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脸城城址

共 1912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辽代,修建偏脸城,为九百奚营故地
金代,偏脸城为韩州治所
金末,元蒙古军攻下韩州城后,火烧掉了偏脸城
1956年10月中旬,吉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博物馆考古人员对偏脸城城址进行调查;11月,吉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博物馆考古人员对偏脸城城址进行了试掘

遗址特点

偏脸城城址依山势修筑,西北高,东南低,平面大致呈四方形,周长4318米,每面1000余米,城墙断面呈梯形,墙底基宽约30-40米,高5-6米,顶宽1米,四面城墙各开一道门,各门均有瓮城,城墙的四角有圆形角楼,高出城墙1-2米。南墙大部分毁坏,残墙最高处仅2米多,西墙保存完好,最高处达7米多,西北角楼保存较好,残高8.6米,城外有护城壕,宽约20米,城内是一片耕地,靠近南、北门附近各有1个村落,村间有乡路相通,乡路西侧有2条南北向大沟,俗称东大沟和西大沟,从城中顺着山势穿过南城墙直达昭苏太河,西沟长约520米,东沟长约410米,沟深约3-10米

文物遗存

偏脸城城址西大沟北段西侧有大片建筑遗址,地表散布大、布纹瓦、兽面、花边滴水、、花岗岩等建筑材料,西大沟北段东侧地表残存碎瓦、陶瓷残片、北宋、灰土烧骨等遗物;距东大沟北端50米,有一片洼地,俗称“金场”,曾出土金制的树叶、蜻蜓等;“金场”以东,岗地上有大片建筑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琉璃瓦、等遗物,出土铜器有双鱼纹、双龙纹铜镜、“京东东路保甲司勾当事官朱记”铜押印、提梁瓜棱铜壶等,铁器多为六耳锅、等,瓷器有绿釉三彩罐、玉壶春瓶、瓷狗瓷碗等物;城南靠昭苏太河北岸有大片建筑遗址,为古城的南市,地表散布残砖碎瓦和花岗岩础石,俗称“小庙地”,城北靠近北门有大片居住址,城东和城西均为墓地,多为中小型砖室墓,出土泥质灰陶骨灰罐、铜镜、辽、酱釉等物

研究价值

偏脸城城址,为中国东北地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资料和凭据,对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发现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考古和旅游价值

保护措施

1961年4月13日,偏脸城城址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偏脸城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梨树县人民政府对偏脸城城址实施抢险加固工程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偏脸城城址城墙为夯土垒成,因城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方向东斜,平面略呈方形,就像人的一张偏歪的脸,俗称“偏脸城”
民间传说
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走进偏脸城,穿得稀破稀破的,手里拿个脏碗,挨家要饭。起初,有村民在他碗里放块苞米面大饼子,要不就给一碗水饭。一天三顿饭,老人顿顿要着吃。日子一长,人们觉得供不起了。老人一来,有的人家关门闭户,有的人家还放出大狼狗咬他。连着好几天,老人一直挨饿着,没招了来到城外一座破庙里想将就遮寒。
正赶上有对小夫妻要吃饭,听老人说得怪可怜的,就招呼老人进屋一块儿吃饭。饭后,男主人对老人很尊重地说:“您老人家,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别去要饭了,要不嫌弃,您就把我俩当成亲闺女亲儿子吧。”老人有了家,非常高兴。一晃快半年了,一天,老人突然没了,小夫妻找遍全城也没有找到。这时,天下起瓢泼大雨,小夫妻跑回破庙里避雨,雨越下越大,直下到天亮。次日清早,雨过天晴,小夫妻再次又出门去找老人,一走出破庙大门,顿觉奇怪,偏脸城完全被淹没了。传说那位老人是龙王下凡,因小夫妻心地善良,才保留了破庙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偏脸城城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白山咀子山岗南坡,距梨树县城4000米,南临,北依丘陵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