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水篇第三十

轻识古籍

共 142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20:15

诸水篇第三十

润万物者,莫过乎水,形为四大,气冠五行。禅源诠云:水举名,湿指体,澄之则淸,混之则浊,堰之即止,决之即流。今佛教中明水源

阿伽,此云水,释名云水凖流。故具列之。令甄别耳  也。凖。平物也。称讃净土。佛摄受经明八功德水。一澄净。二淸冷。三甘美。四轻輭。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一切过患。八饮巳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净觉云。淸是色入不臭。阿是香入轻冷。软是触入美。是味入。调适是法入耨达。西域记云。赡部洲之中地者。阿?婆荅多池。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逹。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北。周八百里。金银铜铁琉璃颇胝餙其岸焉。金沙弥漫。淸波皎镜。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淸冷水。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如河,绕池一迊,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绕池一迊,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绕池一迊,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绕池一迊,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孝经缓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信度。旧云辛头

殑巨伽。此云天堂。来见从髙。此云验河? 处来故。又云。河神之名以为河名。西域记。旧曰恒河。又曰恒沙。讹也。章安云。诸经多以恒河沙为量者。有四义故。一人多识之。二入者得福。三、八河中大。四、缚刍,此云靑河西,是佛生处,此即四悉檀也。域记云:旧曰愽叉徙多,此云冷河。西域记:阿恃多伐底河,讹也。  云,旧曰?陀,讹也。

西域记云:唐言无胜,旧曰阿利罗䟦提河,讹也。典言㕧刺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是产阎浮金处。梁宗法师云:佛来此河边入灭。有意河流奔注。若生死遄速。金砂不动。喻佛性常住。又因地在此舍身故。今至彼入灭。章安云。相传熈连秖是䟦提。今言不尓䟦提大。熈连小。或言广四丈。或八丈。在城北。䟦提量在城南。相去百里。佛居其间。熈连禅尼。此云不乐着河,度一切诸佛境界经,佛言四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涅槃经说六河,谓生死河、涅槃河、烦娑竭罗,或娑伽罗恼河。佛性河、善法河、恶法河。   此云醎海。书曰:江汉朝宗于海。庄子曰:溟海者,天地也。淮南子曰:海不让水,积以成其大。孙卿子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海。老子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其善下也。潮有朝夕之期,故呉都有朝夕之池。新华严云:?如大海,以十种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夺: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无有盈溢。金刚三昧不坏不灭经云:以沃燋山,大海不増;以金刚轮故,大海不减。此金刚轮随时转故,令大海水同一醎味。华严云:其娑竭罗龙王宫殿中水涌出入海,复倍于前。其所出水,绀琉璃色,涌出有时。是故大海潮不失时。大集云。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与外色大海中皆有印象。故名海印。菩萨亦尒得大海印三昧。巳能分别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慧明。华严云。海有竒特殊胜法。能为一切平等印。众生宝物及川流。普能包容无所拒。无尽禅定解脱者。为平等印。亦如是。贺逻䭾。福德智慧诸妙行。一切并修无厌足。

此云池。停水曰

提。大论翻洲。尔雅。水中可止曰洲池。广雅曰沼也。大品云。须菩提。若江河大海。四边水断。是为洲。须菩提。色亦如是。前后际断。大论云。丗间洲者,如洲四边无地,色等法亦如是,前后皆不可得,中间亦如。或言洲潬者曰渚。大涅槃云:?如啇人,欲至寳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即至宝渚,乃获诸珍。大般涅槃喻之为宝。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