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忠第三十一

轻识古籍

共 100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4 14:56

明忠第三十一

人君之称,莫大于明;人臣之誉,莫美于忠。此二德者,古来君臣所共愿也。然明不继踵,忠不万一者,非必愚暗不逮而恶名扬也,所道求之,非其道云尔。

夫明据下起,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则利断金。能如此者,两誉俱具。要在于明操法术,自握权秉而已矣。所谓术者,使下不得欺也。所谓权者,使势不得乱也。术诚明,则虽万里之外,幽冥之内,不得不求効。权诚用,则逺近亲踈,贵贱贤愚,无不归心矣。周室之末则不然,离其术而舎其权,怠于己而恃于人。是以公卿不思忠,百僚不尽力,君王孤蔽于上,兆黎?乱于下,故遂衰微侵夺而不振也。

夫帝王者,其利重矣,其威大矣。徒悬重利,足以劝善;徒设严威,可以惩姧。乃张重利以诱民,操大威以驱之,则举世之人,可令冐白刃而不恨,赴汤火而不难,岂云但率之以共治而不宜哉?若鹰也然,猎夫御之,犹使终日奋撃而不敢怠,岂有人臣而不可使尽力者乎?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夫神明之术,其在君身而忽之,故令臣钳口结舌而不敢言。此耳目所以蔽塞,聡明所以不得也。制下之权,日陈君前而君释之,故令君臣懈弛而背朝,此威德所以不照,而功名所以不建也。

诗云: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敖敖。夫恻隠人皆有之,是故耳闻啼号之音,无不为之惨凄悲懐而伤心者;目见危怠之事,无不为之灼怛惊而赴救之者。君臣义重,行路礼轻,过耳悟目之交,未恩未德,非贫非贵,而犹若此,则又况于北面称臣被宠者乎?

是故进忠扶危者,贤不肖之所共愿也。诚皆愿之而行违者,常苦其道不利而有害,言未得言而身败尔。歴观古来爱君忧主敢言之臣,治势一成,君自不能乱也,况臣下乎?法术不明而赏罚不必者,虽曰号令,然势自乱。乱势一成,君自不能治也,况臣下乎?是故势治者,虽委之不乱;势乱者,虽懃之不治也。尧舜恭已旡为而有余,势治也。胡亥、王莾驰骛,势乱也。故曰:善者求之于势,弗责于人。是以明王审法度而布教令,不行私以欺法,不黩教以辱命。故臣下敬其言而奉其禁,竭其心而称其职。此由法术明而威权任也。

夫术之为道也,精微而神,言之不足,而行有余;有余,故能兼四海而照幽㝠。权之为势也,徤悍以大,不待贵贱,操之者重;重,故能夺主威而顺当也。是以明君未尝示人术而借下权也。孔子曰:可与权。是故圣人显诸仁,藏诸用,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然后致其治而成其功。功业效于民,美誉传于世,然后君乃得称明,臣乃得称忠。此所谓明据下作,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