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府志

轻识古籍-繁体

共 6293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3-12-08 06:26

梧州府志

郡事

宣德二年,以都督山雲?總兵鎮蒼梧。 景泰二年,㓂燬梧州城。 四年,總督都御史王翔檄廣東僉事李觀智撫五屯、龍山諸賊,平之。 天順二年夏四月,石康賊?愽白縣。四年,藤縣民胡趙成作亂,伏誅,㓂燬北流縣城。 六年,㓂燬愽白縣城。總督都御史葉盛請設帥府於梧州。七年,大藤賊?梧州城,蒼梧鄉紳布政使宋欽巷?死之。 大藤㓂何敬?陸川城。 成化元年,左僉都御史韓雍、征夷将軍都督趙輔、㳺擊将軍都督和勇等調两京、江湖漢達兵討侯大狗,克之。二年,大藤賊鄭昻攻?容、藤二縣,總督韓雍四靣集兵追捕之,昻伏誅。六年始設總督府于梧州,起復韓雍鎮之。 十六年,欝林州木頭等峒蛮賊叛。總督都御史朱英、總兵官平江伯陳鏡討平之。 十八年,岑溪連城獞陳永受、謝利等叛。 二十年,猺賊黄公定㓂掠陸川,副使陶魯討平之。 正德七年,六青賊李通寳㓂掠欝林、北流、陸川、岑溪州縣,知府曹琚偕?将金鏜調容縣千户所覃德玉捕之,殺通寳於洞心山。八年,討岑溪六十三山,不克。 十六年,初置盤塩厰,扵梧州。 嘉靖元年,老君峝焚家屯賊亂,總督都御史姚鏌以田州回師剿平之。 六年,田州土目盧受與思恩王受等反,上以新建伯王守仁兼兵部尚書,總制江湖四省軍務,降之。九年,石硯、東鄉、長行賊平。十一年,征七山諸蛮,悉遁去。十八年,犬師征断藤峽諸蛮,悉平之。 二十一年,容縣塘仲山猺作亂,刦掠六王等村,千户覃德玉尋捕斬之。 三十一年,征七山賊。三十二年,七山猺酋盤宗昌叛。時分守鄭公綗討平之。 三十九年,兵廵僉事章熈䟽容江道八寨賊呉宗?等襲容縣,掠帑金去。尋捕獲之,設城北营。 四十五年,革梧鎮總兵。萬曆二年,設塩運提舉司于梧州。容縣横山猺劉德厚暨冬?、那留等山猺張刺等㓂掠容縣大营,魚産三十餘村。 四年,老君峝諸猺復亂,尋撫之。 五年,七山、下城、連城、北科諸猺歸順,老君峝猺復亂。六年三月,六十三山獞賊潘積善乞䧏,許之。移潯梧?将駐岑溪,始置五鎮。蒼梧三丁甘世廣率六圍獞兵三百人破藥埇等巢, 設岑溪大王营并左右两江營, 撫定九山二十八都六便山、横山、那留山等䖏猺獞悉附編民。 七月,岑溪左营兵陳進、吕子和等作亂,尋討平之。 七年,興業木頭峒㓂亂,尋討平之。八年,置哨江船,募水兵,築大峒城,招獞民屯種。北科大師征十寨蛮,克之。十二年十一月,懐集峝蛮嚴秀珠、鄭明端等紏衆流刼,討平之。調大峝兵戍守金鵞。十五年,始闢府江陸路。大峝營兵梁一貴等倡亂,尋伏誅。 二十四年,岑溪七山猺㓂亂,兵備戴公燿討之。二十七年,造哨船,廵緝江防。二十八年,添設羅山营,抽兵防守。議設三洲畨風堡,復於白花嶺立營。四十八年,設容縣西山水源廵江營哨兵防 國。?㑹城咸置衞所,要害則置廵簡司,在軍曰旗軍,在司曰弓兵,皆食於官。别置民兵萬户,無事訓練,有事以?,事已即休。美哉,寓兵之良法也。自旗軍脆弱不足恃,而後資戍於湖廣。借雄於達騎,輪守於東粤之兵。自弓兵虗冐不可用,而後為打手之雇,撥田之狼,折銀?餉之議。自民兵隊五不復存,而後為民壮之募,為三丁之編,為千百長、保長門牌之法。營鎮 梧州府、 守城营、 茶山 靖夷營、蒼梧縣、 大塘营、 府江哨 沙牛营、 七山鎮、 藤縣 藤江哨, 神塘营, 安静營, 浪口營, 容縣 六雲鎮 廵江哨, 北門营, 西山水源等营, 岑溪縣北科鎮 竒营, 大峝营, 連城中軍营, 懐集縣 金鵞营, 五里鎮 松岡營, 欝林州 左哨、 右哨, 中哨, 慱白縣 縣東营,界排营, 坡心营, 蘇立营, 東莞营, 圓珠营, 北流縣 六静营、 大車堡、 㜑廟营, 陸川縣 六潭营 左哨、 右哨、 中哨、陸潭哨, 興業縣 興平营、 西營、 橋墟营

目兵 按粤志,粤土司兵故精勁,每遇警,徴之 國家,亦不愛名噐金帛之錫,以鼔舞其心。自總督王文成公始議更畨戍守之法,除戍桂桞外,戍梧者四千名,皆由泗城、歸順、都康、思眀、遷?、向武、奉議、上林、安平、忠州、龍英、太平、恩城、萬承等土司,各有差等。一年一戍,週而復始。萬曆十七年,總督劉題减一千名。三十二年,總督戴題减一千名。四十五年,左江道詳?抽四百名防守上思州地方,糧食仍在梧州府支觧。四十八年,總督許議全撤,尋復議調。今戍梧正数止一千六百名,每年不到者常三四百名,所從來遠矣。其差等則有散兵、馬上鎗兵、歩下丫兵、歩下鎗兵、腰牌兵、弩手、鳥銃手、火兵、散手、旗手、有?馬,有先鋒小頭目,有官族大頭目,而總坐营司統之。平時不隨操,每操則于官兵外執一竿排站、名曰擺圍。毎五日、大小頭目赴道叩首,以其出自土司、故曰土兵。以其有頭目管之、曰目兵。又以其多狼人、亦曰狼兵。其糧賞,每月糧塩、大小頭目散各折銀一錢九分七厘五毫。毎季犒賞大頭目、每名八錢、小頭目、每名一錢、散兵、每名五分。每年犒賞大頭目、每名一錢、小頭目散兵、每名三分、俱于府貯餉銀支給。其安挿地方、昔一年散䖏郡城外各山巔水濵、今住大教塲垣外自盖茅屋数名、共一間、去則焚訖。其自萬曆三十二年題减一千名,即于各土司前数内三分减一。而左江道所議抽四百名,即于每年戍梧目兵過南潯時揀去。本道近日所點,乃歸順都康土兵。其歸順大頭目則岑康、黄金桂,都康大頭目則馮士剛,與各小頭目皆戎装,通漢語。其兵則有姓名者少,無姓有名,以畨父永為姓者多。畨父永亦上駟、中駟、下駟之義。歸順有畨父無永,都康有父永無畨,不通漢語。通溪語者,非真夷也。其馬一匹,則抵兵三名。其噐械有鎗、有刀、有弩、有牌、有銃,無盔甲弓箭,空拳者居多。苐其捐室廬親戚逺来,窮年外䖏,而月餉無㡬,殷厚精壮者多不楽役。其來也,或以老弱具数,或以犬馬抵数,或不能足全数,或不如期至,或至中途稱病而?。至梧則正数已縮,註名後或?去,或稱病,或稱死,或雇前次之願留者長戍,或雇本地之願代者暫㸃,或告不服水土,或稱营工鄉間,或稱打柴山中,甚或有收宰盗牛者,有為盗者,有横行者,居常不聼㸃々輙譟而去,其敝有長難言。今欲為更新調停之法,别府説焉。

班軍 按成化間,督臣韓開府梧州,始議調撥廣東廣州等衞所官軍一萬員名戍梧?、廣、韶肇三府属糧五萬石觧梧、以備行糧。嘉靖間、因惠潮海㓂、議留碣石等衞所官軍三千九百餘員名。兼以?乆消耗、逃亡日多。萬曆二十四年、廣州等衞所戍梧官旗軍、止三千零五十名。分春秋二班。官雙、月支本色米九斗。軍四斗五升。官单、月支折色銀三錢六分,軍一錢八分,俱于折糧銀内支給。年終犒賞,官每員三錢,軍每名一錢,俱軍餉銀支給。二十五年,御史章議免戍,督臣呉覆稱:两廣相為唇齒,梧郡實為咽喉。論一統大同之?,則東西聮為一鎮,戍守莫非王土;論輔車相依之勢,則梧鎮之捍禦既周。東省之藩籬自固。論事體緩急之宜、則東省兵防已宻、無庸撤囘。梧州所軍虗弱、不得不藉東軍。還以仍舊為便。近來戍兵、俱奉督院牌?、多寡不一。至萬曆三十九年、尚近三千名。除三百名戍封川、德慶外,餘俱戍梧矣。㝷以總督張議撤封川德慶戍軍、募兵防守、遂减調四百餘名。四十一年、以留守城池、復减調廣州等衞、每班二百名。今每班尚存旗軍八百有竒。奉督院牌撥大畧、半守梧鎮、半守江道。而所撥埠堡軍数、或先班多、後班少、原無常額。余姑以天啓二年秋班見數志之。

陳熈韶曰:目兵以文成始,班軍以襄毅始。當年作法,慮自深長。年来習于承平,遂成枝駢。於是或議留、或議去。夫白面借籌,談何容易;因噎廢食,将必傷生。假令專主者時簡教檄,驍勁而飽之,勿論狼心可戢,蔡人皆吾人;即使猶然,習弛,而經百年勤王之土,目不惮征繕以固吾圉,亦告朔之羊也,可輕去乎?若班軍則有不然者。班軍在 國初,其用足恃,沿至今日,市人等耳。其才不足于超距,其伍無禆于干城,計月而来,更畨而去,徒縻官錢数萬。苟欲簡而練之,何似以官錢募市人,猶省徃還之僕僕也。余謂班軍則去之便,然要折衝尊爼,安危布備,母徒?上陳言,積弊日深,捉襟見肘,此其時也。歟猺峒、蒼梧縣、猺獞、七山、大雍、 平田、古磊、 六埇、 大腦、 三山、 黎口、上鄧、 大?、 白板、陳塘、 孔宻、 大倫、埇漢、 員塘、 桂嶺、 曇朦、 孔良、埇企、石硯、羅峝, 思貸, 思馬, 歸源, 觀埇, 三洲, 都平、 都羅, 萬埇, 都混, 迪田, 料峝、老君峝,六寨,大片, 石坎, 長水,北陀、 東岸、 西岸,六圍,大圍, 曇叠, 顔村, 曇特, 零居,若空, 藤縣,猺獞,大水 山、木 突山、 小山、 滑石, 盤石,雲野、 饅頭, 平盤, 三丫, 蒙高, 古稔, 六含, 六篤,大水,大黎,里 楊,峝里, 大任里,容縣,猺獞, 羅龍,一里, 沙田, 佛子,六律,六肥, 肚村, 黄坭,月田, 深  六喳, 周村、都盤,六王, 山蔴, 六鵞,波羅里, 河頂, 鴨谷、 河口, 六思,藤螺 塘埇,石田,羅靣里, 山心, 馮塘, 大埇, 思頡,慶垌, 何木, 大何塘,六振, 六奎, 黃稍, 燈盞,山塘, 黨入,岑溪縣,猺獞, 連城鄉, 上里平河等二十村,中里大峝等四村, 下里佛子等五村,孔亮,六十三山, 石脚、 陀山, 雲爛, 科田, 大甕, 孔札, 分水,搻水, 深公, 逍遥, 竹堇 水,濁 横峝, 李村, 甘羅, 中村。松崩, 黎洞, 上盖, 上林, 三襟, 飯埇, 古皮, 上下乃平 恩里, 蚺蛇, 山心、 大藏, 桑園, 大枉, 関塘, 銅油, 黃嶺, 古㰖, 下泊,企陽等。 魚脩, 白碟, 六袍, 大香, 車埇, 葵山, 三䯻, 六葵, 六勾, 細峝, 太公 鷯,平 崩,墈 橋,石 乃蓬, 峝尾, 石田, 竹蘭, 勝峒 乃辣 個堆, 桃枝, 水井, 下埇, 隆樹, 松塘, 高蘭, 木?, 青山, 石黃, 深塘,懷集縣,猺獞,銅鐘, 古城, 金鵝, 松栢,三江,石田,七星, 馬鹿,欝林州土狼 李四山, 石埇、 牛欄、 地佛、 六壤, 白梅,慱白縣猺陶、鼓 零、青鷄, 山子。北流縣猺獞、 鷄児坡, 南祿, 茆田、 那留, 沙洞, 龍塘, 大羅、 安楽, 黃稍,志宇、 相思, 古苛,陸川縣土狼、 文龍, 四賀,興業縣土狼,黄枽峽, 芋蒙峽, 雙頭嶺,畨車嶺峽。按猺有三種,曰盤龍,曰戴板,曰平地獞,惟一種深山者不問。在外峝者與民雜居。狼則因正德間流賊刼掠,調狼人征勦,鄉民流徙,廬畆荒蕪,遂使狼耕其地,一藉其輸納,一籍其戍守。蒼藤、岑容、懐北等山多猺獞,欝愽、陸興多土狼,中固有向化輸糧者,要在御得其道,狙詐作使、豈有他焉。

厰税 梧州盤塩厰、每季委官輪管抽收、上下水客啇塩税雜税、每年額銀、惟塩税無定、不入額内、其雜税額銀、春季定二千六百八十两零五錢六分四厘、夏季定二千二百二十七两零二分七㢆、秋季定三千六百二十七两九錢六分三厘,冬季定四千四百五十五两八錢二分五厘,共額銀一萬二千九百九十一両三錢七分九厘,俱貯梧州府庫,專備梧鎮兵食。其厰貨貴賤,定有則例。

塩政 按:自宋熈寕間,初置梧州啇務,興癈靡常。 國朝正德十六年,置盤塩厰于梧州,迄于嘉靖。今例已减其三之一。舊志不載。余特采之。較今于昔。猶為寛政矣。然猶自?舟車。?子母也。夫塩政則經國長利。邇以?販公行。課額䆮失。昨年引滯而不來者、約一萬五千、 餉且一萬三千有竒。概舉歷年。将不下数十萬矣。盖奸借東餉之名、漁西郡之利。三百餘餉。其䕶身之符也。化州北流両埠。其蚕食之窟也。近當事裁餉裁埠。至詳且覈。而奸啇猾胥。猶不免掩耳盗鈴。何也。一舉而振刷之、在當事者㽞意焉耳。 謝君惠曰、郡州縣十、始蒼藤容岑北流行梧塩。而懷集欝林慱白陸川興業。俱食東塩。然皆赴蒼梧道掛號而後?。則猶然梧塩也。后來議認引認餉。又議増引増餉。於是立化州埠。立北流埠。已又北流併化州為一埠。奸啇告訐。日新月異。而梧之塩額詘。而餉額亦詘矣。夫梧属仰梧餉而不行梧塩。非計也。况潯慶南太皆仰梧餉。而不行梧塩尢非計也。今日便畫、無如聼各䖏分引行塩。而總歸其餉於梧。則不問化塩亷塩欽塩。皆梧之塩。亦不問舊餉新餉増餉。皆梧之餉。要在當事者從國家起見。不從區域起見。司塩者两粤視若一体。行塩者六府恊為一心。而后可、然而難言之矣。大學衍義?曰、左右两江、地方二三千里、其所轄狼兵、無慮十數萬。今設為府者四、為州者三十有七。其府州正官、皆以土人為之。而佐貳幕職、叅用流官。故今百餘年間、未聞有屯聚侵掠者。而所以為州縣害者、皆是不屬土官管束之人,錯雜州縣間者。其間雖或亦有有司?管及設土官廵檢者,然流官無權,彼知其不乆而輕玩之。而所謂土廵檢者,官卑力薄,不足以相鈐制。愚以為今日制馭馴服之策,莫急於立土官,請用左右两江之例,而微寓夫設立軍䘙之意、葢左右两江府州之設、專以其地屬之一姓、所謂微寓設立軍衞之意者、衆建官而分其權也。凡今猺獞與編民雜居州縣之間、但彼依山箐以居耳。今宜 特敕内外大臣躬臨其地、召集其酋豪、諭以 朝?恩威、将授以官、如左右两江土官例、俾其子孫世享之意。有能率其種類五百名以上内附者、即授以知州之職。四百名以下、量授同知判官吏目等官。其官不拘名數、亦如衞所之制。既授其投詞不湏勘實官、給以冠服、遣官屬以騶從鼓樂送歸所居。徐俾其擇地立為治所、合衆立成之。既成,具 奏請印,俾推其中一人為衆所信服者掌印,則彼受 朝?爵命,必知所感慕,而其同?咸尊敬之。有不伏者,彼仗國威併力除之不難矣。積乆成俗,彼皆慕華風、習禮教,而知殺掠之為非,况衆設其官,勢分力敵,自足相制,不能為亂,而其中不能無自相争訟者。湏至申上司,奏 朝?,則 國家之勢益尊,不勞兵戈而一方安靖矣。然所慮為後日患者,地界不明,異時不能無争耳。宜乗其初即遣官㑹同土酋分立地界,或以溪澗,或以山阜,就於界上立石為識,大書深刻于上,曰:某至某為有司界,至某為土官界。其中民地有深入其境者,即以外地無徵者與民易之,隨其廣狹,不復丈量。其土酋所領地,就俾其認納税糧,定為額數,日後不得有所加増。如此處置,庻㡬其永無患乎。水経,泿水岀武陵鐔城縣北界沅水谷,南至鬱林鐔中縣,與鄰水合,又東至蒼梧猛陵縣為鬱溪,又東至髙要縣為大水,又東至南海番禺縣西,分為二,其一南入於海,其一又東過縣東南入於海。員水又東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今按一統志考之,辰水岀三峿山,南流為沅水谷則在鐔城縣北,後為黔陽縣。移溪城,一曰郎溪,自黔陽南流至鐔中縣,今之潯川也。鄰水則潯水也,其逕靈川縣東北為泿江,入灕水,南歷鐔中,注子潯水,合繍江水,又東至藤縣北,古之猛陵也,合鬰溪亂流逕廣信縣,是為鐔江,俗呼藤江大氐。泿水岀自鐔城,徃徃以鐔名之,鐔又訛為潯耳。鬱溪又合桂水為梧州大江,東流至廣州番禺縣西。其一南注入於海者,鬰水分泿南注,即今之鬱水靈洲,乃南江也。其一又東别逕番禺城下,去廣州城南五十里。漢建安末,交州移治于此。呉分交州為廣州,亦治于此。漢書所謂浮䍧柯,下灕津,會番禺,盖乘斯水西入越者也。今之沙灣紫泥港是矣。泿水又東逕懐化縣,入于海,則今之石門江合流溪諸水入海者也。其餘又東至龍川縣東江為涅水,屈北入員水,而泿水枝津衍注,自番禺東歷増城縣,合增江,又逕愽羅縣西界龍川。左思賦所謂目龍川而帶垌也。員水如練,東歷掲陽縣,注于海。此三江合泿水之始終也。泿與垠同,水歷地埒崖岸之義。世訛作浪,又訛作郎,皆非。盖三江合一,大浸連空,廣州呼為西水,以其自廣西至,故云然。至必以春夏之交,迄盛暑而後消,消則髙要。峽江旋東為大水者,留溢渦塘,皆有魚牣躍其中,人恣取之,有鉅至数十斤者,家累数百金。而南海下流達于新會、香山,東筦通潮之衝,漁子髙下為泥筌,竹罶其内者,皆得蠏焉。西水退盡,蟹亦退殻,拾之如?芥然。諺云:西水漫漫,魚蟹滿盤。盖澤國之利,皆由泿水,不可不知。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