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孝經論語記

共 81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3:19

石刻孝經論語記

六經皆周魯所遺古典,而孔子述之,傳於後世。孔子集古帝王聖賢之學之大成,而爲孔子之學。孔子之學,於何書見之最爲醇僃?歟則孝經、論語是也。孝經、論語之學,窮極性與天道而不涉於虛,推極帝王治法而皆用乎中,詳論子臣弟友之庸行而皆歸於實,所以周秦以來,子家各流皆不能及,而爲萬世之極則也。孝經論語。皆孔門弟子所譔。而弟子之首推者。曰顔。曰曾。顔子之學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故曰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者何。朝覲聘射冠昏喪祭。凡子臣弟友之庸行。帝王治法,性與天道,皆在其中。詩、書、卽,文也,禮也。易、?、春秋,亦文也,禮也。其餘言存乎大學、中庸諸篇。大學、中庸所由載入禮經者以此。其事皆歸實踐,非高言頓悟所可掩襲而得者也。曾子之學,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者,子臣弟友,自天子至於庶人之實政實行。故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歟!孝經之學,兼乎君?士庶,以及天下國家,曾子十篇,皆由此出,其實皆盡人所同之庸行,忠恕而已。故孔子曰:忠恕違道不遠。君子之道四,某未能一焉。所謂一貫者,貫者,行也,事也。言壹是皆身體力行,見諸實行實事也,初非有獨傳之心,頓悟之道也。貫之訓行事,見于爾雅、漢書,與仍舊貫無二解也。若謂性道之學,必積久之後而頓悟通之,則孔子十五志學以後,學與年進,未聞有不悟之時,亦未聞有頓悟之日也。顔、曾所學於孔子者如此,其餘諸賢可以?推之。然則集古聖大成之道者,莫如孔子。傳孔子之道最近而無偏無弊者,莫如諸賢。孔子諸賢之言所載之書,莫如孝經、論語。然則今之孝經、論語,儒者終身學之不盡,太極之有無,良知之是非,何暇論之?古本孝經不可見,惟漢石經論語殘字厪有存者。金匱國子監學生錢泳,好學善隸書,敬書孝經、論語二經刻之石,且博訪通人,定其隸法文字。泳刻將成,欲歸其石於曲阜孔子宅,樹石於壁,以貽後之學者,屬元記之。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