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3-01-01 00:00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效地化解了“非典”疫情和严重旱灾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结构改善、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增速加快。据初步核算,2003年,全市GDP为209.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是1999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7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88.96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82.59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动力。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42.4:39.3,与上年比较,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5208元,比上年增加488元,增长8.4%。

“三化”建设取得新进步。工业生产加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8%,推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7.6%,比上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93亿元,增长93.3%,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有一定 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4.5亿元,增长22%。以丰华实业、永丰酱业、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星剑药业、天华牧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扩大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增强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率为63.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城市化水平为28.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物价总水平逐步回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6%,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7.4%,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今年全市物价走势呈现出前低后高,逐月回升的发展态势。主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情况见表1: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上划中央“两税”3.05亿元,增长18.3%。财政支出重点突出,工资、社保、支农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1亿元,增长12.2%。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据市劳动局统计,年内新增就业3.47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4.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5.0%。

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优化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整治“四乱”,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狠抓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并在市直机关开展了以“六个严禁”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全市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大为改观。全年取消各类收费项目85个,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个,查处破坏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及案件3464起。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结构还不合理,发展速度还不快;第三产业增势弱,新兴行业起步晚,规模小;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面对罕见的干旱、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全市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奋起抗灾自救,努力化解灾情,降低损失,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3亿元(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比上年下降0.7%,其中农业产值26.1亿元,下降4.6%,牧业产值29.8亿元,增长1.1%。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8.9千公顷,减少2.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63.0千公顷,减少5.8%,而优质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3.3千公顷,增长9.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7千公顷,增长5.8%,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药材,全年新增药材种植面积2.8千公顷,增长43.4%。全市粮食、经济和其他作物的种植比重由上年的75.7:7.7:16.6调整为74.6:8.3:17.1。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见表2: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市畜牧水产总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0.8%,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达53.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出、存栏均呈增长势头,见表3:

    植树造林步伐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6千公顷,增长11.5%,退耕还林13千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所改善。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9万处,投入资金1.37亿元,完成土石方2670万立方米。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化肥施用量(折纯)8.4万吨,农村用电量2.8亿千瓦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扶贫开发取得新成绩。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9亿元,比上年增加0.6亿元,扶贫工作以科技扶贫、项目扶贫为重点,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效果较为显著,全市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减少低收入人口5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1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7亿元,增长17.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6.4亿元,增长8.3%;重工业131.3亿元,增长18.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8.4亿元,增长8.7%,股份制及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29.3亿元,增长59.5%。非国有工业的大幅增长,成为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新产品产值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全年实现产值6.0亿元,增长27.1%。市场适销产品、优势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少数产品产量下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见表4: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其中实现利润4.9亿元,增长93.7%。亏损企业由上年的74家减少至58家,亏损企业亏损额也由上年的1.1亿减少至7千万。效益提高的同时,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37.5亿元,增长32.3%,产品销售率达99.9%。

建筑业加速发展。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强劲拉动下,全市建筑业加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17家,实现利税1.7亿元,增长1.9倍。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达1201个,增长1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4.7万平方米,增长37.7%,竣工面积152.5万平方米,增长27.3%。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年通过投标承包工程721个,占全部施工单位工程比重达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在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的强劲拉动下,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4%,增速创下历史记录,并稳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59.4亿元,增长99.6%。城乡集体和私营个体投资18.3亿元,增长2.8%。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1.9亿元,与上年持平;更新改造投资43.3亿元,增长1.8倍;房地产开发投资4.0亿元,增长1.0倍。地方项目投资74.5亿元,增长78.7%,中央项目投资3.2亿元,下降44.8%。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涟钢、冷铁、双峰海螺水泥、新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其中涟钢、冷铁、海螺三大项目共完成投资40.7亿元,占全市国有及其他投资比重达68.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0.28亿元,共改扩建了22条城市道路,4个大型休闲娱乐广场,加强了公园、步行街建设,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0.6亿元、42.6亿元、16.1亿元,分别增长4.4倍、1.3倍和46.4%。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全部工业完成投资42.5亿元,增长1.3倍,工业投资占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的比重高达71.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40.6亿元,增长1.4倍。从行业分布看,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交通、邮政电信、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与设施:生铁370万吨,炼钢100万吨,烧结铁矿197万吨,焦炭56万吨,新建公路5.31公里,改建公路51.2公里,城市供水4万吨/日,城市防洪堤4.7公里,移动通讯机站设备18信道/年,程控交换机3.26万线/年,新增高等学校学生席位9000名,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4825名,医院病床30张。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业受“非典”影响较为严重,4、5、6月曾一度出现负增长,随着“非典”疫情的缓解和消失,下半年迅速恢复并稳步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社会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29.9亿吨公里,增长7.4%。据交通部门抽样推算,2003年,全社会公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45.4亿吨公里,增长36.7%,客运周转量18.2亿人公里,增长19.7%。年末全社会拥有汽车3.83万辆,增长11.3%,其中载货汽车1.96万辆,载客汽车1.87万辆,分别增长10.1%和13.3%;拥有民用运输船舶512艘,其中客船10艘,货船502艘。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亿元,增长1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亿元,增长19.4%,电信业务总量7.4亿元,增长19.0%。局用交换机总容量77.3万门。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3.04万户,增长15.2%,固定电话普及率10.6台/百人,比上年提高1.3台/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1.36万户,增长83.7%,移动电话普及率大为提高。国际互联网用户4.72万户,增长5.1%。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4 亿元,比上年增长8.4%。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36.6亿元,增长6.9%;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增速加快,全年零售额38.8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额68.0亿元,餐饮业零售额6.8亿元,均比上年增长7.9%,其他行业零售额0.6亿元,增长1.5倍。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多元新型业态不断引进,随着“佳惠”、“新一佳”等大型连锁超市落户娄底,现代流通方式活力日益显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布局趋向合理,专业化市场发展较快,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至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消费品市场127个,市场成交额达50.46亿元。

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12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出口4537万美元,增长0.2%,进口6724万美元,增长82.1%。

招商引资又有新突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423万美元,增长1.9倍,实际利用外资5057万美元,增长51.3%,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全年合同引进项目32个,其中工业项目27个,引资达24亿元。

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共接待旅游人数234万人,增长30%,全年新开发旅游景点10处,新批国内旅行社8家,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游路不断改善,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初显快速发展趋势。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9.2亿元,新增31.2亿元,同比多增8.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9.9亿元,新增25.0亿元,同比多增6.5亿元;企业存款余额33.2亿元,新增5.0亿元,同比多增3.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8.0亿元,新增20.4亿元,同比多增1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96.2亿元,新增7.2亿元,中长期贷款33.0亿元,新增7.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4.0亿元,新增1.6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1.2亿元,新增0.6亿元,个人汽车贷款0.8亿元,新增0.3亿元。全年货币累计净投放4.9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快速增长,尤其是贷款增幅的提高和贷款结构的改善,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

保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财产险收入0.97亿元,增长10.2%,寿险收入3.60亿元,增长24.1%。支付各项赔付支出1.27亿元,增长27.5%,其中财产险赔付0.55亿元,增长22.2%,寿险赔付0.72亿元,增长33.3%。保险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险种更加丰富,泰康人寿入驻娄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保险业的发展。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研究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共组织申报省及省以上科技计划37项,其中被批准立项的有国家科技计划3项,省科技计划13项。组织编制实施市科技计划67项,安排科技三项费、高科技引导资金160万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登记24项,推广省、市科技成果项目1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专利171件,其中2项发明专利荣获省专利实施优秀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上缴税金0.96亿元,增长22.7%,实现利润1.0亿元,增长81.8%。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校2所,全年招生4095人,比上年增长47.0%,在校学生达8293人,增长39.6%;普通中专学校4所,招生5718人,在校学生12682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8%和17.8%。普通中学318所,增加6所,招生12.21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34.33万人,增长7.9%;普通小学1343所,因布局调整等原因比上年减少101所,小学招生5.15万人,增长3.5%,在校学生32.52万人,减少11.8%。“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与上年持平,小学生升初中的比率达98.7%,提高0.6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3%,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 2.3%,分别比上年降低0.1和0.2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全市已有中等职业学校42所,增加15所,招生2.17万人,在校学生3.8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8倍和2.2倍;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1060人,增长3倍;拥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37个,增加27个,在校学生4.64万人,增长36.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市花鼓剧团自主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花鼓戏《村官是个堂客们》在全省艺术节勇夺金奖,填补了我市文艺界的一项空白。市著名摄影家刘九钢的摄影作品《家园的故事》,著名画家康移风的国画作品《我们生活在这里》获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双双被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会员。2003年12月,成功举办了“青春娄底.湘中之光”文化经贸博览会。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馆藏图书72.7万册。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63.9%;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1.9%;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3.13万户,增加0.3万户。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9个,卫生机构床位7225张,卫生技术人员1074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师4754人,注册护士2759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卫生机构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18个,乡镇街道卫生院拥有床位2078张。全市卫生领域加大了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加强了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典”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全市没有原发病例和疑似病例。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金牌2枚,铜牌1枚;参加国家级运动会获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8枚;参加省级运动会获金牌45枚,银牌38枚,铜牌34枚。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城运会柔道项目比赛。群众性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8.2%,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合格率为99.0%,其中优秀率30%,良好率56.0%。

    十、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403.89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其中城镇人口113.49万人,占总人口的28.1%,乡村人口290.4万人,占总人口的71.9%;男性人口210.56万人,女性人口193.3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8.9:100;全市人口出生率11.9‰,死亡率5.6‰,自然增长率6.3‰。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5个,建成烟尘控制区6个,面积47.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7.8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1%,工业废气处理率6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9.4%。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在岗职工工资继续增长。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22.36万人,比上年减少3.0%;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41亿元,增长7.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一万元,达10999元,增长10.0%。年末离岗职工达7.16万人,近似在岗职工的三分之一。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2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4451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78元,增长3.3%,其中工资性收入968元,增长11.9%,家庭经营收入1342元,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元,增长1.8%。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发生新变化。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944元,增长8.8%。其中交通和通信支出456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780元,分别增长11.6%和11.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0.85辆,家用电脑19.7台,空调器39.6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4平方米,增加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63元,增长8.7%,其中衣着支出82元,交通通信支出95元,分别增长10.8%和2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8%;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32台,电话机35台,移动电话10台;人均住房面积32.2平方米,增加3.1平方米。其中砖木和钢筋混泥土住房占87.9%。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20.61万人,增长1.3%,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7.4万人,增长18.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2.06万人,增长4.7%。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GDP及各产业增加值或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时光轴

RAG17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效地化解了“非典”疫情和严重旱灾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结构改善、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一、综合经济增速加快。据初步核算,2003年,全市GDP为209.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是1999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7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88.96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82.59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动力。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42.4:39.3,与上年比较,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5208元,比上年增加488元,增长8.4%。RAG-ES2024-09-10
“三化”建设取得新进步。工业生产加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8%,推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7.6%,比上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93亿元,增长93.3%,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有一定 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4.5亿元,增长22%。以丰华实业、永丰酱业、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星剑药业、天华牧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扩大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增强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率为63.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城市化水平为28.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逐步回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6%,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7.4%,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今年全市物价走势呈现出前低后高,逐月回升的发展态势。主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情况见表1:RAG-ES2024-09-10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上划中央“两税”3.05亿元,增长18.3%。财政支出重点突出,工资、社保、支农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1亿元,增长12.2%。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据市劳动局统计,年内新增就业3.47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4.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5.0%。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优化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整治“四乱”,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狠抓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并在市直机关开展了以“六个严禁”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全市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大为改观。全年取消各类收费项目85个,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个,查处破坏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及案件3464起。RAG-ES2024-09-10
浏览 6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