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粹卷第八十二书五

轻识古籍

共 145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07:23

文粹卷第八十二书五

吴兴姚    铉   纂。

荅孟判官论宇文生评史官书

与马植书       论史上萧至忠书

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  荅王绩书

荅韩愈论史官书    荅皇甫湜书

与韩愈致叚太尉逸事书

与史馆韩愈郎中书   荅元稹侍御书

荅孟判官论宇文生评史官书柳冕

昨暮辱问,兼示所寄宇文生书,忧深思逺,推仲尼之道,见天地之心,甚善。来书之意,逺者大者,斯尽善矣。其愚之所谕者,輙备闻见,以献左右。字文生云:仲尼因旧史修春秋,所记不过二百四十二年。今子长乃轶孔氏,而修数千年荒绝之书,助以黄老寓托之说。仲尼之所二,子长之所一,仲尼之所难,子长之所易,美则美矣,愚以为未尽。昔大雅丧,然后颂声寝;王泽竭,然后诗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孔子惧,作春秋以一王法,于是记言事以为襃贬,尽闻见以为实辞,举凡例以为异同,此夫子之所见也,故书之;所闻异同,此夫子之所傅闻也,故书之。非此三者,夫子不书,此圣人之志也。非当十二公之事,圣人以为易,过十二公之事,圣人以为难,明矣。六经之作,圣人所以明天道,正人伦,助治乱。苟非大者,君子不学;苟非逺者,君子不言。学大则君子之德崇,言逺则君子之业广。故仲尼叹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也。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叙书即起尧典,称乐即美韶、武,论诗即首周南,修春秋则绳以文武之道,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至于幽、厉、桓、庄,逶迤陵颓,斯不足徴也。故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徴也。足则吾能徴之矣。是以三千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岂不教尊而后道高。师圣而后功倍者也。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又来书罪子长自序云。夫子没五百年而史记作非圣人而修圣人之名者。素王之篡臣也。美则美矣。愚以为未尽。昔周公制礼五百年而夫子修春秋。夫子没五百年而子长修史记。迁虽不得圣人之道,而継圣人之志。不得圣人之才。而得圣人之旨。自以为命丗而生。亦信然也。且迁之没巳千载矣。迁之史未有継之者。谓之命丗。不亦宜乎。噫迁承灭学之后。修废起滞。以论天人之际。以通古今之变。而徴迁叙事。广其所闻。是轩辕之道不灭矣。推而广之。亦非罪也。且迁之过在不本于儒教。以一王法。使杨朱墨子得非圣人。此儒之罪也,不在于叙逺古,示将来也。足下岂不谓然乎?夫圣人之于春秋,所以教人善恶也。修经以志之,书法以劝之,立例以明之,恐人之不至也,恐人之不学也。茍不以其道示人,则圣人不复修春秋矣;不以其法教人,则后丗不复师圣人矣。故夫求圣人之道,在求圣人之心;求圣人之心,在书圣人之法。法者,凡例襃贬是也,而迁舍之。春秋尚古,而迁变古,由不本于经也。以迁之雄才奋史笔,不虚美,不隐恶,守凡例而书之,则与左氏并驱争先矣。苟知圣人之法,则知春秋之可兴,知春秋之可兴,则君子乎哉?宇文生近之矣。昔者仲尼门人,得其门者,然后见宗庙之美;升其堂者,然后见稚颂之声;入其室者,然后见道德之奥。虽道有汚隆,性有深浅,然当其所得,莫不有圣人之道。故言而为经,动而为教者,学也,不学而至者无焉。故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广也;不游圣人之门,不知道德之富也。今大雅既隐,贤人随之,茍非君子,孰能知道?宇文生居于今之丗,行于古之道,君子以为难。前志之所遗,此子之所得,君子以为难。为仆谢之。夫言大道者不可以小说,应黄钟者不可以末音,师圣人者不可以无法。三者知之斯为难。文之为难,斯又难之。仆智不足而彊言之。顿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