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徳性道问学斋

轻识古籍

共 96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13:25

尊徳性道问学斋

《元吴澂支言集》尊德性道问学斋记天之所以生人。人之所以为人。以此徳性也。然自孟氏以来。圣传不嗣。士学靡宗。谁复知有此哉。汉唐千余年间。儒者各矜所长。奋迅驰骛而不自知其缺。董韩二子依稀数语近之。而原本竟昧昧也。则亦汉唐之儒而已矣。宋初如胡如孙。首明圣经以立师教。一时号为有体有用之学。卓行异材之士。多出其门不为无补。于人心世道。然稽其所极。度越董韩者无几。是何也。于所谓徳性。未尝知所以用其力也。逮夫。周程张邵兴。始能上通孟氏而为一。程氏四传而至朱文公。义之精宻。句谈而字议。又孟氏以来所未有者。而其学徒徃徃滞于此而溺其心。夫既以世儒记诵词章为俗学矣。而其为学。亦未离乎言语文字之末。甚至专守一艺而不复旁通他书。掇拾腐说而不能自遣一辞。反俾记诵之徒嗤其陋。词章之徒讥其拙。此则嘉定以后。朱门末学之弊而未有能救之者也。夫所贵乎圣人之学。以能全天之所以与我者尔。天之与我。德性是也。是为仁义礼知之根株。是为形质血气之主宰。舎此而它求所学。果何学哉。假而行如司马文正公。才如诸葛忠武侯。亦不免为习不著。行不察。亦不过为资器之超于人。而谓有得于圣学则未也。况止于训诂之精。讲说之宻。如北溪之陈。双峰之饶。则与彼记诵词章之俗学。相去何能以寸哉。汉唐之儒无责焉。圣学大明于宋代。而踵其后者如此。可叹已。清江皮公字其。子潜曰昭徳。其师名其读书之斋。曰学潜。从吾㳺。请以尊徳性道问学更其扁。盖合父师所命而一之。噫。而父所命。天所命也。学者。学此而已。抑子之学。词章则云工矣。记诵则云富矣。虽然。徳性无预也。姑置是澄也。鑚研于文义。豪分缕析。每犹以陈为未精饶为未宻也。堕此科臼之中。垂四十年而始觉其非。因子之请。惕然于岁月之已逝。今之语子。其敢以昔之自误者。而误子也哉。自今已徃。一月之内朔而晦。一岁之内春而冬。常见吾徳性之昭昭。如天运转。如日月之徃来。不使有须臾之间断。则于尊之之道殆庻几乎。于此有未能。则问于人。学于已而必欲其至。若其用力之方。非言之可喻。亦味于中庸首章订顽终篇而自悟可也。夫如是齐于贤。跻于圣。如种之有获。可必其然也。愿与子偕之。若夫。为是标榜。务以新美其名而不务充蹈其实。是乃近代假托欺诳之儒。所以误天下误国家而自误其身。使异已之人得以借口而斥之。为伪学者。其敝又浮于朱学之外而子不为是也。永乐大典卷之二千五百三十六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