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罪福品第一

共 4243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3-12-06 01:27

捨罪福品第一

頂禮佛足哀世尊,於無量劫荷衆苦,

煩惱巳盡?亦除,梵釋龍神咸恭敬。

亦禮無上照世法,能淨瑕穢止戲論,

諸佛世尊之所說,并及八輩應眞僧。

外曰:偈言世尊之所說,何等是世尊?

内曰:汝何故生如是疑?

外曰:種種說世尊相故生疑。有人言:韋紐天名世尊。又言:摩醯首羅天名世尊。又言:迦毗羅、優樓迦、勒沙婆等仙人皆名世尊。汝何以獨言佛爲世尊?是故生疑。

内曰:佛知諸法實相明了無礙,又能說?淨法,是故獨稱佛爲世尊。

外曰:諸餘導師亦能明了諸法相,亦能說?淨法。如迦毗羅弟子誦僧佉經,說諸善法總相别相,於二十五帝中,淨覺分是名善法。優樓迦弟子誦衛世師經,言於六諦,求?諦中白三洗?供養,火等和合生神分善法。勒沙婆弟子誦尼乹子經,言五?灸身、拔髪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諸師,行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寂黙常立、持牛戒等,是名善法。如是等皆是?淨法,何以言獨佛能說耶?

内曰:是皆邪見,覆正見故,不能說?淨法。是事後當廣說。

外曰:佛說何等善法相?

内曰:惡止善行法。佛略說善法二種:止相、行相。息一切惡,是名止相;修一切善,是名行相。何等爲惡?身邪行、口邪行、意邪行。身:殺、盜、婬。口:妄言、兩舌、惡口、?語。意:貪、?惱、邪見。?有十不善道所不設鞭杖繫閉等,及十不善道前後種種罪,是名爲惡。何等爲止?息惡不作。若心生、若口語、若受戒,從?日終不?作,是名爲止。何等爲善?身正行、口正行、意正行。身迎送、合掌、禮敬等。口實語、和合語、柔輭語、利益語。意慈悲、正見等。如是種種淸淨法,是名善法。何等爲行?於是善法中信受修?,是名爲行。

外曰:汝經有過,?不吉故。諸師作經法,?說吉故,義味易解,法音流布。若智人讀誦?知,便得增壽威德尊重。如有經名婆羅訶波帝,如是經等?皆言吉。以?吉故,中後亦吉。汝經?說惡,故是不吉。是以言汝經有過。

内曰:不然。斷邪見故說是經,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見氣,是故無過。?次無吉故,若少有吉,經?應言吉。此實無吉。何以故?是一事,此以爲吉,彼以爲不吉、或以爲非吉非不吉,不定故無吉。法汝愚人無方便,强欲求樂,妄生憶想,言是事吉、是事不吉。?次是他共不可得故。是吉法不自生。何以故?無有一法從自巳生故。亦二相過故,一者生;二者能生。亦不從他生,自相無故,他相亦無。?次無窮故,以生更有生故。亦不共生,二俱過故。凡生法有三種:自、他、共。是三種中求不可得,是故無吉事。

外曰:是吉自生故如鹽。譬如鹽自性鹹,能使餘物鹹。吉亦如是,自性吉能使餘物吉。

内曰:前巳破故,亦鹽相鹽中住故。我先破無有法自性生,?次汝意謂鹽從因緣出,是故鹽不自性鹹。我不受汝語,?當還以汝語破汝所說。鹽雖他物合,物不爲鹽,鹽相鹽中住故。譬如牛相不爲馬相。

外曰:如燈。譬如燈既自照,亦能照他。吉亦如是,自吉亦能令不吉者吉。

内曰:燈自他無闇故。燈自無闇。何以故?明闇不並故,燈亦無能照。不能照故,亦二相過故:一能照、二受照,是故燈不自照。所照之處亦無闇,是故不能照他。以破闇故名照,無闇可破故非照。

外曰:?生時二俱照故。我不言燈先生而後照,?生時自照亦能照他。

内曰:不然。一法有無相不可得故。?生時名半生、半未生。生不能照如前說,何況未生能有所照??次一法云何亦有相亦無相??次不到闇故。燈若巳生、若未生,俱不到闇,性相違故。燈若不到闇,云何能破闇?

外曰:如呪星故。若遥呪遠人能令惱;亦如星?在天,令人不吉。燈亦如是,雖不到闇而能破闇。

内曰:太過實故。若燈有力,不到闇而能破闇者,何不天竺然燈破震旦闇?如呪星力能及遠,而燈事不?,是故汝喩非也。?次若?吉餘不吉。若經?言吉,餘應不吉。若餘亦吉,汝言?吉者,是爲妄語。

外曰:?吉故餘亦吉。?吉力故餘亦吉。

内曰:不吉多故,吉爲不吉。汝經?言吉則多不吉,以不吉多故,應吉爲不吉。

外曰:如?手。譬如?有手故名有手,不以有?耳頭等名爲有?耳頭。如是以少吉力故,令多不吉爲吉。

内曰:不然。無?過故。若?與手?,頭足等亦?,如是則無别?。若分中有分具者,何不頭中有足?如破?品中說。若?與手不?者,亦無别?。若有分與分不?者,頭應是足,二事與?不?故,如破一品中說。如是吉事,種種因緣求不可得,云何言?吉故中後亦吉?

外曰:惡止止妙,何不在??

内曰:行者要先知惡然後能止,是故先惡後止。

外曰:善行應在?,有妙果否。諸善法有妙果,行者欲得妙果故止惡,如是應先說善行、後說惡止。

内曰:次第法故,先除麤垢、次除細垢。若行者不止惡,不能修善,是故先除麤垢,後染善法。譬如浣衣,先去垢然後可染。

外曰:巳說惡止,不應?言善行。

内曰:布施等善行故。布施是善行,非是惡止。?次如大菩薩惡巳先止,行四無量心,憐愍衆生守䕶他命,是則善行非止惡。

外曰:布施是止慳法,是故布施應是止惡。

内曰:不然。若不布施便是惡者,諸不布施悉應有罪。?次諸漏盡人慳貪巳盡,布施時止何惡?或有人雖行布施,慳心不止。縱?能止,然以善行爲本,是故布施是善行。

外曰:巳說善行,不應?說惡止。何以故?惡止?是善行故。

内曰:止相息、行相作,性相違故。是故說善行,不攝惡止。

外曰:是事實?。我不言惡止善行是一相,但惡止則是善法,是故若言善行,不應?言惡止。

内曰:應說惡止善行。何以故?惡止名受戒時息諸惡,善行名修?善法。若但說善行福不說惡止者,有人受戒惡止,若心不善、若心無記,是時不行善故不應有福,是時惡止故亦有福。是故應說惡止,亦應說善行。是惡止善行法,隨衆生意故,佛三種分别:下中上人施戒智。行者有三種:下智人敎布施,中智人敎持戒,上智人敎智慧。布施名利益他捨財相應思。及起身口業持戒名,若口語、若心生、若受戒,從?日不?作三種身邪行、四種口邪行。智慧名諸法相中心定不動。何以說下中上?利益差降故。布施者少利益,是名下智;持戒者中利益,是名中智;智慧者上利益,是名上智。?次施?下,戒?中,智?上,是故說下中上智。

外曰:布施者皆是下智不?

内曰:不然。何以故?施有二種:一者不淨,二者淨行。不淨施者是名下智人。

外曰:何等名不淨施?

内曰:爲?施是不淨,如市易故。報有二種:現?、後?。現?者,名稱敬愛等。後?者,後世富貴等。是名不淨施。所以者何?還欲得故。譬如賈客遠到他方,雖持雜物多所饒益,然非憐愍衆生,以自求利故,是業不淨。布施求?亦?如是。

外曰:何等名淨施?内曰:若人愛敬利益他故,不求?世後世?。如衆菩薩及諸上人行淸淨施,是名淨施。

外曰:持戒皆是中智人不?

内曰:不然。何以故?持戒有二種:一者不淨,二者淨。不淨持戒者,名中智人。

外曰:何等不淨持戒?

内曰:持戒求樂?,爲婬欲故,如覆相。樂?有三種:一者爲生天,二者人中富貴。若持戒求天上,與天女娛樂,若人中受五欲樂。所以者何?爲婬欲故。如覆相者,内欲他色、外詐親善,是名不淨持戒。如阿難語難陀:

“如羝羊相觸,將前而更?;

汝爲欲持戒,其事亦如是。

身雖能持戒,心爲欲所牽,

斯業不淸淨,何用是戒爲?”

外曰:何等名淨持戒?

内曰:行者作是?,一切善法戒爲根本,持戒之人則心不悔,不悔則歡喜,歡喜則心樂,心樂得一心,一心則生實智,實智生則得猒,得猒則離欲,離欲得解脫,解脫得涅槃。是名淨持戒。

外曰:若上智者,鬱陀羅伽阿羅邏等爲上。若行智人,是名上智。?鬱陀羅伽、阿羅邏外道等應爲上智人。

内曰:不然。何以故?智亦有二種:一者不淨,二者淨。

外曰:何等名不淨智?

内曰:爲世界繫縛故不淨,如?來親。世界智能增長生死。所以者何?此智還繫縛故。譬如?家,?詐親附,久則生害。世界智亦如是。

外曰:但是智能增長生死?施戒亦?耶?

内曰:取福捨惡是行法。福名福?。

外曰:若福名福?者,何以修妬路中但言福?

内曰:福名因,福?名果。或說因爲果、或說果爲因,此中說因爲果。譬如食千兩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名食金。又如見畫,言是好手,因手得畫,故名好手。取名著,著福?惡先巳說。行名將人常行生死中。

外曰:何等是不行法?

内曰:俱捨俱名福?罪?,捨名心不著。福不?往來五道,是名不行法。

外曰:福不應捨,以果?妙故,亦不說因緣故。諸福果?妙,一切衆生常求妙果,云何可捨?又如佛言:“諸比丘!於福莫畏。”汝?又不說因緣,是故不應捨福。

内曰:福滅時苦。福名福?,滅名失壞。福?滅時,離所樂事,生大憂苦。如佛說:“樂受生時樂、住時樂,滅時苦。”是故應捨福。又如佛言於福莫畏者,助道應行故。如佛說:“福尚應捨,何況罪。”

外曰:罪福相違故。汝言福滅時苦者,罪生住時應樂。

内曰:罪住時苦。罪名罪?,罪?生時苦,何況住時。如佛說:“苦受生時苦、住時苦,滅時樂。”汝言罪福相違故,罪生時應樂者,?當答汝,何不言福罪相違故,罪滅時樂、生住時苦?

外曰:常福無捨因緣故不應捨。汝說捨福,因緣滅時苦。?常說福?中無滅苦,故不應捨。如經說:能作馬祀,是人度衰老死,福?常、生處常。是福不應捨。

内曰:福應捨,二相過故。是福有二相:能與樂、能與苦。如雜毒飯,食時羙、欲消時苦。福亦如是。?次有福?是樂因,多受則苦因。譬如近火,止寒則樂,轉近燒身則苦。是故福二相,二相故無常,是以應捨。又汝言馬祀?常者,但有言說,無因緣故。馬祀福?實無常。何以故?祀業因緣有量故。世間因若有量,果亦有量。如泥團小,瓶亦小。是故馬祀,業有量故無常。?次聞汝天有?恚,共?相惱,故不應常。又汝馬祀等業,從因緣生故皆無常。?次有漏淨福無常故尚應捨,何況雜罪福。如馬祀業中有殺等罪故。?次如僧佉經言,祀法不淨、無常、勝負相故,是以應捨。

外曰:若捨福,不應作。若福必捨,本不應作,何有智人空爲苦事?譬如陶家,作器還破。

内曰:生道次第法,如垢衣浣染。如垢衣先浣後淨乃染,浣淨不虗也。所以者何?染法次第故,以垢衣不受染故。如是先除罪垢,次以福德熏心,然後受涅槃道染。

外曰:捨福依何等?依福捨惡,依何捨福?

内曰:無相最上。取福人天中生,取罪三惡道生,是故無相智慧最第一。無相名一切相不憶?,離一切受,過去未來現在法心無所著。一切法自性無故則無所依,是名無相。以是方便故能捨福。何以故?除三種解脫門,第一利不可得。如佛語諸比丘:“若有人言我不用空無相無作,欲得若知若見無增上慢者,是人空言無實。”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