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一

轻识古籍

共 11860字,需浏览 24分钟

 ·

2024-02-06 16:08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一

卢国秦越人撰吕广、丁德用杨玄操虞庻、杨康侯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王惟一校正附音释

经脉诊?第一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

吕曰:是手足经十二脉也。○丁曰:十二经皆有动脉者,是人两手足各有三隂,三阳之经也。以应天地各有三隂,三阳之气也。所谓天地三隂三阳各有所主。其时自春分节后,到夏至之前九十日,为天之三阳所主也。夏至之后,秋分之前九十日,天之三隂所主也。秋分节后,冬至之前九十日,是地之三隂所主也。冬至之后,春分节前九十日,地之三阳所主也。凡左右上下,各有此三隂。三阳之气。合为十二。故人亦有十二经也。所主左右上下之分也。又人膈以上者。手三阴三阳所主也。即通于天气。膈以下。足三阴三阳所主也。即通于地气。其通天气者。为气为脉。其通地气者。主味归形。故十二经通阴阳。行气血也。又经者。径也。逓相漑灌,无所不通。所以黄帝云:十二经处百病,次决死生,不可不通也。其言十二经皆有动脉者,即在两手三部,各有㑹动之脉也。即,左手寸部,心与小膓动脉所出也。心脉曰手少隂,心包络脉曰手心主。小膓脉曰手大阳,其应东南方,君火在巽是也。左手关部,肝胆动脉所出也。肝脉曰足厥隂。胆脉曰足少阳,其应东方木。在震是也。左手尺部,肾与膀胱动脉所出也。肾脉曰足少隂,膀胱脉曰足太阳,其应北方水在坎是也。右手寸部,肺与大膓动脉所出也。肺脉曰手太隂,大膓脉曰手阳明,其应西方金在兑是也。右手关部,脾胃动脉所出也。脾脉曰足太隂,胃脉曰足阳明,其应中央土在坤是也。右手尺部,心包络与三焦动脉所出也。心包络曰手厥隂,三焦脉曰手少阳,其应南方相火在离是也。此三部动脉所出,故经言皆有动脉也。○杨曰。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隂脉。三阳脉。合十二经脉。肝脉曰足厥隂。脾脉曰足太隂。肾脉曰足少隂。胆脉曰足少阳。胃脉曰足阳明。膀胱脉曰足太阳。肺脉曰手太隂。心脉曰手少阴。心包络脉曰手心主。太膓脉曰手阳明。小膓脉曰手太阳,包络脉曰手厥隂,三焦脉曰手少阳。凡脉皆双行,故有六阴六阳也。○吕曰:足太阳动委中,足少阳动耳前。○杨曰:下关穴也。又动县钟。○吕曰:足阳明动趺上。○杨曰:冲阳穴也,在足趺上,故以为名。又动颈人迎,又动大迎。○吕曰:手太阳动目外眦。○杨曰:瞳子窌穴也。○吕曰:手少阳动客主人。○杨曰:又动听㑹。○吕曰:手阳明动口边。○杨曰:地仓穴也。○吕曰:又动阳谿。足厥隂。动人迎。○杨曰:按人迎乃足阳明脉,非足厥阴也。○吕曰:厥阴动人迎。误矣。人迎通候五藏之气,非独因厥隂而动也。按。厥隂脉动于囘骨焉。○吕曰:足少隂动内踝下。○杨曰。太谿穴也。按此动脉。非少隂脉也。斯乃冲脉动耳。冲脉与少隂并行。因谓少隂脉动。其实非也。亦吕氏之谬焉。少隂乃动内踝上五寸间也。经曰。弹之以候死生。是也。○吕曰。足太隂动髀上。○杨曰。箕门穴也。○吕曰。手少阴动掖下。○杨曰。极泉穴也。又动灵道少海。○吕曰。手心主动劳宫。手太隂脉动大渊。○杨曰。又动尺泽。侠白天府也。○虞曰。吕杨二注。惟各取其经脉流行之穴。言其动脉。与本经下文独取寸口之义。不相乗也。庻,今举之。经曰:脉㑹大渊。大渊在两手掌后鱼际间,乃手太隂脉之动也。大隂主气。是知十二经脉㑹于太渊。故圣人准此脉要㑹之所。于人两手掌后鱼际间,分别三部,名寸尺关。于三部中诊其动脉,乃知人五藏六府虚实冷?之证。谓一经之中。有一表一里。来者为阳。去者为隂。两手合六部。六部合之为十二经。其理明矣。察阳者。知病之所在。察隂者。知死生之期。故曰十二经皆有动脉也。乃合诊法。

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丁曰。夫独取寸口诊法者。其一指指下。各有上下。尤右长短浮沈滑濇迟数。见病吉凶也。此法是黄帝脉要精㣲论中之㫖也。越人引此一篇。以为众篇之首也。昔黄常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常以平且隂气未动。阳气未散。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视精明。察五色,视五藏有余不足,形之盛衰,参伍决死生之分也。此者。是独取寸口之法也。○杨曰:自难曰至此,是越人引经设问。从然字以下,是解释其义,余悉如此例可知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㑹,手太隂之脉动也。吕曰:太隂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㑹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沈滑濇。春秋逆顺。知其死生也。○丁曰。其手太隂者。是右手寸部也。为肺主其气。为五藏六府之华盖。凡六藏六府有病,皆见于气口,故曰大㑹也。○虞曰:五味入胃,化生五气。五味者,甘辛咸苦酸。五气者,膻腥香焦腐,乃五行之气味也。其味化气,上传手太隂,太隂主气,得五气以漑灌五藏。若胃失中和,则不化气,手太隂无所受,故寸口以浮沈长短滑濇,乃知病?于何藏。故经云:寸口者,脉之大要㑹也。五藏别论曰:五味入口,以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本经曰:人受气于糓。玉机真藏论曰:因胃气乃能至手太隂。隂阳应象论曰: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夫如是,则知人之气自味而化,上传手太隂,故寸口为要㑹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吕曰。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皆?于寸口。随呼吸上下。呼脉上行三寸。吸脉下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二十七气皆随上下行。以窹行于身。?行于藏。昼夜流行。无有休息时。○丁曰。言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者。即是天地隂阳升降定息也。即是周于六甲。而又日月晓昏。人呼吸上下。以六气周身。故乃法定息六寸也。

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衞行阳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㑹于手太隂。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吕曰。人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百息脉行六丈。千息六十丈。万息六百丈。一万三千五百息。合为八百一十丈。为一周。阳脉出行二十五度。隂脉入行二十五度。合为五十度。隂阳呼吸覆溢行周毕。度、数也。脉行周身毕即。漏水百刻。亦毕也。谓一日一夜漏刻尽。天明日岀东方。脉还寸口。当复更始也。故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也。○丁曰。按旧经注。其脉息以为八百一十丈。即当水下二刻。得周身一度。如百刻。计周身五十度。如此则行阳五十度。行隂亦五十度。此乃甚与经意不同也。经言行阳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共得五十度而复㑹也。所谓行阳行隂各二十五度者。谓一岁隂阳。始于立春。交相复㑹于立春。故共行五十度也。日之晓昏。人之窹?。皆在于平。且日行二十四时复㑹。于是人气始自中焦。注手太隂。行其经络。计二寸四。亦复交㑹于手太隂。其右寸内有穴太渊。是脉之大㑹始终。故各计二十五。所以言寸口者。脉之终始也。○虞曰: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及一周身,应漏水下二刻。一万三千五息,脉行八百一十丈,应漏水下百刻。是知一日一夜,行五十周于身,凡行隂阳分昼夜,是故行百阳二十五度,行隂二十五度也。

漏水下百刻图

一岁隂阳升降,㑹于立春,一日隂阳晓昏,㑹于艮时, 一身荥卫还周,㑹于手太隂,同天度一万三千五百息,荣衞始于从中焦注手太隂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隂, 太隂注手少隂太阳, 太阳注足太阳少隂, 少隂注手心主少阳, 少阳注足少阳厥阴, 厥隂复还注手太隂。天度二十四气。昼夜二十四时。人身经二十四条。人身经二十四条。流注与天同度。所以计一万三千五百息。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㑹也。

吕曰。诸十二经脉。三部九候。有病者。皆见于尺寸。故言脉之大要㑹也。○丁曰。旧经注此说为五藏六府之法者。非也。大要㑹者。谓尺寸隂阳徃复。各有要㑹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隂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

吕曰。至尺者。言从尺至关。其脉见一寸。而言尺者。是其根本。寸口长一寸。而脉见九分。阳数奇。阴数隅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丁曰。分寸为尺者。人从关至尺泽穴。当一尺也。于其尺内分一寸。以代一尺之法。是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也。

故隂得尺内一寸。

丁曰。隂数偶也。

阳得寸内九分。

丁曰。阳数奇也。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丁曰。尺寸之法。旧经有注。言诸家所传撰不同。埶引三寸。辄相去一寸。以备三寸。并不见一寸九分之理。其一寸九分之法者。葢为尺寸之位。各有隂阳始终也。阳气者。生于尺而动于寸。隂气者。生于寸而动于尺。是以法阳气始生于立春。上至亡种之节。其数九。三阳王于前。法寸内九分而浮。夏至之节。其气下行。至立冬而终。其数十即。三隂王于后。法尺内一寸而沈。故知尺寸各有始终也。此是越人引其阳中阴阳始终也。所谓隂中隂阳始终者。阴气复从立秋而生。下至冬至之节。其数十。冬至之后,随少阳上行,至立夏之节,其数九。此者天地隂阳始终,故法尺寸隂阳,各有始终也。天地要㑹之门,在于四立,谓之天门,地戸、人门鬼门,人之气口人迎,左右神门,亦法也。○杨曰:寸关尺三位,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备而论之,以显其正。按皇甫士安脉诀。以掌后三指为三部。一指之下为六分。三部凡一寸八分。华佗脉诀云。寸尺位各八分。关位三分。合一寸九分。王叔和脉诀云。三部之位。辄相去一寸。合为三寸。诸经如此差异。则后之学者。疑惑弥深。然脉法始于黄帝。难经起自扁鹊。此之二部。俱祖宗诸家诸论。葢并枝叶尔。正可务本遗末。不容逐末忘本。今的举指。归用明人。要宜依黄帝正经。以掌后三寸为三部。则寸与关尺。各得一寸。备三才之义也。此法永定。不可移改。其王叔和可谓得之矣。凡诊脉者。光明三部九候之本位。五藏六府之所出。然后可以察其善恶。以别浮沈。如其本位尚迷。则病源莫辨。欲其愈疾。亦难矣哉。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天地人也。一部之中。则有天地人。三部之中。合为九候。以候五藏之气也。其五藏六府所出者。左手寸口者。心与小膓脉之所出也。关上者。肝与胆脉之所出也。尺中者。肾与膀胱脉之所出也。关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关后一分。神门之位也。右手寸口者。肺与大膓脉之所出也。关上者。脾与胃脉之所岀也。尺中者。命门三焦脉之所出也。关前一分者。气口之位也。关后一分者。神门之位也。凡五藏之脉并为隂。隂脉皆沈。六府之脉竝为阳。阳脉皆浮。假令左手寸口脉浮者,小膓脉也。沈者。心之脉也。余皆倣。此斯乃脉位之纲维。诊候之法式也。○虞曰。杨氏诸论数家。寸尺长短部分。互有不同。令后人难为依㨿。庶今明之。以示后学。华佗之说。乃如脉经言。果不诊矣。王叔和以三寸为式。义有隐㣲。此乃黄帝正经之说。岂有误也。况上古以一肤指为四寸。王叔和必取其肤指之三寸。与今之一寸九分。短长相近也。何休注公羊传云。侧手为肤。按指为寸。即其义也。况越人生于周。采灵枢素问。作此难经。今之寸尺度量。乃周之制也。故越人取一寸九分为定式。乃天九地十之义也。

二难画图凡此以下。画图内黑白道。以分隂阳终始。其天门地戸人门鬼门。是隂阳升降。关格门户。其气口人迎左右神门。是呼吸上下寸关格门戸。隂气始于立秋。 阳气始于立冬。

隂气终于立夏。 阳气终于立春。

天地

隂阳

升降

始终

之图此图明其人迎气口尤右神门寸尺。?前?后一分接。素问云。人迎气口在颈。法象天地要会始终之门戸。三难曰。脉有大过。有不及。有隂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大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隂乘之脉也。

吕曰。过者、谓脉过九分。岀一寸。名曰大过。减者、脉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也。此为不及之脉也。遂上鱼者。出一寸至鱼际也。一名溢脉。一名外关之脉。一名内格之脉。一名隂乘之脉。一脉有四名也。○丁曰。大过者、寸脉本脉浮。又加实大。是为阳大过也。上鱼者、隂阳溢。浮而损小者。是阳不及也。阳不及则隂出乘之。又名隂溢。此者是外关内格。○虞曰:气有余,脉乃大过,气不足,脉乃不及。外关则内脉不得出,故曰不及,亦曰隂乗。脉内格则外脉不得入,故曰大过,亦曰溢脉。下文关后之义,反此言之也。

关以后者,隂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沈,过者法曰大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吕曰。过者、谓脉出过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此大过之脉也。减者、谓不满一寸。脉见八分七分。或六分五分。此为不及之脉。遂入尺以言覆。覆脉者。脉从关至尺泽皆见也。此覆行之脉。所以言覆者。脉从关至尺泽。脉见一寸。其余伏行不见也。今从关见至尺泽。故言覆行也。一名覆脉。一名内关。一名外格。一名阳乘之脉也。○丁曰。大过者。为尺脉本沈。又加实大。名曰隂。太过沈之损小者。是谓不及。隂不及则阳入乗之。此为阳覆。又名内关外格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吕曰。脉来见如此者。此皆诸病相乘尅之脉。非谓外邪中风伤寒之?脉巳见。人虽未病。病即死。不可治也。○丁曰。此者是自有増损。使隂阳不守本位。有此覆溢。故形不病而死也。○虞曰。隂阳不相荥。脉乃上鱼入尺。故曰覆溢之脉。脉既覆溢。此由关格所致。本经曰。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也。不病亦死。

三难?图

凡诊脉于掌后约文密排三指。头指半指之前。为寸外阳中之阳。半指之后。为寸内阳中之隂。第二指半指前为关上阳,半指后,关下隂。半指之前尺外阳,半指之后尺内隂。第三指半指之前为尺外阳,半指之后为尺内隂。寸外阳浮散,寸内隂浮大。关上阳弦长,关下隂弦紧。尺外阳沉滑,尺内隂沉濇。此左手脉之隂阳。察其脉状,明其覆溢。

四难曰:脉有隂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

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榖味也。其脉在中。吕曰。心肺在膈上。藏中之阳。故呼其气出。肾肝在膈下。藏中之隂。故吸其气入。脾者中州。主养四藏。故曰呼吸以受谷气。○丁曰。经言呼岀者。非气自心肺而出也。为肾肝在膈下。主内。因呼而出。至心至肺。故呼出心与肺也。又心肺者在膈上。主外。故吸即随隂而入。至肾至肝。故经曰。呼者因阳出。吸者随隂入。其呼吸阴阳。相随上下。经历五藏之间。乃脾受榖味也。又脾者主中州。故言其脉在中也。浮者阳也。

丁曰。谓脉循行皮肤血脉之间。在肌肉之上。则名曰浮也。○杨曰。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故曰浮。○虞曰。阳象火而炎上。故曰浮也。

沈者。隂也。

丁曰。谓脉循行帖节辅骨。名曰沈。○杨曰。按之有余。举之不足。故曰沈。○虞曰。隂象水而润下。故曰沈。故曰隂。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

也。浮而短濇者。肺也。丁曰。心者南方火也。故脉来浮而大散。其大者是藏。散者是府也。肺者西方金也。金主燥。其脉浮濇而短。短者藏也。濇者府也。○杨曰。细而迟。来徃难且散。或一止。名曰濇也。○虞曰。心象火。明烛于外。故浮大而散。肺属金。其位居高。故浮短而濇。故曰心肺俱浮也。

肾肝俱沈。何以别之。然。窂而长者。肝也。丁曰。肝者。东方木也。其脉窂而长。窂者。藏也。长者府也。○杨曰。按之伹觉坚极。故曰窂。○虞曰。肝属木。根本生于地。窂义可知。枝叶长于天。长理出此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丁曰。肾者、北方水也。主寒。其性濡沉。濡者。藏也。沉滑者。府也。○杨曰: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谓之濡也。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幅幅然者,谓之实。○虞曰:火性外柔,按之乃濡。水性内刚,举指来实。则其义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

丁曰。脾者中央土也。能成养四傍。故随四时而见。所以经不言脉之象也。○杨曰。脾王于季夏。主养四藏。其脉来大小浮沈。故依四时王脉。俱至四季一十八日。即变寛缓。是脾之王气也。上有心肺。下有肾肝。故曰在中也。○虞曰:上文言呼吸之间,脾受谷味,此言脾者中州,其脉在中。榖者,谷也,谷,空也。谓人之呼吸之气,自榖而有,脾土属土,位居中央。土者五方物始终以之,故受榖味,乃处中州,故曰其脉在中也。

是阴阳之法也。

脉有一隂一阳,一隂二阳,一隂三阳,有一阳一隂。一阳二隂。一阳三隂。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濇也。

丁曰。经前引五藏之脉。以应五行。今引此三隂三阳之脉。以应六气。其浮滑长。三阳也。其沉短濇。三隂也。凡持三部中。察此六脉即可知隂阳伏匿之法也。若皮肤之下。是脉之下为阳部也。若有此三阴之脉见。是隂上乘于阳也。若肌肉之下。是脉之下为阴部也。若有此三阳脉见即。是阳气下乘于阴也。此乃是上下察隂阳之法也。○杨曰。过于本位谓之长。不及本位谓之短也。

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杨曰。按之徃来流利。展转替替然。谓之滑。沉者、隂也。短者、隂也。濇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

丁曰。其脉若在左尺而见。此是肾与膀胱表里。顺也。若在左寸口即为病脉。逆也。

一隂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

此脉见于隂部即。是阳下乘于隂也。

一隂三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时一沉也。此者是阳伏于隂也。

所言一阳一隂者。谓脉来浮而濇也。丁曰。浮濇者、肺脉。当见右手寸口即。是本部之隂。阳即顺也。若在左关病即。是逆也。

一阳二隂者。谓脉来长而沉濇也。

丁曰。即乏血气皆濇也。

一阳三隂者。谓脉来沉濇而短。时一浮也。丁曰。若有阳部见之。此谓隂伏阳也。

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杨曰。随春夏秋冬。观其六脉之变。则知病之逆顺也。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初持脉。如三叔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皿脉相得者。心部也。

吕曰。菽者、豆也。言脉之轻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间。皮毛者、肺气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脉。次于肺。如六豆重

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吕曰。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

吕曰。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

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也。吕曰。肾主骨。其脉沈至骨。故曰肾也。

故曰轻重也。

丁曰。经言菽者、豆也。此是诊脉举按之法也。此篇当在四难之前。以等隂阳高下。○虞曰。脉之轻重。经中所载甚详。若依经逐位㝷之。义且浅矣。今举一例为式。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得之。乃知肺气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经之至。如九菽得之。知脾气之至。如十二菽得之。知肝气之至。按之至骨得之。知肾气之至。夫如是,乃知五藏之气更相漑灌,六脉因兹亦有凖䋲,可以定吉凶,可以言疾病。余皆倣之,故曰轻重也。

六难曰:脉有隂盛阳虚,阳盛隂虚,何谓也?

然:浮之损

小,沈之实大,故曰隂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意也。

吕曰:阳脉是寸口本浮而实。今轻手浮而得之。更损减而小。故曰阳虚。重手按之沈。反更实大。沈者隂。故言隂实也。○丁曰。阳脉本浮。轻手而按。其脉损至而小。此是阳虚不足也。隂脉本沉而濡。今重手而按之。损至而小。是隂不足也。阳脉本浮。更加实大。此是阳盛隂虚也。素问曰:诸浮者,肾不足也。○虞曰:人之所禀者,隂阳也。隂阳平,权衡等,则无更虚更实之证。今言盛与虚,则为病之脉。脉要精微论曰:隂盛则梦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隂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夫如是,可验隂阳虚实之意也。

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隂之至。紧大而长。少隂之至。紧细而微。厥隂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邪。然。皆王脉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隂王。复得甲子少隂王。复得甲子厥隂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隂之王时日大要也。吕曰。少阳王正月二月。其气尚㣲少。故其脉来进退无常。阳明王三月四月。其气始萠未盛,故其脉来浮大而短也。太阳王五月、六月,其气太盛,故其脉来洪大而长。太隂王七月、八月,乘夏余阳,隂气未盛,故其脉来紧大而长。少隂王九月、十月,阳气衰而隂气盛,故其脉来紧细而微也。厥隂王十一月、十二月,隂气盛极,故言厥隂。其脉来沉短以敦。敦者。沉重也。四时经一隂一阳八王。此难经三阳在前。三隂在后。其王所以不同者。其移各异也。难经谓从正月至六月。春夏半岁。浮阳用事。故言三阳王在前。从七月至十二月。秋冬半岁。沉隂用事。故言三隂在后。谓四时阴阳夫妇之王也。○丁曰。夫三隂。三阳之气王。随六甲以言之。此法是按黄帝六节藏象论云。天以六六之节成一岁。其自冬至之后。得甲子即。是盛年初之气分也。其甲子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后。所以少阳之气。未出隂分。故其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也。复得甲子阳明王。其阳明之至。浮大而短。为二之气。其后始暄。其气未盛。是故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复得甲子。为三之气。盛阳之分。故太阳之至。洪大而长也。太隂之至。紧大而长。复得甲子。为四之气。暑湿之分。秋气始生,乘夏余阳,故太隂之至,紧大而长也。少隂之至,紧细而微,复得甲子,为五之气,淸切之分,故少阴之至,紧细㣲也。厥隂之至,沉短而敦,复得甲子,为终之气,盛阴之分,水凝而如石,故厥隂之至,沉短而敦也。此三隂三阳之脉王,随六甲之日数。故有此六脉之状。是谓平脉也。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然。诸十二经脉者。

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吕曰。寸口脉平而死者。非应四时脉。其脉状若平和也。又曰。十二经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厚者。为十二经本原也。夫气冲之脉者。起于两肾之间。主气。故言肾间动气狭。任脉上至喉咽,通喘息,故云呼吸之门。上系手三隂,三阳为支,下系足三隂,三阳为根,故圣人引树以设喻也。其三气之原者,是三焦之府,宣行荥冲,邪不妄入,故曰守邪之神也。人以尺脉为根本,寸脉为茎叶,寸脉虽平,尺脉绝,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者,死也。○杨曰。寸口脉平者。应四时也。所云死者。尺中无脉也。尺脉者。人之根本。根本既绝。则茎叶枯焉。然则以尺脉为根本。寸脉为茎叶。故引树以为譬也。○丁曰。肾间动气者。谓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一名守邪之神者。以命门之神固守。邪气不得妄入。入则死矣。此肾气先绝于内。其人不病。病即死矣。○虞曰。经言十二经皆系于生气之原。谓肾间动气也。何以言之。谓两肾之间动气者。乃人之所受父母之原气也。肾者。北方子之正位。故圣人云。元气起于子。子者,坎之方位。坎者,即父母之元气也。谓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今坎之初六、六三,乃坤之初六、六三也。坎之九二,乾之九二也。谓乾坤交于六三、九二而成坎卦。坎主子位,所以元气起于子也。肾者,水也。黄庭经云:是水之精,坎之气。今言两肾之间。即人之原气也。术土云。肾间曰丹田。亦曰隐海。中有神龟。呼吸原气。故曰呼吸之门也。人之三焦。法天地三元之气。故曰三焦之原。十二经脉慿此而生。乃曰十二经之根也。今寸口传受榖气。其脉但平和。柰人之生气之原。巳绝于两肾之间。则十二经无所相依㨿。虽寸脉平和,人当死矣。所以喻木之无根本也。肾者,足少隂之经也。左为肾,右曰命门。命门有穴,在背十四推节下。又有志室二穴,在十四推节下,两傍各三寸,有神守于命门,不令邪入志室。邪入志室,人则死矣。

九难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

然。数者、府也。迟者、藏

也。杨曰。去来?促。一息过五至。名数也。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故曰迟也。

数则为?。迟则为寒。诸阳为?。诸隂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吕曰。府者阳。故其脉数。藏者隂。故其脉来迟。○杨曰。阳脉行疾。故病乃数。隂脉行迟。故病乃迟。此直云病在藏府。不显其名。则病莫知准的。若数而弦者。病在胆。迟而弦者。病在肝。余藏府悉依本状。而迟数皆倣此也。○虞曰。阳气乱则数。隂气虚则迟。则知藏府有寒?之证也。○丁曰。脉者。计于漏刻。其春秋二分。昼夜五十刻。则隂阳俱等。故得平和。冬夏二至。昼夜不等。夏至之前。昼六十刻。故六十为数。故数则为?。冬至之前。夜加六十刻。故隂多阳少。是为寒。夫隂阳漏刻可定。人自有损益。故迟数有加。所以经云。诸阳为?。诸隂为寒。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

然。五邪刚柔相逢之

意也。假令心脉?甚者。肝邪干心也。吕曰。夏心主脉。见浮大而散。今反弦。弦者。肝脉来干心也。○杨曰。干、犹乘也。○虞曰。母乘子。曰虚邪。心脉㣲。?者、胆邪干小膓也。

吕曰。小膓、心之府脉。当浮大而洪长而㣲弦者、胆脉也。○虞曰。阳干于阳。隂干于隂。同气相求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吕曰。心脉虽洪大。当以胃气为本。今无胃甚。故其脉大甚也。此为心自病。故言自干心也。○虞曰。此失时脉也。

心脉微大者。小膓邪自干小膓也。吕曰。小膓、心之府。微大者。其脉小。为小膓自病。故言自干也。○虞曰。小膓、太阳脉也。王于五六月。其脉洪大而长。今得之微大。是知小膓之邪自干小膓也。此曰正经自病。法曰正邪。故云自干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

吕曰。缓者。脾脉乘心。故令心脉缓也。○虞曰。心脉见缓甚。此曰子之乗母。法曰实邪。

心脉㣲缓者。胃邪干小膓也。

吕曰。胃脉小缓。见于心部。小膓心府。故言干之。○虞曰。于心部中。轻手得之。小缓是也。心脉濇甚者。肺邪干心也。

吕曰。濇。肺脉。故言干心也。○虞曰。金反凌火。此曰㣲邪脉也。

心脉微濇者。大膓邪干小膓也。

吕曰:㣲濇、大膓脉。小膓心府。故曰干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

吕曰:沉者、肾脉。故言干也。○虞曰:心火炎上。其脉本浮。今见沉形。水来尅火。法曰贼邪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膓也。

吕曰:㣲沉者。膀胱脉也。小膓心府。故言干也。五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吕曰。此皆夏王之时。心脉见。如此者。为失时脉。○杨曰。刚柔、阴阳也。邪者、不正之名。非有身王气而水来干身为病者。通为之邪也。○虞曰。推此十变之候。乃五行胜复相加。故圣人谓之五邪也。五藏各有表里,更相乗之,一脉成十,故十变也。有阳有阴,故曰刚柔也。于本位见他脉,故曰相逢干也。圣人乃以心一藏为例,其余皆可知也。○丁曰:其言肝邪干心,胆邪干小膓者,此皆虚邪干心也。心邪自干心,小膓邪自干小膓者,此皆为正邪也。髀邪干心。胃邪干小膓者。此皆为实邪也。肺邪干心。大膓邪干小膓者。此皆㣲邪也。肾邪干心。膀胱邪干小膓者。此皆贼邪也。所谓刚柔相逢者。则十杂也。其十杂者。甲与巳合。甲为刚。巳为柔。戊与癸合。戊为刚。癸为柔。丁与壬合。丁为刚。壬为柔。丙与辛合。丙为刚。辛为柔。乙与庚合。乙为刚。庚为柔。凡刚柔相逢为病者。刚甚则为病重。柔甚则为病微。柔甚刚。谓从所不胜于刚。故为病甚也。刚逢柔。谓从所胜于柔。故为病微也。其一脉十变之法。是师引此一部之中。二经说此五邪相干。为之十变。凡两手三部。各有二经。六部之内。各有五邪十变也。故从其首计其数。六部十变也。数有六十。是谓六十首也。黄帝曰。先持隂阳。然后诊。六十首之谓也。

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吕曰。经言一藏五十动。五藏二百五十动。谓之平脉。不满五十动者。无有五十动也。是以一藏无气也。一藏无气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随隂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杨曰。按经言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是为平和无病之人矣。四十动而一代者。一藏无气。四岁死。三十动而一代者。二藏无气。三岁死。二十动而一代者。三藏无气。二岁死。十动而一代者。四藏无气。一岁死。不满十动而一代者。五藏无气也。七日死。难经言止。本经言代。按止者。按之觉于指下而中止。名止。代者。还尺中停久方来。名曰代也。止代虽两经不同。据其脉状。亦不殊别。故两存之。○虞曰。此与第八难生气独绝之义略相似。八难言父母生气源巳绝于两肾之间。故云死也。此言一藏无气。言呼吸之间。肺行榖气。肾间父母之原气。亦无谷气所养。原气渐耗。乃知四岁必死。故云肾气先尽也。○丁曰。五十动者。是天地隂阳。以漏刻为制度。人之脉息。为自有损益。故无常数。其益过于六十。心肺有余也。心肺有余。则肾肝不足也。其损者不及四十之数。则心肺不足。乃肾肝有余也。今阳气虚少。故不满五十也。其言动而止者。谓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此是阳不荣于下。故肾气先绝也。绝则止也。此法又与生气独绝于内同法也。十二难曰。经言五藏脉巳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藏脉巳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

然:五藏脉巳绝于内者,肾肝气巳绝于内也。而医反?其心肺。五藏脉巳绝于外者,其心肺脉巳绝于外也。而医反?其肾肝。阳绝补隂,隂绝?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吕曰: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藏在隔上,上气外为荥衞。浮行皮肤血脉之中。故言绝于外也。肾肝所以在内者。其藏在膈下。下气内养筋骨。故言绝于内也。○丁曰。夫五藏内外者。为心肺在膈上。通于天气也。心主于脉。肺主于气。外华荣于皮肤。故言外也。肾肝在下。通于地气。以藏精血。㝡于骨髄。心肺外绝,绝则皮聚毛落;肾肝内绝,绝则骨痿筋缓。诊其脉,学者不能明于内外虚实,致使针药悮投,所以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是医杀之耳。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一释音

一。难荥卫二难际三。难覆乘濡。四难别之濇,五难菽,六难沉,七难敦,八难茎,九难数,十难缓。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