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補顧亭林先生年譜序
共 3661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3-12-08 06:28
校補顧亭林先生年譜序
顧亭林,吾鄕先賢與歸震川、朱柏廬,世所稱崑山三先生者也。爲先生年譜者,平定張石州、上元車秋舲、崑山吳止狷、湖州周中孚、大興徐氏松,而最前則先生撫子衍生創爲之,當得之先生口授。同治己巳,彥年二十二,席公吉人手衍生所編亭林年譜,屬邦彥校寫,忽忽四十年矣。前丙午年,從馬生光楣所借得徐氏所藏車秋舲所訂年譜,彥出所藏吳止狷所訂譜校之,互有參差。車較吳詳核,而兩家渾合,不辨何注爲呉,何注爲車。亦有本出吳譜,而吳譜不備,反見於車所引者。邦彥讀之憾焉,因詳加校訂。吳、車均未詳者,采之山陽徐學博遯葊亭林詩注。十三陵則采先生自著昌平山水記,宋六陵則采畢秋帆續通鑑、陶九成輟耕錄,井中心史則采蘇州府志、鄭所南集,朱不遠事蹟則采吳江獻存錄、申鳬盟、殷公子岳則采漁洋詩注、朱竹垞文集、潘稼堂傳靑主朱錫鬯事蹟,則采曝書亭詩注;申斾,則采汪堯峯文鈔;葉井叔、康乃心,則采漁洋詩話;攝山,則采王貽上攝山記;瞿稼軒事,則采憺園文集;地理則多徵之徐遯葊亭林詩注。凡閱三載而畢,當繕成藁本,以質之當代蓄道德而能文章者,求 敎正焉。時
光緒三十四年,歲在著雍涒灘春仲錢邦彥謹識一代大儒,學貫天人,
隱居求志,比跡河汾。顧亭林先生年譜:
輯, 後學崑山錢邦彥校補。明萬歷四十一年癸丑五月二十八日先生生。
先生顧氏譜系攷曰:余家本出吳郡,五代之際或徙于滁。宋南渡時,諱慶者自滁徙海門之姚劉沙,慶次子伯善又徙崑山縣。二十四保之花蒲保。自慶而下十一世至封刑科給事中,字仲明,號默庵,諱鑑,再徙崑山縣城南二十四里㳌川鄕、千墩鎭,是爲先生五世祖。鑑生正德丙子舉人、丁丑進士,刑科給事中濟;濟生嘉靖丙午舉人、癸丑進士,兵部右侍郞章志。章志生萬歷丙子舉人,丁丑進士,左春坊左贊善紹芳,國子生紹芾。紹芳生萬歷乙卯、戊午副貢同應。娶何夫人,於萬歷癸丑五月二十八日生先生於千墩鎭里第。紹芾生同吉,年十八,未婚卒。聘王氏,歸顧守貞,歸一紀。先生始生,祖蠡源公撫立爲嗣。先生初名絳,更名繼紳,後仍名絳,字忠淸,又嘗稱名曰圭年。入國朝,更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亦自署蔣山傭。
四十二年甲寅二歳,
四十三年乙卯三歲,
先生患痘症頗危,及脫痂,右目爲眇秋。先生本生父賓瑤公中式副貢。四十四年丙辰四歲,
四十五年丁巳五歳
四十六年戊午六歲,
貞孝王碩人以大學授先生, 秋賓瑤公再中副貢。 冬十一月,先生祖母蠡源公配李碩人卒。
四十七年己未七歲,
先生入塾就傅。
四十八年庚申八歲八月以後爲泰昌元年,先生同母弟紓生。
天啟元年辛酉九歲。
先生讀周易。
二年壬戌,十歲,
先生大父蠡源公命先生讀古兵家孫子、吳子及左傳、國語、國策、史記。三年癸亥,十一歲,
先生大父蠡源公以溫公資治通鑑授先生。四年甲子,十二歲,
先生習科舉文字。
五年乙丑,十三歲,
時有納穀寄學之例,蠡源公以先生天姿穎異,合早取科名,遂以先生應例。
六年丙寅,十四歲,
提學御史麻城周取入崑山學,二十二名庠,名繼紳。先生讀資治通鑑畢,讀詩、書、春秋, 入復社。本生父賓瑤公卒,先生居降服憂。七年丁卯,十五歲 秋八月,熹宗崩,烈皇帝立。
崇禎元年戊辰,十六歲
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惠安陳保泰未發落,卽吿病去,祇取賞卷蔡復襄以下十二人,先生未與 讀宋人性理書,閱邸報。
二年己巳,十七歲
三年庚午,十八歲
夏六月,先生應科試,提學御史上虞李懋芳拔先生卷,列一等二十二名。四年辛未十九歲
春二月,先生應歲試,李提學連任拔先生卷一等十一名,始更名絳 元。配太倉王碩人來歸。
五年壬申二十歲
春三月,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隣水甘學潤拔先生卷列一等十四名。
六年癸酉二十一歲
春正月,先生應科試,甘提學連任先生名列三等。 秋,先生同懷兄遐篆、緗中式順天鄕試舉人。
七年甲戌二十二歳,八年乙亥,二十三歲
夏六月,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上虞倪元珙置先生卷二等。九年丙子二十四歲
夏六月,先生應科試。倪提學連任置先生卷二等。 先生臚舉母氏貞孝事狀請於當事,巡按御史王一鶚爲達於朝,得旨建坊旌表。
十年丁丑,二十五歲,
十一年戊寅,二十六歲
春二月,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濰亓煒置先生卷三等。 冬十二月,亓提學科試,仍置先生卷三等。
十二年己卯,二十七歲秋七月,提學御史城固張鳳翮覆試科舉,先生取遺才二等。十三年庚辰,二十八歲
夏四月,邑中修葺文廟,先生與葉秀才、歸秀才重新兩廡栗主而正之。冬十二月,先生應歲試,張提學連任置先生卷二等。
十四年辛巳,二十九歲
春二月,蠡源公卒。先生承制居憂。 先生從叔父季皋與從兄仲隅搆家難。 冬十月,葬蠡源公及公元配周碩人、繼配李碩人於鳴字圩少司馬公祖塋之穆位。 是年大旱。十五年壬午,三十歲先生同懷弟子叟生子洪善嗣先生同懷兄遐篆爲後。
十六年癸未,三十一歲
夏,先生釋承制之服,循例入成均。子叟生次子洪泰。十七年甲申十月朔,爲大淸。順治元年三十二歲春三月十九日,闖賊李自成陷京師,明莊烈帝自縊于宮中萬歲山巾㡌局。夏四月二十九日,闖賊四走。五月三日,大淸兵入京師,睿親王稱制居攝。是月之朔,明總督鳳陽馬士英等迎立嗣福王由崧於南都,仍稱崇禎十七年,以明年乙酉爲弘光元年。
夏四月,先生侍貞孝王碩人率家人等遷居常熟之唐市。冬十月,歸千墩,被劫。十二月,復遷常熟之語。濂涇新居崑山令楊永言應南都詔,列薦先生名於朝;旋詔用先生爲兵部司務。編年詩集起是年 大行哀詩一首、感事詩六首。二年乙酉,三十三歲。
是時南都弘光元年也。春,先生膺楊永言之薦,至京口。夏四月,同從父穆庵公赴南京,寓朝天宮,因拜先兵部侍郞公祠。將詣闕,未旬日,而王師已於五月初九日渡江。初十夜,弘光帝出奔。十五日,王師入南都,明遂亡。先生回至蘇州,思有所建白,不果。六月,歸語濂涇。 閏六月十五日,崑山士民閉城拒守。是月十六日丙申,月食旣,星流竟夕。
七月初六日巳刻,城破,先生本生母何太孺人被游騎斫右臂折,弟子叟、子武並殉難。子叟妻朱氏引刀自刺其喉,僵臥瓦礫中,得免。先生先以省母至,語濂、涇,得不與難。越二日,常熟城破。貞孝王碩人於二十四日聞變,卽絕食,至三十日而終。遺命先生勿仕二姓,唐王遙授先生兵部職方司。九月,至嘉定,過其沆家。十二月十九日,權厝貞孝柩於少司馬公塋之東偏。 先生見軍政廢弛,作軍伍議、
文集、 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詩集、 京口卽事二首、京闕篇一首、金陵雜詩四首、千里一首、秋山二首、表哀詩一首、奉先妣藁蔡詩一首。
三年丙戌,三十四歲
五月,先生庶祖母黃氏卒。 十二月十二日,命家人趙和等遷居,將往閩中赴職方之詔,以母喪未葬,不果行、文集 吳同初行狀、
詩集 延平使者至一首、海上四首、不去三首、老鶴萬里心一首。
四年丁亥,三十五歲
秋,至海上。 冬十月十日,命家人趙和迎祖庶母黃氏柩葬於少司馬公域外之西偏。二十日亥時,葬貞孝王碩人於仲逢公同吉之兆。二十一日,具吊奠禮。十二月二十一日,移家於語濂涇先生廬墓, 哀執友松江陳太僕子龍、同邑顧推官咸正、吳縣楊主事?樞及推官二子天遴、天逵,先後死難,各以詩吊之。
文集 歙王君墓誌銘、
詩集 贈推官咸正一首、大漢行一首、義士行一首、秦王行一首、墟里一首、塞下曲二首、海上行一首、哭楊主事?樞一首。推官二子被執,欲爲之經營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一首、淄川行一首、哭顧推官一首、哭陳太僕子龍一首、奉先妣葬於先曾祖兵部侍郞公墓之左一首、墓後結廬三楹作一首、精衞一首、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一首。
五年戊子,三十六歲
秋,至湖上, 冬抵京口。 是年譜濂涇家中被劫詩集。 越鳥巢南枝一首、江介多悲風一首、擬唐人五言八韻六首、申包胥乞師、 高漸離擊筑、 班定遠投筆、 諸葛丞相渡瀘、 祖豫州聞雞、 陶彭澤歸里、常熟縣耿侯水利書一首、偶來一首、浯溪碑歌一首、薛開封寀一首、將遠行一首、京口一首。
六年己丑,三十七歲
春,登靈巖山,秋至吳江,過八尺,納妾韓氏。 是年親封墓樹
詩集 石射堋山一首、春半一首、懐人一首、賦得秋鷹一首、八尺一首、桃花溪歌贈陳處士梅一首、瞿公子元鋗將往桂林,不得達而歸,贈之以詩一首。七年庚寅,三十八歲
春正月五日,韓氏生。林元命名詒穀。 怨家有欲陷先生者,乃變衣冠作商賈,游金壇,登顧龍山,觀明太祖御製詞石刻。
至鎭江,登北固樓, 往嘉興
詩集: 金壇縣南五里顧龍山,有高皇帝御題詞一闋一首、重至京口一首、榜人曲一首、流轉一首、秀州一首。八年辛卯,三十九歲
至金陵,初謁孝陵。秋八月十四日,至淮安,與山陽王起田略、徐州萬年少壽祺定交,抵淸江浦詩集、 恭謁孝陵五排二十韻一首、拜先曾王父木主於朝天宮後祠中一首、
贈萬舉人壽祺一首、淮東一首、贈人二首。
九年壬辰,四十歲
入郡奠陳文莊公祠。至吳縣之橫山,展拜陳黃門侍郞遠祖顧野王墓,遇路舎人澤溥於虎丘,自唐市返千墩。 夏六月十九日,弟子嚴得子洪愼從叔父穆庵得子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