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粟鬻度牒

轻识古籍-繁体

共 838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16:18

入粟鬻度牒

熙宗皇統三年三月,陜西旱饑,詔許富民入粟補官。世宗大定元年,以兵興歲歉,下令聽民進納補官。又募能濟饑民者,視其人數為補官格。五年,上謂宰臣曰:“頃以邊事未定,財用闕乏,自東南兩京外,命民進納補官,及賣僧、道、尼、女冠度牒,紫褐衣師號、寺觀名額。今邊鄙已寧,其悉罷之。慶壽寺、天長觀歲給度牒,每道折錢二十萬以賜之。”明昌二年,勅山東、河北闕食之地,納粟補官有差。承安二年,賣度牒、師號、寺觀額,復令人入粟補官。三年,西京饑,詔賣度牒以濟之。宣宗貞祐二年,從知大興府事胥鼎所請,定權宜鬻恩例格,進官升職、丁憂人許應舉求仕、監戶從良之類,入粟草各有數。三年,制無問官民,有能勸率諸人納物入官者,米百五十石遷官一階,正班任使。七百石兩階,除諸司。千石三階,除丞簿。過此數則請於朝廷議賞。推司縣官有能勸二千石遷一階,三千石兩階,以濟軍儲。又定制,司縣官能勸率進糧至五千石以上者減一資考,萬石以上遷一官、減二等考,二萬石以上遷一官、陞一等,皆注見闕。四年,河東行省胥鼎言:“河東兵多民少,倉空歲饑。竊見潞州元帥府雖設鬻爵恩例,然條目至少,未盡勸率之術。今擬凡補買正班,依格止廕一名,若願輸許增廕一名。僧道已具師號者,許補買本司官。職官願納粟或不願給俸及券糧者,宜量數遷加。三舉終場人年五十以上,四舉年四十五以上,並許入粟。該恩大小官及承應人、令譯史吏員,雖未係班,亦許進納遷官。其有品官應注諸司者,聽獻物借注丞簿,丞簿注縣令差使免一差。掌軍官能自備芻糧者,依職官例遷官如舊。”四年,耀州僧廣惠言:“軍儲不足,凡京府節鎮以上僧道官,乞令納粟百石,防刺郡副綱威儀等七十石者乃充,三十月滿替。諸監寺十石,周年一代。願復買者聽。”詔從之。興定元年,潞州行元帥府事粘割貞言:“近承奏格,凡去歲覃恩之官,以品從差等聽其入粟,委帥府書空名宣勅授之,則人無陳訴之勞,而官有儲蓄矣。比年屢降覃恩,凡覊縻軍職者多未暇授,若止許遷新覃,則將隔越矣。乞令計前後所該輸粟積遷。”詔從之。

志第三十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