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

共 130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01-23 19:17


心脏急性事件发生前后常有短暂性心肌缺血,但由于心电图只能记录短暂的心电活动,很难记录到心脏急性事件发生前后的心肌缺血改变,导致冠心病的漏诊,使心脏急性事件得不到及时诊治。

远程心电监护可足不出户的较长时间检测心电活动,并实时传输进行及时诊断,从而能及时发现短暂性心肌缺血,预防心脏急性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我院2008年1-6月的心脏远程监护检测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远程心电监护对短暂性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及护理。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远程心脏检测的1780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患者年龄为26-97岁,平均年龄52.2±19.3岁,男性1046例,女734例。

其中胸闷、胸痛者264例,胸闷伴阵发性心悸者1458人,胸闷伴头晕者58例,所有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査未发现有ST-T改变。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经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査未见ST-T改变,然后随身佩带心脏远程监护仪,采用自动报警、无声模式,同时嘱患者如有不适可随时手动发送心电图,监测时间为1-7天。

1.2.2 心脏远程监护仪监护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参照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即。


1780例有心前区不适症状进行远程心电监护的病例中,462例有不同程度的ST阳性改变,占25.96%。其中ST段下移者456例,ST段拾高者6例,其中ST段下移伴T波倒置者234例。

6例ST段抬高的患者经监护中心专家诊断后,及时电话告知患者到医院就诊,除2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经及时治疗好转。

还有5例ST显著压低并伴有明显不适的患者,及时通知到医院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效的预防了心肌梗塞或心脏猝死的发生。

72小时内无明显ST-T改变且平时自觉症状表明显的6名患者,又通过延长带机时间(最长达7天)而发现心电图有一过性ST-T改变。



一过性心肌缺血,由于发作时间很短,且发作时间的不确定性,有很多患者多次行心电图检查也不能明确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如果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先兆,及时给予救治,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脏诊疗技术,由设在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和用户随身佩戴的心脏远程监护仪组成,具有24小时连续心电异常检测预警、4G/5G无线双向数据传输、USB回放等功能。数据发送分为手机和固定电话两种,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数据发送模式分为手动记录和自动记录两种,用户可自由选择。在用户感觉不适或出现心电异常时,心电图可通过4G/5G移动通信网络传送至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由医生予以诊断分析并将诊疗意见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用户随身佩戴的心电远程监护仪或直接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实时对短暂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从而对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