,以善业故,自业力故。又智度论云:第三遍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
又正法念经云:尔时夜摩天王为诸天说偈云:
若人心念佛,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佛故,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法, 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法故, 是为命中命。
若人心念僧。是名善命人。
不离念僧故。 是为命中命。
又夜摩天中有三大士。常为放逸诸天而演说法。何等为三。一者夜摩天王牟修楼陀菩萨。二者善时鹅王菩萨。三者种种庄?孔雀王菩萨。是三大士常为利他而演说法。或有令得声闻菩提。或有令得缘觉菩提、无上菩提受苦。
今述诸经具明诸天?苦,光明色界、无色界苦,上界虽胜,仍有微苦。故成实论云:上二界中虽无麤苦,而有微细苦。何以知之?四禅中说有行、立、坐、卧,随有四故,皆应有苦。又色界有眼、耳、身识,即此识中所有诸受名为苦乐。从一威仪求一威仪,求一威仪故知有苦。又无理解,爱著已报,失时大苦。如经中说:唯得道者将命终时无忧苦色。今既是凡,宁无忧苦?论中云无苦者,以苦相微故说言无,如食少盐故言无盐。非是一向唯乐无苦,由上界乐行寂灭不著,不能发起麤贪恚瞋,故名无苦无乐。又无刀杖等,故言无苦,非无微苦。故湼槃经云:世间虽有上妙淸净园林,然死尸处中则为不净,众共舍之,不生爱著。色界亦尔,虽复净妙,以有身故,诸佛菩萨悉共舍之。若不作此观,名不修身,故知有苦。
又法句喻经云:有四比丘坐于树下,共相问言:一切世间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饥渇。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瞋恚。一人言:天下之苦,莫过惊怖。共诤苦义,纷纭不止。佛知其言,徃到其所,问诸比丘:向论何事?即起作礼,具白所论。佛言:比丘!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渇寒?,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元,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蝡动更相残害,吾我䌸著,生死不息,皆由身与。欲离世苦本,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怕然无想,可得泥洹,此最为乐。故知未得圣智,灭此三界之身,当非苦耶?问曰:色界有身,有苦可尔;无色无形,苦受何生?答曰:彼报精微,凡小不覩,无其麤碍,非无细色。广论有无,备在别章。故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退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处,堕摧碎烂。又成实论云:苦乐随身,至于四禅;忧喜随心,至于有顶。
问曰:生上天者,离恶积善,何故报尽,即入三涂?答曰:凡夫无始已来,恶业无穷,一日贪瞋,尚受千形,况恶既多,暂伏结生,报福既尽,昔业时熟,还堕三涂,何所致惑?故成实论云:人在色无色界,谓是湼槃。临命尽时,见欲色中隂,即生邪见,谓无湼槃,谤无上法。当知彼中有不善业。又智度论云:非有想非无想天中死,堕阿鼻地狱中。故知三界轮转皆苦。第三明欲界诸天苦者,谓彼天中鬬战之时,逓相加害,身心俱苦。若割肢节,断而复生,斩首截腰,则有死苦。如毗昙说:欲界诸天有十业道,杂不律仪。虽天不害天,而害余?,亦有截手截足,断而还生。若斩首则死,展转相夺,乃至十业道皆有。又福欲尽时,五衰相现,则大忧恼。故湼槃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其身体柔輭细滑,见五相时,极受大苦。如地狱苦,等无差别。如蜜和毒药,初美后苦。故正法念经偈云:
如蜜和毒药, 是则不可食,
天乐亦如是,退没时大苦。
业尽怀忧恼, 舍离诸天女,退时大苦恼, 不可得。譬喻
善业欲尽时,如灯焰欲灭,
不知何所?, 心生大苦恼。
天上欲退时。 心生大苦恼。
地狱众苦毒。十六不及
一。
一切诸焰轮。 爱力之所作。
爱鏁䌸众生。 至诸险恶道。
三界如转轮。业系轮不断。
是故舍爱欲, 离欲得湼槃。
又湼槃经云。虽复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之时。还堕三恶道中。虽为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终生于畜生道中,或为师子、虎兕、豺狼、象马、牛驴等。故知天报尽时,其身大苦。既有斯难,即须披诚,疏涤此业,懴令伏灭。若人造罪,受报尽已,后时修善,设生天上,由昔余殃,天中微受。故正法念经云:若于先世有偷盗业,尔时自见诸天女等夺其所著庄?之具,奉余天子。若于先世有?语业,诸天女等闻其所说,生颠倒解,谓其恶骂。若于先世以酒施于持戒之人,或破禁戒而自饮酒,或作曲酿,临命终时,其心迷乱,失于正念,堕于地狱。若于先世有杀生业,夀命短促,速疾命终。若于先世有邪婬业,见诸天女皆悉舍己,共余天子互相娱乐,是则名曰五衰相也。以其持戒五种缺故,业网所䌸,受此业报。又帝释复观业果,于殿中呌唤大地狱十八隔处,杀生、偷盗、邪婬、?语业,堕此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夀命长逺;从饿鬼中死,生畜生中,互相残害;从畜生中死,若生人中,身色憔悴,无有威德。若有余业得生天中,身量形貌皆悉减劣,一切众宝庄?之具光明微少,不为天女之所爱敬。天女背叛,舍至余天,智慧薄少,心不正直,为余天子之所轻笑。若诸天众与阿修罗鬭战之时,为他所杀,以余业故。法苑珠林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