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宫法語卷下

共 110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7 12:18

雲宫法語卷下

績水虛夷子靜安汪可孫纂

明善品第四

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大學曰:正心者,身有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修身在正其心。盂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唯心之謂歟。又曰:我四十不動心。又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又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斗經釋曰:人之運心於外,則神遊而逝。定心於内,則神安以和。一切善惡亦存乎心。心者神明之府,行藏動息善惡之事,欲萌悉知之,人之妄心可不息乎。又曰:人之元辰,外寄於目,内藏於心,目則外視於萬物,心則内馳於萬機,心目所馳,神亦奔競,故謂之元辰。釋馬馳事而不息,人能收心復照,存玄靈於一已,則却走馬以糞。

楞嚴經曰:如來常說,諸法唯心所造,一切因果,因心成體。張無盡曰:了此妄心,即是清淨佛性虛靜心。戒曰: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以其越古今而不壞。故曰:眞如一念萌動於内,六識流轉於外,不趨乎善,則趨乎惡。

清靜經曰:旣有妄心,則驚其神;旣驚其神,則著萬物;旣著萬物,則生貪求,旣生貪求,則是煩惱。定觀經曰:覺心起即滅,滅即除,惟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金剛經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已上言心

橫渠曰:心統性情。又曰:虛靈不昧便是心,此理具足,無少欠闕便是性,隨感而動便是情。义曰:由太虛有氣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靈底是心,實處是性。湯誥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伊尹曰:習與性成。祖伊曰:不虞天性。盂子道性善。中庸曰:天命之謂性。有天命須是有此氣,方能承當得此理。無此氣則此理如何頓放?程子曰: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近思録言:心一也,有指體而言,寂然不動;有指用而言,感而遂通。朱子曰:靜而常覺,動而常正。心之妙也,寂而感,感而寂。孔子言性近習逺。盂子言盡心知性,存心養性事天。盂子曰:仁之於父子,義之於君臣,禮之於賔主,智之於賢者,聖人之於天道,命也,有性也,君子不謂命。

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又曰: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人之命與性,何謂也?形於一謂之性。内觀經曰:自一禀形謂之性。朱子曰:性是太極,渾然之體,初不可以名字言。

已上言心性

前諸條目,儒家言存心養性,道釋言明心見性。儒以實理爲性,見之行事者也。道釋以自然無爲爲性者也。愚謂道釋之言性,乃未發之中;儒者之言性,發而皆中節之謂。見性之謂道,猶見性之謂見佛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