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論

共 104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03:03

水利論

吳地痺下,水之所都,爲民利害尤劇,治之者皆莫得其源委。禹之故迹,其廢久矣。吳東北邉境,環以江海,中瀦太湖,自湖州諸溪,從天目山西北宣州諸山谿水所奔注,而從吳江過甫里,經華亭、青龍江以入海。葢太湖之廣三萬六千頃,入海之道,獨有一路,所謂吳淞江者。顧江自湖口距海不逺,有潮泥填淤反土之患。湖田膏腴,往往爲民所圍占,而與水爭尺寸之利,所以松江日隘。昔人不循其本,沿流逐末,取目前之小快,别鑿港浦,以求一時之利,而松江之勢日失。所以沿至今日,僅與支流無辨,或至指大于股,海口遂至湮塞,此豈非治水之過與葢宋揚州刺史王濬以松江滬瀆壅噎不利,欲從武康紵谿爲渠浛,直逹於海,穿鑿之端自此始。夫以江之湮塞,宜從其湮塞者而治之,不此之務,而别求他道,所以治之愈力而失之愈逺也。太倉公爲人治疾,所診期决死生,而或有不驗者,以爲不當飲藥針炙。而飲藥針灸。則先期而死。後之治水者。與其飲藥針灸何以異。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爲本。禹之行水。行其所無事也。欲圖天下之大功。而不知行其所無事。其害有不可勝言者。嗟夫。近世之論。徒區區于三十六浦間。或有及于松江,亦不過疏導目前壅滯,如浚蟠龍、白鶴匯之類,未見能曠然脩禹之跡者。宜興單鍔著書,爲蘇子瞻所稱,然欲修五堰,開夾苧干瀆,以截西來之水,使不入太湖。殊不知揚州藪澤,天所以瀦東南之水也,今以人力遏之。夫水爲民之害,亦爲民之利,就使太湖乾枯,于民豈爲利哉?太史公稱河菑衍溢,害中國也尤甚,唯是爲務。禹治四海之水,而獨以河爲務。余以爲治吳之水,宜専力於松江。松江既治,則太湖之水東下,而餘水不勞餘力矣。或曰: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吳地尚有婁江、東江與淞江爲三。震澤所以入海,非一江也。曰:張守節史記正義云:一江西南上太湖爲淞江,一江東南上至白蜆湖爲東江,一江東北下曰婁江。本言二水皆松江之所分流,水經所謂長瀆歴河口東,則淞江出焉。江水竒分,謂之三江口者也,而非禹貢之三江。大抵説三江者不一,惟郭景純以爲岷江、浙江、松江爲近。蓋經特紀揚州之水,今之楊子江、錢塘江、松江,並在揚州之境,書以告成功,而松江由震澤入海,經蓋未之及也。由此觀之,則松江獨承太湖之水,故古書江湖通謂之笠澤。要其源近,不可比儗楊子江,而深濶當與相雄長。范蠡云:吳之與越,三江環之。夫環吳越之境,非岷江、浙江、松江而何?則古三江並稱無疑。故治松江,則吳中必無白水之患,而從其旁鉤引以溉田,無不治之田矣。然治松江,必令濶深,水勢洪壯,與楊子江埒,而後可以言復禹之跡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