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请会奏置立伏郑博士稿

共 87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14:44

咨请会奏置立伏郑博士稿

署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分巡兖沂曹济兼管驿传水利黄河兵备道孙, 咨呈詹事府詹事提督山东等处学政曹, 为咨请㑹奏事:本司查 国家择先圣贤之后,置五经博士,授以世职,所以崇儒重道,典礼优渥。其制仿自明景泰时,歴代增置。至我 朝修明祀典,自孔门十哲,上溯周公,旁及关裔,下至宋儒,皆为置立五经博士。至周至备考列朝五经博士之设,或以制礼作乐,或以身通六艺,或以阐扬道统。惟汉代诸儒,承秦绝学之后,传授经文经义,去古不远,皆亲得七十子之传,若伏生、郑康成,其功在经学绝续之际,较七十子为难,又迥在唐宋诸儒之上。今世祠墓子孙,现在本属邹平、高密之境,允宜会同贵院,将二贤学行奏请 国家,予以旷典,以昭先贤传道之报。考尚书出于伏生壁藏,又口授其义,始有今文二十八篇显于世。及孔壁得古文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其无今文可证者,凡十六篇,竟不能读,又无能注者,谓之?书,存于故府。今之孔传,梅赜所上,非孔壁古文,朱文公疑之。是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即古文书后出,孔壁无伏生之今文,亦不能识读,则伏生一人,为唐虞三代微言,道统之所寄,今邹平有宓氏,诸城有伏氏,皆其后也。郑康成为东州大儒,于易、书、诗、礼、论语、孝经皆有传注,  钦定诸经义疏多引郑注。唐儒正义推阐其说,宋儒章句沿袭其词。至乎三代礼仪、服物典章,周、程、张、朱注解不岀郑注,范围亦或逊其精密,故范史以孔书遂明称之。核其行事,见于史传,亦无可议。今其祠墓子孙,现在高密前学院,阮曾加修葺,又为设奉祀生。或以前代置五经博士,重在道统,不知道存乎经,统本于尧、舜、禹、汤、文、武、伏生,不传尚书,则道何所存?统何所述?东晋板荡,经师失传,诸经之义,岂能臆说。頼郑康成集汉儒之大成,经义无康成,则渊源中绝。唐宋诸儒,何由复知道统。幸值我 国家久道化成,兴废继绝。伏生郑康成祠墓子孙适在东省,地方官自宜陈请增置五经博士,以为世职。维学院有激扬风化之责,事关崇奉先贤,本司不便专政,为此咨呈贵院,挈本司衔名具稿上闻,并祈指正裁夺,赐覆施行。嘉庆元年十二月初九日咨呈。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