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8-01-01 00:00

长沙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积极化解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团结奋进,沉着应对,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逆境中开创了新局面。

一、综  合

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2.38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41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311.27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61.19亿元,增长14.3%。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8.0、6.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53.0%、4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45765元,同比增长14.0%。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4.4%、14.8%、15.0%和15.1%。

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重大转变。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一、三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6、6.6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3:45.0:48.7调整为5.7:52.2:42.1。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7%,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增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661.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5.3%。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399.89亿元,增长3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7%,占比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2.61亿元,增长49.4%,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1%,提高9.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4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5.57亿元,增长17.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9.27亿元,增长18.8%。

在全省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长沙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6.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人均GDP为全省的2.6倍,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5.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与其他市州相比较,长沙15.1%的GDP增速遥遥领先。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投入资金78.5亿元,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的56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效果显著。

市场价格出现结构性较快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3%,上涨幅度提高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3%,上涨幅度提高1.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上涨幅度提高0.3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上涨幅度提高1.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9%。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7%。土地交易价格上涨9.0%。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6%。物业管理价格上涨0.3%。

    劳动就业健康发展。全年新增就业人员达10.35万人,同比增长9.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6万人,减少3.2%。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8.15万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396.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149.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业总产值136.9亿元,增长2.9%;林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0.7%;牧业总产值116.7亿元,增长13.6%;渔业总产值12.4亿元,增长3.9%。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5.4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4.02万公顷,增长2.05%,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7.1%;蔬菜种植面积12.96万公顷,增长9.2%;油料种植面积3.52万公顷,增长192.4%;出栏肉猪839.93万头,增长4.7%。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9758家,比上年增长34.9%。29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6.4亿元,实现利税5.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91个,增长129.4%;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37.04万户。

农村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2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5%,农业机械总值20.17亿元,增长1.0%。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有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1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5.6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66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2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实现增加值1311.27亿元,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687.74亿元,增长33.3%;实现增加值932.78亿元,增长23.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43.11亿元,增长25.7%。

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81.51亿元,增长28.3%,增速高于轻工业10.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1.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9.3%。

    优势产业贡献突出。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6%,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09.36亿元,增长32.0%,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2.6%,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9.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工业园区集聚作用明显。全市"两区九园"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56.91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完成增加值415.76亿元,增长30.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4%。

县域工业发展较快。全市县域工业完成总产值14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实现增加值421.64亿元,增长2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1045.27亿元,增长38.2%,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利税总额69.3亿元,增长20.0%;房屋竣工面积3443.3万平方米,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12.24亿元,增长29.1%;农村投资161.09亿元,增长35.7%。其中,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的在建项目有718个,本年完成投资614.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2.8%。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96.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5.1亿元,增长41.8%,其中工业投资461.43亿元,增长40.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69.21亿元,增长2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4.2亿元,增长38.0%。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399.89亿元,增长3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4.7%。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48.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8.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增速回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9.5亿元,增长13.7%,比上年回落17.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2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5%;住宅销售额245.5亿元,下降17.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红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增速提高3.0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6%。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8%,分类别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0%;化妆品类增长33.7%;金银珠宝类增长16.0%;体育、娱乐类增长1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9%;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49.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3%;汽车类增长23.1%,汽车类零售额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183.6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旅客周转量增长5.1%,货物周转量增长2.1%。

    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电信完成业务总量64.55亿元,增长10.7%。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26.22万门,增长1.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16.52万户,减少12.7%。移动电话用户632.75万户,增长37.3%。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2.88户/百人,下降5.12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6.08户/百人,提高25.5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2.35万户。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外经外贸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51.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出口总额34.80亿美元,增长33.5%,进口总额16.88亿美元,增长15.2%。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6.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7.99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8.6%和22.9%;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1.7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14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69.4%和18.6%。

招商引资成效喜人。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01亿美元,增长19.7%。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557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248.99亿元,增长9.3%。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24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国内旅游收入271.2亿元,增长17.9%;接待入境旅游者54.9万人次,增长9.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24亿美元,增长9.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300.2亿元,增长15.9%。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623.40亿元,比上年下降1.6%;金融机构现金支出6521.09亿元,下降1.55%;货币回笼102.31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定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3869.21亿元,比年初增加601.6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94.93亿元,比年初增加317.6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16.2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83.35亿元,比年初增加118.50亿元,中长期贷款2275.10亿元,比年初增加367.56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81亿元,增长23.2%;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4.56亿元,增长23.6%。赔付支出25.13亿元,增长3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5项。专利申请6314件,比上年增长33.3%;授权专利2807件,增长16.5%;签订技术合同2908项,成交金额32.02亿元,增长13.6%。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9所;普通高中87所;初中学校211所;普通小学1126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8.39万人,比上年增长6.5%;在学研究生3.95万人,增长7.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72万人,下降9.9%;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6.27万人,增长7.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9.51万人,增长3.2%;幼儿园在园幼儿13.84万人,增长32.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9.0%。全市春秋两季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2.76亿元,免除了90.7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06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补助了3.77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60.87万卷(件),比上年增长36.7%。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提高2.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提高0.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92.4万户。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385个,比上年增加1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2个,减少1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机构1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02万人,增加0.2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58万人,增加0.11万人;注册护士1.48万人,增加0.16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55万张,增加0.3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6万张,增加0.16万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5.42张(按常住人口计算)。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301次。年末拥有体育运动学校80个,公共体育场馆428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为237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为65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0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比上年增加2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89%,比上年提高7.1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4人,与上年持平;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率0.16人/亿元,比上年下降37.5%;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42,下降13.4%;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率3.44,下降5.2 %;社会车辆拥有量59.38万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62人,万车死亡率6.1,比上年下降26.9%。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总人口658.56万人,比上年增长0.87%。人口出生率为11.12‰,死亡率为6.03‰,自然增长率为5.09‰。城市化率为61.25%。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2元,比上年增加2129元,增长13.2%,剔除物价因素,城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6%。在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按从业人数计算同比上升14.6%;人均经营性收入按从业成员计算同比上升25.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960元,增加672元,增长5.5%,服务性消费支出3804元,增长3.9%。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恩格尔系数比上年回升2.0个百分点。在城市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1.5%;衣着消费增长3.9%;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长27.3%;医疗保健消费增长19.8%;交通和通讯消费减少16.1%;居住消费增长29.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减少16.6%;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8.0%。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25辆,家用电脑60.5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40.5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3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2元,比上年增加1293元,增长20.4%,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003元,增长21.0%,其中工资性收入3708元,增长15.6%。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12元,增长14.7%,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及食品消费支出,分别增长31.0%和21.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7%,上升2.2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61辆,家用电脑22.28台,移动电话机172.00台,分别增加0.54辆、2.29台和4.30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8.63平方米,增加1.56平方米。

社会福利、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25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0.82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435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4个。接受社会捐赠20473万元,比上年增长306.5%。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95亿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9.49万人(城镇加农村)。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100%,做到了应保尽保。

全市参加市县两级劳动保障部门(下同)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09.32万人,增长12.4%,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19.44万人,增长11.7%。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60.06万人,增长1.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55.17万人,增长23.8%;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73.28万人,增长20.4%;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70.97万人,增长204.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67.7万人,参合率94.1%。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按国家统计局有关要求,全年能耗数据待省统计局审核评估后另行发布。

2008

时光轴

RAG1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长沙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积极化解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团结奋进,沉着应对,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逆境中开创了新局面。 一、综  合 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2.38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41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311.27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61.19亿元,增长14.3%。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8.0、6.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53.0%、4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45765元,同比增长14.0%。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4.4%、14.8%、15.0%和15.1%。 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重大转变。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一、三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6、6.6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3:45.0:48.7调整为5.7:52.2:42.1。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7%,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增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661.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5.3%。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399.89亿元,增长3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7%,占比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2.61亿元,增长49.4%,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1%,提高9.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4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5.57亿元,增长17.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9.27亿元,增长18.8%。 在全省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长沙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6.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人均GDP为全省的2.6倍,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5.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与其他市州相比较,长沙15.1%的GDP增速遥遥领先。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投入资金78.5亿元,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的56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效果显著。 市场价格出现结构性较快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3%,上涨幅度提高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3%,上涨幅度提高1.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上涨幅度提高0.3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上涨幅度提高1.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9%。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7%。土地交易价格上涨9.0%。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6%。物业管理价格上涨0.3%。     劳动就业健康发展。全年新增就业人员达10.35万人,同比增长9.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6万人,减少3.2%。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8.15万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396.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149.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业总产值136.9亿元,增长2.9%;林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0.7%;牧业总产值116.7亿元,增长13.6%;渔业总产值12.4亿元,增长3.9%。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5.4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4.02万公顷,增长2.05%,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7.1%;蔬菜种植面积12.96万公顷,增长9.2%;油料种植面积3.52万公顷,增长192.4%;出栏肉猪839.93万头,增长4.7%。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9758家,比上年增长34.9%。29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6.4亿元,实现利税5.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91个,增长129.4%;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37.04万户。 农村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2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5%,农业机械总值20.17亿元,增长1.0%。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有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1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5.6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66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2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实现增加值1311.27亿元,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687.74亿元,增长33.3%;实现增加值932.78亿元,增长23.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43.11亿元,增长25.7%。 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81.51亿元,增长28.3%,增速高于轻工业10.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1.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9.3%。     优势产业贡献突出。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6%,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09.36亿元,增长32.0%,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2.6%,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9.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工业园区集聚作用明显。全市"两区九园"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56.91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完成增加值415.76亿元,增长30.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4%。 县域工业发展较快。全市县域工业完成总产值14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实现增加值421.64亿元,增长2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1045.27亿元,增长38.2%,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利税总额69.3亿元,增长20.0%;房屋竣工面积3443.3万平方米,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12.24亿元,增长29.1%;农村投资161.09亿元,增长35.7%。其中,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的在建项目有718个,本年完成投资614.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2.8%。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96.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5.1亿元,增长41.8%,其中工业投资461.43亿元,增长40.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69.21亿元,增长2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4.2亿元,增长38.0%。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399.89亿元,增长3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4.7%。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48.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8.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增速回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9.5亿元,增长13.7%,比上年回落17.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2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5%;住宅销售额245.5亿元,下降17.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红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增速提高3.0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6%。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8%,分类别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0%;化妆品类增长33.7%;金银珠宝类增长16.0%;体育、娱乐类增长1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9%;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49.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3%;汽车类增长23.1%,汽车类零售额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183.6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旅客周转量增长5.1%,货物周转量增长2.1%。     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电信完成业务总量64.55亿元,增长10.7%。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26.22万门,增长1.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16.52万户,减少12.7%。移动电话用户632.75万户,增长37.3%。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2.88户/百人,下降5.12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6.08户/百人,提高25.5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2.35万户。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外经外贸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51.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出口总额34.80亿美元,增长33.5%,进口总额16.88亿美元,增长15.2%。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6.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7.99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8.6%和22.9%;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1.7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14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69.4%和18.6%。 招商引资成效喜人。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01亿美元,增长19.7%。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557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248.99亿元,增长9.3%。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24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国内旅游收入271.2亿元,增长17.9%;接待入境旅游者54.9万人次,增长9.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24亿美元,增长9.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300.2亿元,增长15.9%。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623.40亿元,比上年下降1.6%;金融机构现金支出6521.09亿元,下降1.55%;货币回笼102.31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定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3869.21亿元,比年初增加601.6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94.93亿元,比年初增加317.6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16.2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83.35亿元,比年初增加118.50亿元,中长期贷款2275.10亿元,比年初增加367.56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81亿元,增长23.2%;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4.56亿元,增长23.6%。赔付支出25.13亿元,增长3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5项。专利申请6314件,比上年增长33.3%;授权专利2807件,增长16.5%;签订技术合同2908项,成交金额32.02亿元,增长13.6%。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9所;普通高中87所;初中学校211所;普通小学1126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8.39万人,比上年增长6.5%;在学研究生3.95万人,增长7.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72万人,下降9.9%;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6.27万人,增长7.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9.51万人,增长3.2%;幼儿园在园幼儿13.84万人,增长32.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9.0%。全市春秋两季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2.76亿元,免除了90.7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06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补助了3.77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60.87万卷(件),比上年增长36.7%。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提高2.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提高0.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92.4万户。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385个,比上年增加1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2个,减少1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机构1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02万人,增加0.2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58万人,增加0.11万人;注册护士1.48万人,增加0.16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55万张,增加0.3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6万张,增加0.16万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5.42张(按常住人口计算)。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301次。年末拥有体育运动学校80个,公共体育场馆428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为237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为65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0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比上年增加2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89%,比上年提高7.1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4人,与上年持平;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率0.16人/亿元,比上年下降37.5%;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42,下降13.4%;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率3.44,下降5.2 %;社会车辆拥有量59.38万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62人,万车死亡率6.1,比上年下降26.9%。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总人口658.56万人,比上年增长0.87%。人口出生率为11.12‰,死亡率为6.03‰,自然增长率为5.09‰。城市化率为61.25%。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2元,比上年增加2129元,增长13.2%,剔除物价因素,城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6%。在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按从业人数计算同比上升14.6%;人均经营性收入按从业成员计算同比上升25.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960元,增加672元,增长5.5%,服务性消费支出3804元,增长3.9%。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恩格尔系数比上年回升2.0个百分点。在城市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1.5%;衣着消费增长3.9%;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长27.3%;医疗保健消费增长19.8%;交通和通讯消费减少16.1%;居住消费增长29.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减少16.6%;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8.0%。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25辆,家用电脑60.5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40.5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3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2元,比上年增加1293元,增长20.4%,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003元,增长21.0%,其中工资性收入3708元,增长15.6%。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12元,增长14.7%,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及食品消费支出,分别增长31.0%和21.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7%,上升2.2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61辆,家用电脑22.28台,移动电话机172.00台,分别增加0.54辆、2.29台和4.30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8.63平方米,增加1.56平方米。 社会福利、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25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0.82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435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4个。接受社会捐赠20473万元,比上年增长306.5%。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95亿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9.49万人(城镇加农村)。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100%,做到了应保尽保。 全市参加市县两级劳动保障部门(下同)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09.32万人,增长12.4%,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19.44万人,增长11.7%。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60.06万人,增长1.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55.17万人,增长23.8%;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73.28万人,增长20.4%;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70.97万人,增长204.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67.7万人,参合率94.1%。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按国家统计局有关要求,全年能耗数据待省统计局审核评估后另行发布。RAG-ES2024-09-10
浏览 7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