覈體第二

共 248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3-12-07 12:31

覈體第二

九折之一也。覈,考覈也。因前說?槃之體,非有非無,故?折之,體竟何在?此假二乗有無之問,以破其執。

有名曰:夫名號不虗生,稱謂不自起。

稱謂,言說也。約義生名,因名起說。

經稱有餘?槃、無餘?槃者,葢是返本之眞名,神道之妙稱者也。請試陳之。

返本無餘之名,神道有餘之號。謂隱現難測曰神,徃來所遊曰道。

有餘者,謂如來大覺始興、法身初建,澡八解之淸流、?七覺之茂林,積萬善於曠刼、蕩無始之遺塵。

三乘之人斷煩?障寂無喧擾,謂之?槃。有餘緣等未滅,故名有餘。論意謂正覺成佛積德斷障,自利利他等皆有餘樂也。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㨂於分小之覺故云大覺。戒等五分名爲法身,依報而住故此先後。八解者,因修八觀隨得解脫,?内有色等,此能淨惑喻澡淸流。七覺者,謂?擇等覺分,佛巳修圓如休息於茂林。上明果?,下明因圓。積萬下大小皆說三僧祇數六度萬行,然義?殊不繁具示。蕩無下明斷惑。樹下合斷,謂三十四心等坌汚淨智喻于塵也。

三明鏡於内,神光照於外,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

三明,?知三世生死之智,在心明内,鑑他爲外。僧那,梵音,此云弘誓。難者,謂生死界。以如來初心結誓,盡度生界,故成佛巳,酬願利生。

仰攀玄根,俯提弱䘮,超邁三域,獨蹈大方,啓八正之平路,坦衆?之夷途,騁六通之神?,乘五衍之安車。

此顯利生之儀。仰,向上也。俯,就下也。玄根,喻理。?䘮者,弱而失國,喻背覺合塵。此意如人救溺,上攀於樹,下拯溺者,則身不䧟。如來亦尔,本智照眞,後智救物,生死不縛。次二句明超。三域?三界,界外名爲大方,亦二空之理也。佛獨踐之,以小教說,唯悉達一人具遍覺性故。八正者,謂正見、正思等。衆?者,?謂??,??見外道,謂大開八正以坦諸邪,邪徑不平,由坦而夷故。騁謂馳騁。駿馬曰?,神通化物,應機?速,故喻神?。梵云衍那,此云乘,?五乘之法,謂戒、善、諦、緣、六度等。安車者,雲庵云:三乘出三界,人天出三途,故云安也。化儀大況,啓正摧邪,運通說法。

至於出生入死,與物推移,道無不洽,德無不施。窮化毋之始物,極玄樞之妙用。

初二句明隨機。宜生則出,宜滅則入。但益物是懐,推移何定,意兼隨?之化。次二句明化愽。謂八正等布,三界俱霑,五衍齊運,羣機皆濟。化毋下,道書以氣爲化毋。雲庵云:因緣能生諸法,如化毋也。玄樞,喻智門樞。運轉,喻後智應動。然此上句舉化境,下句明化智。謂窮盡因緣生物之理,極其智用,說因緣生滅之教。知可度者度之,不可度者存之。又知宜大宜小等。由斯而知,所以極智妙神用而化矣。

廓虗宇於無疆,耀薩雲以幽燭,將絕眹於九止,永淪太虗。

初句所證,次句能證。梵語薩雲若,此云一切智,謂騰耀智光,深照前理。眹,微兆也。九止,九地也。太虗,無餘也。欲結有餘之名,先舉證理入寂。詳此折意,謂如來本欲淪虗,但餘緣不盡,居有餘。

而有餘緣不盡,餘跡不泯,業報猶䰟,聖智尚存,此有餘?槃也。

通有四事:一、餘緣,?度餘之機;二、餘跡,?所依之身;三、餘業,?感報之業,猶有魂氣;四、聖智未滅,皆有餘也。

經曰:陶冶塵滓,如錬眞金,萬累都盡,而靈覺獨存。

初二句喻說塵如萬累,金如靈覺,鑛穢去而眞金現,萬累盡而靈覺存。陶,謂陶汰。冶,謂鎔冶。

無餘者,謂至人教緣都訖,靈照永滅,廓尔無眹,故曰無餘。

緣跡既了,業智兼亡,皆無所餘。

何則?夫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皈無;勞?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虗。

文有二對,皆初句舉患,後句欣寂。初身後智,如文可了。老氏云:吾有大患,爲吾有身。

然則智以形倦,形以智勞,輪轉修途,疲而弗已。

欲養其形,智慮籌畫,是智因形而疲倦。智既籌慮,反使其身晝夜勞作,是形因智而勞。因此相役於生死長途,如輪運轉,雖疲弗止。

經云:智爲雜毒,形如桎梏,淵黙以之而遼,患難以之而起。

智慮不一,故云雜毒。如世毒藥,能損命故。桎梏,刑噐。械足曰桎,械手曰梏。桎梏禁人,人實厭之;形能患人,厭亦應尔。淵黙下,示過。淵黙謂無餘。身智兼存,而有二過:一、遠於無餘,二、生於勞患。

所以至人?身滅智,捐形絕慮,内無機照之?,外息大患之本,超然與羣有永分,混尔與太虗同體,寂焉無聞,怕焉無兆,㝠㝠長徃,莫知所之。

至人謂如來體質名身,容儀爲形,?身乃捐其形患。智?心體,慮?心用,滅智乃絕其思慮。次二句釋成無患。超羣下,六句明益:一、超羣有,離生滅相;二、同太虗,顯無爲益;三、非聲非色;四、究竟不退。

其猶燈盡火滅,膏明俱竭,此無餘?槃也。

燈火喻身智,膏明喻形慮。

經云:五隂永盡,?如燈滅。

五隂身心通體。

然則有餘可以有稱,無餘可以無名。無名立,則宗虗者欣尚於冲黙;有稱生,則懷德者彌仰於聖功。斯乃典誥之所埀文,先聖之所軌轍。

初二句,謂有斯二理,可立二名。次二句,正彰所益。宗虗,謂二乘小機,性本好滅,依名求實,而入無餘。懷德,謂六度大人,性好立德,依名求實,而仰有餘。後之二句:一、聖教定量故,二、先聖軌轍故。

而曰有無絕於内,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曁,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懷德者自絕,宗虗者靡託。

初四句引前違文,後二句顯失二機。

無?杜耳目於胎?,掩玄象於霄外,而責夫宮啇之?,辨緇素之殊者也。

玄象,天上星彩。霄,謂霄漢。宮啇,五音之二。合舉二喻,以喻外亡名相,内絕有無。二喻影略,具云:掩玄象於霄外,閟琴瑟於堂中。却責盲瞶之徒,令辨玄象黒白之殊。琴聲宮啇之?,何由能之?法中意云:内存有無,外存稱謂,猶恐不入。?内外?絕,何以寄懷而悟入?

子徒知遠推至人於有無之表,高韻絕唱於形名之外,而論㫖竟莫知所皈。幽途故自藴而未顯,靜思幽?寄懷無所。

初二句舉得,而論下顯失。至人者??槃也。出現䟽云:雖明現身??槃用。大有無下謂?絕名相。幽途者幽深途徑,謂無名相而引物,物不能造是自藴藏。靜思下?有名者,?思無所措懷。

豈所謂朗大明於㝠室,奏玄響於無聞者哉。

大明,日也。謂若名相?絕,不應根宜,不可謂之明杲日於暗室,令見其相,奏妙音於未聞,使聽其玄,皆約名相以難。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