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定纂修三禮條例劄子

共 71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0:05

擬定纂修三禮條例劄子

竊惟明初五經大全、皆各主一人之說。且成於倉卒。不過取宋元儒者一二家纂輯之書,稍摭眾說以附之。數百年來、皆以爲未盡經義、不稱大全之名。是以聖祖仁皇帝特命重修四經。頒布學官、昭示羣士。然惟周易多裁自

聖心、所取至約。而前儒未發之藴、開闡實多。故特名折衷。餘三經則曰彚纂。我

皇上躬履至道,重念先聖遺經,未盡闡揚,詔修三禮,乃漢唐以來未有之盛事,而三禮之修,視四經尤難。蓋易、詩、書有周、張、二程以開其先,而朱子實手訂之。典謨以下,亦抽引端緒,親授其徒。胡氏春秋傳雖不免穿鑿,而趙、啖、二陸、劉、孫、胡、程之精言,採錄實多。諸經大義,已昭然顯著,故折衷彚纂,但依時代編次先儒之言,而不慮其無所歸宿也。陳澔禮記說自始出卽,不饜眾心,詆議紛起。周官、儀禮則周、程、張、朱數子皆有志而未逮,乃未經墾闢之經。欲從大全之例,則無一人之說以爲之宗。欲如折衷彚纂,但依時代編次羣言,則漫無統紀,學者終茫然莫知其指。要必特起凡例,俾大義分明,而後兼綜眾說,始可以信今而傳。後等審思詳議,擬分爲六類,各注本節。本注之下,一曰正義,乃直詁經義,確然無疑者。二曰辨正,乃後儒駁正舊說,至當不易者。三曰通論,或以本節本句參証他篇,比類以測義,或引他經與此經互相發明。四曰餘論,雖非正解,而依附經義,於事物之理有所發明,如程子易傳、胡氏春秋傳之類。五曰存疑,各持一說,義皆可通,不宜偏廢。六曰存異,如易之取?,詩之比興,後儒務爲新奇,而可欺惑愚眾者,存而駁之,使學者不迷於所從,庶幾經之大義,開卷了然,而又可旁推交通,以曲盡其義類。伏惟我皇上聖學崇深,剖析經史,通微抉奥,故敢略陳愚見,仰求聖誨,鑒定施行,以便排纂。爲此謹奏。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