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所聞
共 347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3-12-07 04:28
餘杭所聞
周公東征,邦君御事皆以爲不可。周公徒得十夫之助,决意征之。禹征有苗,㑹羣后誓之。旣巳岀師,朝廷上下冝無不以爲當者,而益以一言賛之,禹遂振旅而還,而苗亦隨格。豈周公之德不逮禹乎?蓋舜之時,在廷莫非君子,而天下巳大治矣。其敢逆命者,獨有苗而已。縱而不治,未足爲害,如必欲誅之,則太平之民自受其病矣。故與其勤師逺伐,不若修德以待其來之爲愈也。若夫三監之叛,其變起王室,非可以夷狄待之也,况又成王㓜冲涖政之?。君子之道不勝小人,不誅而縱之,其禍將不勝救矣。當是之時,雖無十夫之助,周公亦不可巳。此所以必征之也。易曰:莧陸夬夬,中行无咎。其舜之事乎。如往年靖州之師,其出固有名。若以舜之事言之。其孰爲得。自靖爲郡,荆湖至今被其害。
問帝乃誕敷文德,則自班師之後,然後敷之也。敷文德之事何以見?曰舞干羽是也。古之時文武一道,故干戈兵噐也,用之於戰陣則爲武,用之於舞蹈則爲文。曰敷文德云者,巳不爲武備矣。
人之生也直,是以君子無所往而不用直。直則心得其正矣。以乞醯證父爲直,不得其正者也。古之於㓜子,常示母誑,所以養其直也。其養之也有素如此。以怨報怨,以德報怨,皆非直也。所謂直者,公天下之好惡而不爲私焉耳。曰:如是,則以德報德,何以辨之?曰:所謂德,非姑息之謂也,亦盡其道而不爲私焉耳。若姑息,則不能無私矣。曰:人有德於我,不幸而適遇所當施之者,非吾意之所欲,能不少有委曲,如庾公之斯之於子濯孺子,不亦可乎?曰:然。
問:舜之時,在廷之臣多矣,至傳禹以天下,而禹獨推皐陶,何也?曰:舜徒得此兩人,而天下已治故也。禹揔百揆,而皐陶施刑,内外之治舉矣。古者兵刑之官合爲一,觀舜之命皐陶,蠻夷猾夏,是其責也,則皐陶之職所施於外者爲詳。故皐陶雖不可以無禹,而禹亦不可以無皐陶。是以當舜之欲傳位,禹獨推之,餘人不與焉。孟子曰:舜以不得禹、皐陶爲已憂。而子夏亦言舜有天下,選於衆,舉皐陶,不仁者逺矣。蓋有見乎此。
忠信乃爲進德之基,本無忠信,則如在虚空中行德何以進?
問:孔子於舊舘人之喪,遇於一哀而岀涕,遂說驂以赙之,曰:吾惡夫涕之無從也。而顔淵死,子哭之慟,顔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槨而不與,何也?曰:遇於一哀而岀涕者,不期然而然也。然哀有餘也,故必有以文之。此說驂之禮所由起乎?顔淵死,子曰:天喪予!天喪予!則其存亡與之爲一矣。故其哭之也,不自知其慟也。其於此奚以文爲?文非所以施於顔淵。則車之與不與也。惟義所在而巳。
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弗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弗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恱於親矣。今之君子。欲行道以成天下之務。反不知誠其身。豈知一不誠。它日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乎?故曰: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夫以事上則上疑,以交朋友則朋友疑,至於無往而不爲人所疑,道何可行哉?蓋忘機則非其?可親,機心一萌,鷗鳥舞而不下矣。
大學一篇,聖學之門户,其取道至徑,故二程多令?學者讀之。蓋大學自正心誠意至治國家天下只一理,此中庸所謂合内外之道也。若内外之道不合,則所守與所行自判而爲二矣。孔子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子思曰: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孟子曰: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皆明此也。
伊尹所以事君,更無回互,唯知忠而巳。所以能爲放太甲之事。然如此而天下不疑者,誠意素著故也。因問:孟子云:有伊尹之志則可。後丗之爲人臣者,不幸而適遇此事,而有伊尹之志,不知行得否?若行不得,是伊尹之事不可法於後也。曰:若有伊尹之志,其素行足信,何爲不可?但觀蜀先主,當時以其子屬諸葛孔明,曰:嗣子可輔,輔之;如不可輔,君自取之。備死,孔明操一國之權,當時軍國大務,人材進退,唯孔明是聽,而蜀之人亦莫之疑也。蓋孔明自非篡弑之人,其素行足信也。若如司馬懿,其誰信之?伊尹之事,自後丗觀之以爲異,其實亦所謂中道。
問:成湯放桀,惟有慙德,何也?曰:橫渠嘗言湯武之功,聖人之不幸也。若論君臣之義,則爲臣而事其君,當使其君如堯舜,乃是旣不能使其君如堯舜,至其君得罪於天下而放之,豈其所欲哉?成湯之事,以言順乎天而應乎人,何慙之有?然自人情觀之,旣以堯舜之禪爲盡善,則征誅而有天下,安能無愧乎?
問:文姜與齊侯淫,詩人以不能防閑其母刺莊公,莊公固當深罪乎?曰:固可罪也。觀載驅之詩,言魯道有蕩,則魯之君臣蕩然無以禁止之也。夫君夫人之岀入,其威儀物數甚矣。其曰齊子夕發,又何其易乎?禮,婦人㓜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旣曰從子。子乃不能防閑之,恣其淫亂,於誰責而可乎?許穆夫人思歸唁其兄,而義不得,其賦載馳之詩曰:大夫君子,無我有尢。是雖欲歸,不可得也。曰:凱風何以美孝子?曰:不能安其室,是求嫁也。嫁猶以正,非如姜氏之淫于齊也。又此詩之所取,特美其負罪引慝而巳。若叔于田之詩,序所謂
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其刺之,蓋與猗嗟之刺莊公同意。
或曰:吕吉甫云:管仲,今人未可輕議之。如列子所載,仲論隰朋之爲人,上忘而下不叛,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又如論語稱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飯䟽食,没齒無怨言,則其所能所爲可謂髙矣。如仲者,但不如孔子耳,何可輕議?曰:此未見仲小器之實也。若管仲只不如孔子,曾西何以不爲?艮,止也。止其所也。故繫辭曰:止萬物者,莫善乎艮。又曰:成言乎艮。艮者,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止於此矣。復岀乎震,不終止也。故艮卦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誠意所寓故也。古人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於誠吾意而巳。詩書所言,莫非明此者。但人自信不及,故無其效。聖人知其效必本於此,是以必由也。或曰:正心於此,安得天下便平治?曰:正心一事,自是人未嘗深知之。若深知而體之,自有其效。觀後丗治天下,皆未嘗識此。然此亦惟聖人力做得徹,蓋心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一毫少差,即不得其正。自非聖人,必湏有不正處。然有意乎此者,隨其淺深,必有見效,但不如聖人之效著矣。觀王氏之學,蓋未造乎此,其治天下,專講求法度,如彼脩身之潔冝足以化民矣,然卒不逮王文正、吕晦叔、司馬君實諸人者,以其所爲無誠意故也。明道常曰:有?雎麟趾之意,然後可以行周官之法度。蓋深逹乎此。因問:顔子克巳欲正心耶?曰:然。或問:經綸天下,湏有方法,亦湏才氣運轉得行。曰: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先王經綸之迹也。其效博矣。然觀其作處,豈嘗費力,本之誠意而巳。今鹿鳴、四牡諸詩,皆在先王所歌,以燕群臣、勞使臣者也。若徒取而歌之,其有效乎?然則先王之用心,蓋有在矣。如書堯典序言克明俊德,以至親睦九族,平章百姓,恊和萬邦,法度蓋未及也,而其效巳臻。?民於變時雍,然後乃命羲和,欽若昊天之事。然則法度雖不可廢,豈所宜先?未易見而玩易之文以言易。若說得深,即不是聖人作用處;若說得淺,常人之談耳。
因言秦漢以下事。曰:亦湏是一一識别得過。欲識别得過,湏用着意六經?六經不可容易看了。今人多言要作事湏看史,史固不可不看,然六經先王之迹在焉,是亦足用矣。必待觀史,未有史書以前,人何以爲據?蓋孔子不存史而作春秋,春秋所以正史之失得也。今人自是不留意六經,故就史求道理,是以學愈博而道愈逺。若經術明,自無工夫及之。使有工夫及之,則取次提起一事,便湏斷遣。處置得行,何患不能識别。
盥而不薦,?未嘗致物也。威儀度數亦皆未舉而巳有孚顒若,其所以交於神明者,蓋有在矣。又云:禮莫重於?,?莫重於灌。蓋求鬼神於幽隂之時,未致其文於此。而能致誠以格鬼神,則自灌而往,其威儀度數足觀矣。若不旣其實,而徒以䌓文從事,何足觀乎。故孔子嘗曰:禘自旣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蓋歎時也。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又曰:二簋可用享。其不貴物而貴誠如此。又云:古人所以交神而接人,其道一主於誠,?無二也。故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幽明本一理,故所以感之者亦以一理。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所謂神道,誠意而巳。誠意,天德也。
又云無誠意以用禮,則所爲繁文末節者僞而巳。故老子絶㓕禮學,而曰忠信之薄,亂之首也。
予欲觀古人之?汝明,非謂明其禮意也。衣服所以章有德,五服五章,或非其稱,不明孰甚焉。
棠棣之言朋友不可相責望,蓋君子恕以處朋友也。若爲人朋友所以自處,則不可爾。周官以孝、友、睦、婣、任、恤考人之行,若不可責人,聖人何以制法?夫鄰里郷黨,力足以相助相持,猶不敢不勉,而况於朋友乎!
問:所解論語犯而不校處云:視天下無一物,非仁也,故雖犯而不校。此如四海皆兄弟之義看否?曰:然。仁者與物無對,自不見其有犯我者,更與誰校?如孟子言仁者無敵,亦是此理。龜山先生語録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