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不受食戒

轻识古籍

共 66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07:11

三十九不受食戒

若比丘,不受食,若药着口中,除水及杨枝,波?提。律云:受者,有五种受:手与手受,或手与持物受,或持物授手受,或持物授持物受,若遥过物与,与者、受者俱知中间无所触碍,得堕手中。复有五种受:若身与身受,若衣与衣受,若曲肘与曲肘受,若噐与噐受,若有因缘置地与。根本律云:云何置地受?有邉国人多恶贱,乃至父母、兄弟、姊妹情多嫌恶,不用相近,于巷陌处作曼荼罗坛,置钵于上,在一邉住,心缘于钵,食着钵中,?名为受。萨婆多论云:凡受食者,有其五意:一、为断?盗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三、为止诽谤故,四、为少欲知足故,五、为生他信敬心故。此戒缘起有二。佛在舍卫国。时有一比丘作如是?:我??可常乞食,着粪扫衣。彼?如所?便行。时诸居士有为命过父母及兄弟、姊妹、男女等,于各处作飮食祭祀,彼比丘自取食之。诸居士讥嫌。诸比丘闻,白佛诃责。结戒。此是初制。时诸比丘于中生疑,不敢自取杨枝、净水。佛言:自取杨枝、净水不犯。复第二结戒,一遮一开。以成犯条列三十九。此是遮罪,大乘同学,若有犯者成罪。因缘有三:一、是未受之食,二、作未受食想,三、自取而食。是中未受之食为罪因,未受食想为正缘,自取而食是名助缘。有因、无缘及因缘具二,既自未触,故皆无犯。具第三缘,知食未受,复不受想,取而食之,咽咽波?提。若缺第一,具余二缘者,此乃曾受之食,自作未受,疑想而食也,尽突吉罗。若缺第二,具余二缘者,此是未受之食,疑心而食也,亦突吉罗。其授受之法,于戒学必需中广。?比丘尼,波?提。小三众,突吉罗。不犯者,未制戒前及痴狂等,不犯。已释三十九单堕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