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静齋記

轻识古籍-繁体

共 97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主静齋記

監察御史前進士趙君承禧宗吉、題其齋曰主静。而求予發其意焉。昔周子作太極圖。其說有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自䟽其下曰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巳矣。而主静。又自䟽其下曰無欲故静。周子承羣聖之絶學。開示萬丗之學者。人之所以學爲聖人。聖人所以與天爲一者。在斯而巳矣。蓋聞之太極動而生陽。静而生隂,一隂一陽,互爲其根,以是知動静相因於無窮,而太極未嘗不行乎其中也。故人之爲道,一動一静,相爲体用,而維天之命,未嘗少有間㫁也。周子圖說,所以明乎易也。六畫之卦,分上下兩体論之,二五其中也,隂陽各得其所,其正也,以重卦而言之,三四人之位也。傳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以人極立而三才之道備於我矣。其中正仁義之說乎。此之所謂静者,蓋言太極也。萬事萬変不出乎此,是之謂主。學者之用功,抑亦考乎定與主之說乎。然而未易知也,未易能也。切以學者之事擬之而言焉。夫無欲故静,静之一言,則因人道以觀天之道,最爲深著。夫耳目口鼻之接,飲食男女之際,喜怒哀樂之發,人之所不能無者也,而遽曰無欲,豈易言哉?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寡之云者,未能盡至於無也。周子曰:寡焉以至於無。是知寡欲者,學者求爲無欲之漸也。艮之彖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釋者曰:外物不接,内欲不萌。此求爲無欲之道乎?二程得周子之傳,其敎人直以敬之一字而使從事焉。知主乎敬,則可以馴致於無欲矣。自學者論之,主敬則即主静之道無疑矣。横渠張子又以禮敎人,動合乎禮,所以踐乎敬之實也。一豪之非禮,則一豪之敬失矣;一事之非禮,則一事之敬亡矣。故主静者莫如敬,敬又莫切於知禮。禮者,天理之節文也,故切以爲學者之事。必知夫禮而不可易者,而後能有所定。此可以見聖人之道,必先有所定者乎。夫主静而無欲者,聖人之能事。學者之極功,愚何足以知之。即其所聞於父師,而困學不倦於萬一者如此。宗吉以文學躋髙科,以才識歴華要,常人之情,固足以髙視一出,夸耀一時矣。反而求諸身心之學,以極於天人之際,而取周子之至言以名其齋,而常目在之,此其志豈可及哉。不以予之老退荒陋而逺徴其說。且夫丗俗之爲學,質朴者安於固陋,不事猷爲。爲静而浮薄者,以不踐聖賢之成迹,不考經傳之㣲言,罔象髙虚,蓋飾䟽鹵以爲静者,此皆昔賢之所深憂,而今日之所慨歎而莫可止者也。趙君有得於巳,方資進用,又有以扶其正而抑其偏焉,則此齋之設,其功豈小淺也哉。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