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報論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05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2:01

三報論

釋慧逺

經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報者,來生便受。後報者,或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後乃受。受之無主,必由於心。心無定司,感事而應。應有遲速,故報有先後。先後雖異,咸隨所遇而爲對。對有強弱,故輕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賞罰,三報之大畧也。非夫通才達識,入要之明,罕得其門。降兹已還,或有始渉大方,以先悟爲蓍龜。博綜内籍,反三隅於未聞。師友仁匠,習以移性者。差可得而言。請試論之。夫善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凡在九品,非其現報之所攝。然則現報絶夫常?可知。?非九品。則非三報之所攝。何者?若利害交於目前,而頓相傾奪,神機自運,不待慮而?;?不待慮,則報不旋踵而應。此現報之一隅,絶夫九品者也。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則義深數廣,不可詳究,故畧而言之相參。懷佛教者,以有得之世,或有積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慶,此皆現業未就,而前行始應。故曰禎祥遇禍,妖孽見福。疑似之嫌,於是乎在。何以謂之然?或有欲匡主救時,道濟生民,擬歩高跡,志在立功,而大業中傾,天殃頓集。或有棲遲衡門,無悶於世,以安歩爲輿,優遊卒歲,而時來無妄,運非所遇,世道交淪,于其閑習。或有名冠四科,道在入室,全愛體仁,慕上善以進德。若斯人也,含沖和而納疾,履信順而夭年,此皆立功立德之舛變,疑嫌之所以生也。大義旣明,宜尋其對。對各有本,待感而?,逆順雖殊,其揆一耳。何者?倚伏之契,定於在昔,冥符告命,潛相迴換。故令禍福之氣,交謝於六府,善惡之報,舛互而兩行。是使事應之際,愚智同惑,謂積善之無慶,積惡之無殃,感神明而悲所遇,慨天殃之於善人。咸謂名教之書,無宗於上,遂使大道翳於小成,以正言爲善誘,應心求實,必至理之無此。原其所由,由世典以一生爲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尋理者自畢於視聽之内。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爲關鍵者也。如今合内外之道,以求弘教之情,則知理㑹之必同。不惑衆塗而駭其異。若能覽三報以觀窮通之分。則尼父之不荅。仲由顔冉對聖匠而如愚。皆可知矣。亦有緣起而緣生法。雖預入諦之明。而遺愛未忘。猶以三報爲華苑。或躍而未離于淵者也。推此以觀。則知有方外之賔。服膺妙法。洗心玄門,一詣之感,超登上位。如斯倫匹,宿殃雖積,功不在治,理自安消,非三報之所及。因兹而言,佛經所以越名教,絶九流者,豈不以踈神達要,陶鑄靈府,窮源盡化,鏡萬象於無象者也。弘明集卷第五音釋灺腊、釳,腠,㸐,蹷,纘,閼,櫬。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