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共 236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2-05 13:44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明皇曰:了悟故勤行。○河曰: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弼曰:有志也。○雱曰:士,学者也,故尚志无志,则终不可以语道矣。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明皇曰:中士可上可下,故疑。疑则若存若亡。○河曰: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或于情欲,而复亡之也。○雱曰:人闻夫子之道而悦者是也。
下士闻道,大笑之。
明皇曰:迷而不信,故笑。○河曰: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之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雱曰:道大故似不肖,浅见者所不识,故笑,诚如下文所云,岂流俗能睹乎。
不笑不足以为道。
明皇曰: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为玄妙至道。○河曰: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雱曰:孑然有体,以投世俗耳目者,岂道也哉。
故建言有之。
明皇曰:建,立也。将欲立言,明此三士于道不同。○河曰:建,设也。设言以有道当如下句。○弼曰:建由立也。
明道若昧,
河曰:明道之人,若暗昩无所见。○弼曰:光而不耀。○雱曰:大明若晦,察察于美恶而有其明,非明乎道也。
夷道若颣,
明皇曰:上士勤行,于明若昩,于进若退,于夷若颣,故中士疑而下士大笑之。○河曰: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别殊,若多比颣也。弼曰:颣,㘨也。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乎以割物,其平不见,乃更反若颣㘨也。○雱曰:庄子曰:以不平平其平也已。
进道若退,
河曰:进取道者,若退不及。○弼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雱曰: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故进道当因时任理,以直养之,不可躁于有成,故若退也。彼揠苗者,异乎此矣。
上德若谷,
明皇曰:虚沿而容物。○河曰:上德之人若深谷,不耻垢浊也。○弼曰:不德其德,无所怀也。○雱曰:上德不德,而其用不穷,谷虚而能应者也。
大白若辱,
明皇曰:纯洁而含垢。○河曰:夫洁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显。○弼曰: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雱曰:知其白,守其黑,孔子曰:涅而不淄,涅故似辱。
广德若不足,
明皇曰:大成而执谦。○河曰:德行广大之人,若愚顽不足也。○弼曰: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雱曰:块然有余者,岂广德哉。
建德若偷,
明皇曰:立功而不衒。○河曰:建设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虚也。○弼曰:偷,匹也。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雱曰:偷,苟且也。区区欲速,务有所建,岂足以为德,唯因时任理,视若偷隋者,其建大。庄子曰:不得已而后起。
质真若渝,
明皇曰:淳一而和光。○河曰:质朴之人,若五色有渝浅不明。○弼曰: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雱曰:体性抱神,以游乎世俗之间者,万变从俗而其真常真,故物莫知其真,彼汉阴丈人,孑孑以真为己任,而别乎世俗,乃子贡之徒所惊,而圣人以为假修浑沌者,岂所谓质真乎。
大方无隅,
明皇曰:不小立圭角。○河曰:大方正之人,无妄曲廉隅。○弼曰:方而不割,故无隅也。雱曰:大方,道之体也,若有四隅,则形尽于所见,其小乆矣。
大器晩成,
明皇曰:且无近功。○河曰: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弼曰: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晩成也。○雱曰:帝王之功,不如霸者之速效。
大音希声,
明皇曰:不饰小说。○河曰: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常爱气希言也。○弼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啇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雱曰:道盈于无外,而其体常寂,诸物不能感触,其声常声而世莫得闻也。庄子曰: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希声之谓乎。
大象无形。
明皇曰:故能应万类。○河曰:大法象之人,质朴无形容。○弼曰:有形则有分,有分者不温则炎,不炎则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雱曰:能赋万物之形,而其体廓然不可得而有,此道之全体,由其有物,故曰大象。
道隐无名。
明皇曰:功用不彰,无名氏也。○河曰:道潜隐使人无能指名也。○雱曰:自希声而下,皆道之大全,所由言者异,故曰大音也,大象也。能体大音大象以为道,则其道至矣。夫唯道之至,思虑之所不及。在有也为实,在无也为空,处处皆然,无乎不在,故欲为之名而不可状,无名之中常有此物,欲见而不得,故曰隐也。
夫惟道,善贷且成。
明皇曰:虽隐无名氏而实善,以冲和妙用资贷万物,且成熟之。○河曰:成,就也。言道善禀贷人精气且成就之也。○弼曰: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故隐而无名也。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故曰善贷也。成之不加机匠之裁,无物而不济其形,故曰善成。○雱曰:道能供万物之求而成就之,然物之所得复归其本,故道虽赡足万物,而吾未尝费。贷之为言,应彼之乏而终以见还者也。窃尝论此篇曰:道不远人而世莫能睹者,不明故也。故首之以眀道,大道甚夷,而惟明者能由之以进,故次曰夷道也,进道也。进于道而复乎性命之常,则不德之德也,故次之以上德。上德者自得其德,而不同乎庶物者也,故不染而白,以其白自异于物,则安能若谷乎,故次之以若辱。不辱而洁,则是伯夷之隘也,则安能广乎,故若辱而后曰广德。上德而能广则是与人为徒而可以为君师矣,故曰建德若偷。偷者不汲汲乎有建者也,建德则有所立,而离本近伪矣,故又要在乎不易吾真,故次之以质真。其序至此,则道之在我者,体既具矣,故曰大方无隅。有大方以为体,则所以应无方之传,而可以绪余为人矣,故曰大器。大器者业也,至人以其糠粃土苴为器,而器未尝不大也。孔子以管仲为小器,则帝王之功,其大器乎。道虽为此而要其终,则未尝为也,未尝有也,故曰大音也,大象也,然则既尽之矣,故能与道为一,而供万物之求,成万物之性也。呜呼,是道也,不可以识识,而况于以言言乎,而余论之者,亦其粗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