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府重修學志序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18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06:41

蘇州府重修學志序

今上甲子,蘇郡續脩學志成,司敎劉君某、司訓劉君某後先董其事,而文太史文起實爲其序。兩劉君以爲謙益少游于學宮,應博士弟子選,亦宜有言序諸首。學志之修,昉于蔡司理昻,而王文恪公序之。文恪亦學之博士弟子也,故以人才之出如范文正者,望諸鄕之子弟焉。而文起之序,則以鄕賢之籍、人物之攷,推明作者風勵作成之意。而愾歎于吾蘇之所以重者,亦猶文恪之志也。余雖有言,亦何以加諸。而兩劉君之請,不可以巳。則姑述其謏聞,以告于鄕之子弟,其亦可乎。

宋景祐初,范文正來典鄕郡,始請立學,而安定胡先生爲之師。當是時,安定之門人稱于海内,而滕甫、錢藻、范純佑輩,則學之弟子也。自時厥後,居師席者,如王逄之、朱伯原、陳唐?之徒,相率推明安定之敎,師嚴道尊,英才輩出。逮于我明,蘇人士爲極盛。則夫師之所以敎,弟子之所以學,其亦有可得而言者乎?安定嘗患隋唐以來仕進者苟趨利祿,尚文辭而遺經業,其敎授諸生,一以經術爲本。學者之於經術也,譬如晝行之就白日,而夜行之光燈燭也。非是,則倀倀乎何所之矣。古之學者,九經以爲經,註䟽以爲緯,專門名家,各仞師說,必求其淹通服習而後已焉。經術旣熟,然後從事于子史典志之學,泛覽博採,皆還而中其章程,檃其繩墨,于是儒者之道大備,而後胥出而爲名?材大夫,以效國家之用,師以此敎,弟子以此學,豈獨安定之于吾蘇也哉。自儒林道學之岐分,而經義帖括之業盛,經術之傳,漫非古昔。然而勝國、國初之儒者,其舊學猶在,而先民之流風餘韻猶未泯也。正、嘉以還,以勦襲傳訛相師,而士以通經爲迂。萬曆之季,以繆妄無稽相誇,而士以讀書爲諱。馴至于今,俗學晦蒙,繆種膠結,胥天下爲夷言鬼語,而不知其所從來。國俗巫,士志滛,民風厲,生心而發政,作政而害事,皆此焉出。使安定諸公而在,有扼腕痛哭而已矣。嗚呼!又豈獨吾蘇爲然也哉!雖然,吾蘇土風淸嘉,文學精華,海内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在有宋時,天下之立學,自吾蘇始,而安定之敎條,所謂傳經誼,信師說者,吾蘇士實先被之。近世以來,勦襲繆妄之學,流傳四方者,吾蘇士應和之最捷。蘇之于海内,蓋所謂得氣之先者也。溯流而窮源,數典而尊祖,郵文詞而返經術,禰安定而宗周孔,吾蘇之人士能不首任其責矣乎?朱伯原之文曰:爲文足以貫道,爲經足以通理,其緖言具在也。自唐陸中允、宋王魏國二十五賢以下,其芳規具在也。以曾文定之文章,而六經閣之一記,不能不屈服于浙帥。古之人其明經而窮理,如此其深且篤也。反而求之,吾鄕之子弟,其有餘師也矣。不然,斯制之修也??採遺文,考見陳迹,以爲是學之文學掌故而巳。先之以文恪,重之以文起,不啻錞于申之。而兩劉君又諄複于余之贅言,何爲也哉?是志也成鄕人子弟來㳺來觀,因余之言有所考問而興起焉,奮乎百世之下,文定之風烈與安定之敎思,若將旦暮遇焉。余少應博士弟子選,今且老矣,庶幾有辭于鄕之子弟,而兩劉君風勵作成之意,亦不徒也哉。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