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諱辨一

轻识古籍-繁体

共 508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1:17

名諱辨一

諱之興也始於周,生則名之,死則諱之,自周以來,未之或改。近臨川李氏獨反其說,謂生則諱,死則不諱,豈有見於春秋諸侯不生名,死則赴以名之例?故云然。信若是誤矣。諸侯不生名,而盟會載書則亦名之。然則死未葬而赴同盟之國以名,禮固當爾。記曰:卒哭而諱,赴在於未葬之前,則猶未諱也,何不可也?李氏之意,又因檀弓有舍故而諱新一語,謬以故爲故君,新爲新君,攷之。先儒之解,皆謂故者親盡之君,高祖以上是也。新卽,新死之君,豈有若李氏之所解哉?位有尊卑,則諱亦有遠近,故曰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此非所論於天子諸侯也,天子諸侯祧而後不諱也。魯以獻、武廢二山,而後之來聘者,且以犯其先君之諱爲恥,釁夏之荅哀公,諱宋爲商,皆死而後諱也。此皆昭然易睹者也。曰君前臣名,必君前而子乃得以名其父。然則諱之久矣。曰:豈以爲諱不敢也?父母之名可得而聞,不可得而稱,古人言之矣。豈有爲人臣、爲人子而顯斥君父之名以爲安者乎?曰:不敢名,亦何異於諱?曰:此固有異,父生前之名,獨其子不敢稱耳,他人及之,其誰禁?至於諱,凡入其門者,皆兢兢焉不敢道,自周以來皆如是。李氏博學人,其議論宐有據,獨是說余未敢信,故爲之說以辨之。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