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三

共 17625字,需浏览 36分钟

 ·

2024-02-06 16:08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三

卢国秦越人撰吕广丁德用杨玄操虞庻杨康侯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王惟一校正附音释

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藏。而言伏匿耶。

然。谓隂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隂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

丁曰。其部非独言寸为阳。尺为隂也。若以前后言之。即寸为阳部。尺为隂部。若以上下言之。曰肌肉上为阳部。肌肉下为隂部。今隂虚不足。阳入乘之。故隂部见阳脉。其脉乘时见沉濇而短。此是阳中伏阴也。○杨曰。谓尺中浮滑而长。

脉虽时沉濇而短。此谓阳中伏隂也。脉居阳部。而反隂脉见者。为隂乘阳也。

丁曰。寸口之内。肌肉之上。时见沉濇短也。○杨曰。尺中巳浮滑而长。又时时沉濇而短。故曰阳中伏隂。寸口关中。沈短而濇也。

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丁曰。寸口之内。肌肉之下。脉时见浮滑而长者。是隂中伏阳也。○杨曰。寸关巳沉短而濇。濇而时时浮滑而长。故曰隂中伏阳也。

重阳者狂。重隂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隂者目盲。丁曰。重阳者狂。谓脉浮滑而长。加于实数。所以狂言大事。自高自贤。狂越弃衣。其脱隂者目盲。视物卒失。故言盲也。盲、犹荒也。重隂者癫。癫者、蹶也。其脱阳者,视其暗中见鬼,是故经言重阳者狂,重隂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隂者目盲也。○虞曰:寸口曰阳,又今重见阳脉三倍以上,故曰重阳。其病狂惑,自高贤智,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䟱,故曰狂。尺中曰隂,而尺脉重见隂,故曰重阴。其为病也,名曰癫疾。谓僵仆于地。闭目不酲。隂极阳复。良久却醒。故曰癫也。今天吊之?是也。人之所禀者。阴与阳隂。阳平则权衡等。今隂气巳脱。阳气独盛。五藏属隂。五藏行气。血漑灌上荣于目。今隂气巳脱。五藏之气。不荣于目。故目盲无所见。故曰脱。隂者。目盲也。○杨曰。重隂者。阳气幷于上也。谓关以前既浮滑而长。兼实强。复喘数。是谓重阳也。重隂者。谓尺中既沉短而濇。而又盛实。是谓重阴。脱阳者。无阳气也。谓关以前细㣲甚也。故目中妄见而覩鬼物焉。脱隂者。谓尺中㣲细甚也。隂者。精气也。精气脱故盲。盲脱之言失也。谓亡失阴阳之气也。

二十一难曰。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何谓也。

丁曰。此者五藏各有所主也。肺主气。心主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其心肺主息脉为通天气。邪不可中。邪中则息脉不相应。形虽下。病。当知死矣。肾肝脾皆主其形。皆通地气。邪中则害其形。其脉不病者皆生。形脉皆病者不可理。此是五藏各主其形脉。故言大法也。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此大法。

吕曰。形病者。谓五藏损。形体羸瘦。气㣲。脉反迟。与息不相应。其脉不相应。为形病也。脉病者。谓数诸至脉巳病人虽未头痛寒?。方病不久病。病则死。○虞曰。人形病脉不病者。谓形苦而志乐。或劳形于事。以致肌体瘦羸。脉息俱。呼吸大小。虽合常经。息数必违此大法。故曰形病脉不病也。脉病人不病者,其人必外多眷慕,内结想思。脉病形安,形乐志苦以致伤。脉息反常,不及有余。乍迟乍数。及乎病而不死爰焉。故曰脉病人不病也。

二十二难曰:经言脉有是动。

虞曰:言反常之动也。

有所生病。

虞曰:脉动反常。故云有所生病。

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

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

虞曰。气病传血。此乃一脉变为二病。

邪在气。气为是动。

虞曰。脉动反常。邪在气也。邪在血。血为所生病。

虞曰。气受邪。传之与血。故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

虞曰。呴之。气流行之貌也。

血主濡之。

丁曰。气主呴之。呴呴。谓吹嘘徃来之象。血主濡之。濡谓濡软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虞曰。濡者、濡润之貌。言人身所禀者气血也。气血通行。沮润人身。其为病也。乃如下说也。

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丁曰。人一身经脉。通行气血。或居一经脉中。气留不行。故血壅不濡。其气先病。名曰是动。血壅不濡。后病。名曰所生。此是一脉辄变为二病也。○虞曰。上文言脉有是动。动为阳。谓气先受?。?亦传于血。气血皆受?。则津液妄行。是知脉有是动。此言留而不行。谓气血津液妄行。贼风薄之。故不行也。气传之与血。故血壅而不濡润。复受贼风。故血亦住而病也。○杨曰。经言手太隂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膓。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行少隂心主之前。下肘肾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故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为肾厥。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气喘渇,心烦胸满,臑,肾内前廉痛厥,掌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也。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略举此一经为例,余经皆可知也。凡人所以得主命者,气与血也。气为阳,阳为卫,血为隂,隂为荣,二气常流,所以无病也。邪中于阳,阳为气,故气先病,阳气在外故也。若在阳不治,则入于阴中,隂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气实则?,气虚则寒,血实则为寒,血虚则为?,隂阳之道,理其然也。凡一藏之病,有虚有实,有寒有?,有内有外,皆须知藏府之所在,识经络之流行,随其本原,以求其疾,则病形可辨,而针药无失矣。如其不委斯道。则虽命药投针。病难愈也。故黄帝曰。夫十二经脉者。所以调虚实。处百病。决生死。不可不通哉。此之谓也。○虞曰。凡人血流据气。气动依血。凝留而不行。壅而不濡。是知为病也。二十三难曰。手足三隂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

然。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杨曰。一手有三阳。两手合为六阳。故曰五六合三丈也。○虞曰。手太阳之脉。自两手小指之端。循肾上行之耳珠子前。长五尺。两手合一丈。手阳明之脉。起于两手大指次指之侧。上循肾。络于鼻。左之右。右之左。长五尺。两手合一丈。手少阳之脉。起于两手小指次指之端。上臂。终于耳前。长五尺。两手合一丈。故曰五六合三丈也。

手三隂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杨曰。两手各有三隂。合为六隂。故曰三六一丈八尺。○虞曰。手太隂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膓。还循胃口。属肺。出腋下。下肘。入寸口。上鱼际。出乎大指之端。长三尺五寸。两手合七尺。手少隂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络小膓。上肺。出腋下。循臂。出手小指之端。长三尺五寸。两手合七尺。手厥隂之脉。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出脇腋。下循臑入肘。下出小指次指之端。长三尺五寸。两手合长七尺。故曰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杨曰。两足各有三阳。故曰六八四丈八尺也。按、此脉度数。七尺五寸。中人之形。而云长八尺。理则难解。然足之六阳。从足指而向上行。由其纡曲。故曰八尺也。○虞曰。足太阳之脉。起于两足小指之侧。上循膝。交腘中。循背上头。下入目内眦。长八尺。两足上行。合一丈六尺。足阳明之脉。起于足大指次指之端。循足胫。上夹脐左右各二寸,终于额?髪际,长八尺。两足合一丈六尺。足少阳之脉,起于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两膝外廉,入季脇,上循目外眦,长八尺。两足合一丈六尺,故曰四丈八尺也。

足三隂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杨曰。两足各有六隂。故曰六六三丈六尺也。按足太隂少隂。皆至舌下。足厥隂至于顶上。今言至胸中者。盖㨿其相按之次也。○虞曰。足太隂之脉。起于足大指内侧。循足胫内廉。上交出厥阴脉之前。上循入腹。属肝络胃。连舌本。长七尺五寸。两行合。长一丈五尺。足厥隂之脉。起于足太指聚毛之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足太隂之后。循股入隂毛中。环隂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循㗋咙。入顽颡。连目系。出额。长六尺五寸。两行合。长一丈三尺。足少隂之脉。起于足小指之下。斜?足心。上腨股内。贯脊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循㗋咙。侠舌本。长六尺五寸。合长一丈三尺。故云三丈九尺。

人两足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杨曰。人长七尺五寸。而蹻脉从踝至目。不得有七尺五寸也。今经言七尺五寸者。是脚脉上于头而行焉。言至目者。举其纲维也。○虞曰。人有隂蹻阳蹻二脉。两足合四脉。

阳蹻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隂蹻者。亦起于跟中。乃是足少隂之别络也。自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隂股。入隂。循股上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内廉,属目内眦,合太阳脉,长七尺五寸,两行合一丈五尺。准此推之,至目者,推尺是两足隂蹻脉也。故经言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以合一丈五尺是也。

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谓十二经脉长短之数也。

丁曰。此篇云十二经脉长短。又言隂蹻从足至目。又言督任二脉。何独不言阳蹻。阳蹻亦起于跟中。循外踝上入风池。亦长一丈五尺言之。则据经丈尺有剰。不言有此阙漏。更俟后贤。其脉上云八尺者。其中庸之人。以省尺言之。皆得四尺。今尺者。非黍尺也。皆以同身寸之为尺。大小言之。皆八尺。○杨曰。督脉起于脊?。上于头。下于靣。至口齿缝计。则不止长四尺五寸。今言四尺五寸者。当取于上极于风府而言之也。手足合十二脉。为二十四脉幷。督任两蹻。又四部合为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凡长一十六丈二尺。荥卫行周。此数则为一度也。故曰长短之数也。○虞曰。经言督脉起于下极之兪。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长四尺五寸。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上关元,至咽喉,长四尺五寸。督任计之,长合九尺也。以上十二经,合二十四脉,合长一十三丈八尺。兼之督、任、隂蹻三脉,合长二丈四尺,共二十七脉,合长一十六丈二尺,以法三九之数,应漏水下二刻。杨氏言二十八脉乃阳蹻,亦系其数。推之二蹻四行,则尺寸有余也。杨氏言二十八脉,误矣。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

然:经脉者,行血气,

通隂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隂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隂,太隂注手少隂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隂,少隂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隂。厥隂复还注手太隂。

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漑灌。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丁曰。此者。天地隂阳。一岁终始于二十四气。日月晓昏。终始于二十四时。人之荣衞。行经络二十四条。故复㑹于寸口人迎。其言寸口者。手太隂脉口也。其穴名曰太渊。故脉㑹于太渊。其十二经十五络。皆辅三焦而生。故始从中焦注手太隂阳明。所以处百病。决死生也。○杨曰。行手太阳讫。即注手阳明。行手阳明讫。即注足阳明。轮转而行。余皆倣此也。○虞曰:其始从中焦者,谓直两乳间。名曰膻中穴。亦名气海。言气从此而起。注太隂。肺也。肺行讫。传之与手阳明也。素问曰:膻中为臣使之官。谓胃化味为气。自此上传于肺也。○杨曰。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法三九之数。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窍是也。其经络流行。皆朝㑹于寸口人迎。所以诊寸口人迎。则知其经络之病。死生之侯矣。○虞曰。厥隂还注手太隂。如此推寻丈尺。则前后经义相违。离圣久远。难为粗述。

经曰。明知终始。隂阳定矣。何谓也。

然。终始者。脉之纪

也。寸口人迎。隂阳之气。通于朝使。如环无端。故曰始也。杨曰。经脉流行。应于天之度数。周而复始。故曰如环无端也。

终者。三隂三阳之脉绝。绝则死。死各有形。故曰终也。杨曰。隂阳气绝。其候亦见于寸口人迎。见则死矣。其死各有形诊。故曰终也。○丁曰。所言三阴三阳之脉绝。绝则死。死各有形。其义本经自解。在二十四难中。

二十四难曰。手足三隂。三阳气巳绝。何以为候。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阴气绝。即骨枯。少隂者。冬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髄。故骨髓不温。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巳日死。

丁曰。足少隂之经。肾脉也。属木。王冬。内荣于骨髓。外华于髪。其气绝则齿本长。骨枯。髪无润泽。故戍日笃而巳日死也。此足少隂绝之形也。○杨曰。足少阴。肾脉也。肾主冬。故云冬脉也。肾主内荣骨髓。故云伏行而温于骨髓也。肾气既绝,则不能荣骨髓,故肉濡而却,却,结缩也。谓齿龈之肉结缩,而故齿渐长而枯燥也。谓齿乾燥色不泽也。肾为津液之主,今无津液,故使髪不润焉。戊巳,土也。肾,水也,土能尅水,故云戊日笃,巳日死也。○虞曰:阴阳有少壮,故有三隂。三阳以通气血,以养人身,是故三隂乃有离合。太隂为开,厥隂为阖,少隂为枢。开者司动静之基,阖者执禁固之权。枢者主动转之㣲。三经不得相失。今足少隂肾脉巳绝,是故一经相失,少隂不得为枢,动转之㣲不主矣,故曰死也。诊要经终论曰。少隂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此之谓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丁曰。足太隂经者。脾之脉也。属土。王季夏。其气内养肌肉。外华卫于口唇。其气绝则唇反肉满。故甲日笃而乙日死也。此是足太隂绝之形也。○杨曰。足太隂、脾脉也。脾主肌肉。其气既绝。故肌肉麁澁而唇反。甲乙、木也。脾、土也。木能尅土。故云甲日笃。乙日死也。○虞曰。口唇肉之所终。亦曰脾之华。今唇反色靑。木贼土也。故曰死矣。隂阳之离合。以太隂为开。谓司动静之基。今脉巳绝。则动静之基。乃失司存。故曰死也。素问日。太隂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呕。呕则逆。逆则靣赤也。

足厥隂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厥隂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隂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荣。则筋缩?即引卵与舌。故舌卷卵缩。此筯先死。庚日笃。辛日死。 筋缩?。

丁曰。足厥阴经者。肝之脉也。属木。王春气。内飬于于筋。外则上系舌本。下环于隂器。其气绝则舌卷卯缩。故庚日笃而辛日死也。此足厥隂绝之形也。○杨曰。足厥隂。肝脉也。肝主筋。其气既绝。故筋缩?而舌卷卯缩。庚辛。金也。肝。木也。金能尅木。故云庚日笃而辛日死也。

手太隂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即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

丁曰。手太隂经者。肺之脉也。属金。王秋。其气内主于气。外荣于皮毛。其气绝则津液去。皮毛焦。故丙日笃而丁日死也。○杨曰。手太隂。肺脉也。肺主行气。故曰温皮毛。丙丁。火也。肺。金也。火能尅金。故云丙日笃。丁日死也。○虞曰。肺行衞气。以飬皮毛。今皮毛焦。则知火来烁金。皮枯毛折。脉绝。其为离合。与足太隂同法也。

手少隂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靣黑如梨。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丁曰。手少阴经者。真心脉也。属君火。王夏。主于荣。通于脉也。其经非不言手厥隂。心包络为主。相火相行。君命。主通荣气。今真心气绝。则荣气不行。荣气不行。则血不流行。是以色泽去。故面黑如黧。壬日笃而癸日死。此者是病。非老惫也。梨字当作此黧字。○杨曰。经云手三隂。今此推释太隂少隂。而心主一经不言之。何也。然。心主者。心包络之脉也。少阴者。心脉也。二经同候于心。故言少隂绝。则心主亦绝。其诊既同。故不别解也。本经云。靣黑如漆柴。此云如梨漆柴者。恒山苗也。其草色黄黑。无润泽,故以为喻。梨者,即人之所食之果也。亦取其黄黑焉。言人即无血,则色黄黑,似此二物无光华也。壬癸,水也。心,火也。水尅火,故云壬日笃,癸日死也。○虞曰:心主血,血乃为荣,荣华人身,故有光华之色。今脉巳绝,血乃不行,故人色夭,面黑如梨。是知水来贼火。离合与足少隂同。

三隂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丁曰。所言三隂者。独是言足三隂也。足少隂者。肾也。肾藏精与志。足厥。隂、肝也。肝藏魂。通于目。故绝则失志而乱。魂去目眩也。○杨曰。三隂者,是手足三隂脉也。此五藏之脉也。五藏者,人之根本也。故三隂俱绝则目瞑。瞑,闭也。言根绝于内,而华诸于外。目者,人之光华也。眩,乱也,言目乱不识人也。肾藏精与志,精气巳竭,故曰失志也。三隂绝,皆止得一日半死也。○虞曰:五藏之脉,皆属三隂。五藏之脉。皆㑹于目。今三隂俱绝。故目眩目瞑也。人之五志。皆属于隂。谓肝志怒。心志喜。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今三隂巳绝。五藏皆失其志。故无喜怒忧思恐。五志俱亡。故曰失志也。杨氏言失志乃止言肾一藏也。本经曰。隂阳相离。则怅然失志。此之谓也。

六阳气俱绝者。则隂与阳相离。隂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且占夕死。夕占且死。

丁曰。所言六阳。是手足三阳也。后言隂与阳相离者。谓手三阳通天气。故曰阳也。足三隂通地气。故云隂也。天地隂阳否隔。所以言隂阳相离也。是故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故其死不移旦夕也。○杨曰。此六阳气绝。不出日死。六阳气绝之状。今畧条之。经云。太阳脉绝者。其绝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终矣。少阳脉绝者。其绝也。耳聋。百节尽纵。目环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色靑者乃死。阳明脉绝者。其绝也。口耳张。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而不仁。则终矣。此是三阳绝之状也。前云六阳。今经曰三阳绝状者。手足诸阳脉绝。其绝状并同。所以不别出。隂与阳相离者。隂阳隔绝,不相朝使也。腠理泄者,阳气巳下,毛孔皆开,所以然也。绝汗乃汗出如珠,言身体汗出著肉如缀珠而不流散,故曰贯珠也。旦占夕死,夕占旦死者,正得半日也。惟少阳绝。得一日半矣。○虞曰:隂阳相离,气位隔绝,腠理开疎,汗乃大出。夫如是。则六阳皆绝。其死明矣。况三阳之脉。亦有离合。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开者司动静之基。阖者执禁固之权。枢者主转动之㣲。三经不得相失。今六阳巳绝。失其动静之司。弛其禁固之枢。止其动转之㣲。三经相失。故曰死也。六阳者。素问曰。上下经乃成六也。

经络大数第

二十五难曰。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

然。一经者。手少隂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丁曰。言少隂与心主别脉者。谓心与小膓为表里。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也。少隂是真心脉。为君火。心主者。共三焦相火。故别也。相行君命。故有心名无位也。○杨曰。手少隂、真心脉也。手心主、心包络脉也。二脉俱是心脉。而少隂与少阳合。心主与三焦脉合。三焦有位而无形。心主有名而无藏。故二经为表里也。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心有两脉。合成十二经焉。据此而言。六府亦止五府耳。○虞曰:心主者,手厥隂脉也。三焦者,手少阳脉也。二经合为表里。乃合为十二经也。手厥隂,心包络脉者。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脇,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准此推之。心包外有经脉。出于中指内。相维络于三焦。归于少隂之经。配手厥隂之脉。手少阳脉者。出于手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准此推寻。乃与心包更相维络。三焦配手少阳。心包配手厥隂。二经俱外有流行经脉。内无藏府。故配之为表里。诸家脉惟言命门与三焦为表里。在右手尺中,惟此经言,则三焦与心主为表里也。又左寸火,右寸金,左关木,右关土,左尺水,右尺火,左尺男,右尺女。可验之经有夫妇对位。若三焦配命门为表里,则木火同位也。

二十六难曰: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

然:有阳络,有隂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蹻之络也。隂络者、隂蹻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丁曰。十二经、十五络者。谓毎一经各有一络。其肝心肾。经在左。即络右。其脾肺心包经在右。即络左。其阳蹻。经在左足外踝。络在右足外踝。其隂蹻。经在右足内踝。络在左足内踝。此者是隂蹻阳蹻之络也。脾之大络者。脾象土。主中宫。王四季。分飬四藏。故曰脾之大络。是名大包穴。在渊液下三寸。布胸中。出九助闲是也。○杨曰。十二经各有一络。为十二络耳。今云十五络者。有隂阳之二络。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也。人有隂阳两蹻。在两足内外。男子以足外者为经。足内者为络。女子以足内者为经。足外者为络。故有隂阳蹻二络也。经云。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隂。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此之谓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此则脾有二络也。凡经脉为表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也。奇经八脉第三

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扚于十二经,何谓也?

然。有阳维,有隂维,有阳蹻,有隂蹻,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丁曰。前言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相随。上下流通。气血相贯。无有休息。今此八脉。谓别道而行,故曰奇经八脉也。其所起言在后章。○杨曰:奇,异也。此之八脉,与十二经不相拘制,别道而行,与正经有异,故曰奇经也。其数有八,故曰八脉也。○虞曰:奇,音基也。竒、斜也。奇、零也。不偶之义。谓此八脉不系正经,隂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竒经也。所以经言八脉不拘于经。以此可验矣。杨氏言奇异之义。非也。二十八难曰。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

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兪。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

丁曰。督脉起于下极之兪者。长强穴在脊骶。督脉络任脉络㑹之所。并于脊里。上至风府穴。在髪上一寸。督脉阳维所㑹。奇经之一脉也。○吕曰。督脉者。阳脉之海也。○杨曰。督之为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人脉比于水。故吕氏曰。阳脉之海。此为奇经之一脉也。下极者。长强也。○虞曰。经言督脉起于下极。上入属于脑。吕氏曰。诸阳之海也。杨氏曰。阳脉之都纲㨿。其督脉流行。起自㑹隂穴。循脊中上行至大推穴。与手足三阳之脉交㑹。上至瘖门穴。与阳维㑹其所。上至百㑹穴。与太阳交㑹。下至于鼻柱下水沟穴。与手阳明交㑹。准此推之。实谓为诸阳之海。阳脉之都纲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

丁曰。中极者、穴名也。在齐下四寸。其中极之下者。曲骨穴也。是任脉所起。其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者。天突冗也。是任脉之所㑹。奇经之二脉也。○杨曰。任者、姙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故曰位中极之下。长强之上。此奇经之二脉也。○虞曰。㨿。针经推寻任脉起于㑹隂穴上毛际者。乃是曲骨穴。在少腹下毛际。与足厥阴㑹于此上至关元。乃齐下二寸也。至咽喉。与阴维脉㑹也。素问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也。故杨氏曰。生餋之本。良由此也。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吕曰。冲脉者。隂脉之海。○丁曰。

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内。侠任脉之外。上行至胸中而散。皆起于两间。此者是三焦行气之府也。故吕氏云。一本曰冲者。此之谓也。○杨曰。经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如此则不擉为隂脉之海。恐吕氏误焉。冲者。通也。言此脉下至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曰冲焉。此奇经之三脉也。○虞曰。素问曰。冲脉起于气街。难经曰:起于气冲。又针经穴中,两存其名。冲街之义,俱且通也。素问曰:竝足少隂之经。难经却言竝足阳明之经。况少隂之经,侠齐左右各五分。阳明之经,侠齐左右各二寸。气冲又是阳明脉气所?。如此推之,则冲脉自气冲起,在阳明少隂二经之内。侠齐上行。其理明矣。大体督脉任脉冲脉。此三脉。皆自㑹隂穴㑹合而起。二脉分为三岐。行于隂阳。部分不同。故名各异也。

带脉者。起于季脇。廽身一周。

丁曰。季脇下一寸八分。是其带脉之穴也。?身一周。是奇经之四脉也。○杨曰。带之为言束也。言㧾束诸脉。使得调柔也。季脇在助下。下接于髐骨之间是也。廽、绕也。绕身一周。犹如束带焉。此奇经之四脉也。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丁曰。

阳蹻脉起于跟中。循外跟者。中冲穴也。上入风池穴者。项后髪际䧟中。是奇经之五脉也。○杨曰。蹻、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故曰蹻脉焉。此奇经之五脉也。

隂蹻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丁曰。隂蹻脉亦起跟中。循内踝者。照海穴也。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其又至目下承泣穴。是隂蹻脉始终也。是奇经之六脉也。○杨曰:其义与阳蹻同也。此奇经之六脉也。○虞曰:隂蹻者,起于足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循隂股入隂而循腹,上胸里,入缺盆,出人迎之前,入頄内廉,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

阳维。隂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漑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㑹也。阴维起于诸隂交也。丁曰。阳维者。维络诸阳。故曰阳维起于诸阳㑹也。隂维者。维络诸隂。故曰隂维起于诸隂交也。○杨曰。维者、维持之义也。此脉为诸脉之网维。故曰维脉也。此有隂阳二脉。为奇经八脉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圣。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畜则肿?。砭射之也。丁曰。凡八脉为病。皆砭射取之。○杨曰。九州之内。有十二经水。以流泄地气。人有十二经脉以应之,亦所以流灌身形之血气,以奉生身,故比之于沟渠也。○虞曰:十二经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邪在八脉,肿?畜积,故以砭石射刾之,故曰砭射之也。

二十九难曰:奇经之为病何如。

然。阳维维于阳,隂维维于隂,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吕曰。怅然者。其人惊。惊即维脉缓。故令人身不能收持。惊则失志。善忘恍惚也。○丁曰。阳维者。是隂阳之纲维也。而主持隂阳之脉。今不能相维者。是阳不能主持诸阳。隂不能主持诸阳。成言怅然失志也。溶溶者。缓慢所以不能收持也。

隂蹻为病。阳缓而隂?。阳蹻为病。隂缓而阳?。吕曰。隂蹻在内踝上。病则其脉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也。阳蹻在外踝上。病。则其脉从外踝以上?。内踝以上缓也。○丁曰。奇经八脉者。而圣人图设沟渠之理。以备通水道焉。非自生其病。尽诸经隆盛而散入也。乃砭射取之。诸阳脉盛。散入阳蹻。则阳蹻病。诸隂脉盛。散入隂蹻。则隂蹻病。故隂蹻阳蹻。乃为病耳。其隂阳缓?者。即是虚实之义。隂蹻为病。则阳缓而隂急。即病隂厥。足劲直而五络不通。阳蹻为病。则隂缓而阳?。即狂走。不卧死。蹻者、健也。

冲之为病。逆气而里?。

丁曰。逆气、腹逆也。里?、腹痛也。○吕曰。冲脉从关元上至?喉。故其脉为病。逆气而里?。○虞曰。冲脉竝。足少隂之经。夹齐上行。病故逆气里?矣。巢氏病源曰。肾气不足。伤于冲脉。故逆气而里?。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吕曰。督脉在脊。病则其脉?。故令其脊强也。○丁曰。督脉起于下极之兪。行脊里。上入风池。病则故脊强。

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吕曰。任脉起于胞门子戸。故其脉结。为七疝瘕聚之病。○丁曰。任脉起胞门日戸。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病则故男子内结为七疝。女子为瘕聚。○虞曰。任脉当少腹上行。故其内苦结。男子病七疝者。谓厥疝、槃疝、寒疝、症疝、附疝、狼疝、气疝。此七病。由气血虚弱。寒温不调致之也。女子病为瘕聚。瘕有八瘕。谓靑瘕、黄瘕、燥瘕、血瘕、狐瘕、蛇瘕、鳖瘕、脂瘕。瘕者、谓假于物形是也。

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吕曰。带脉者。廽带人之身体。病则其腹缓。故令腰溶溶也。○丁曰。带脉者。廽带人之身。病则腰溶溶也。阳维为病。苦寒?。隂维为病。苦心痛。

吕曰。阳为衞。故寒?隂为荣。荣为血。血者心。故心痛也。○丁曰。阳维主于诸阳之经。病则苦寒?。隂维主于诸隂之经。病则苦心痛也。

此竒经入脉之为病也。

杨曰。一本云。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于咽喉中。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戸。侠齐上行至胸中。二本虽不同。亦俱有所据。幷可依用。故并载之。吕氏注与经不同者。由此故也。○虞曰。㨿素问言冲脉起气街。侠齐上行至胸中。任脉起于中极。谓当齐心上行也。以上吕杨氏所举皆非也。

荣卫三焦第四

三十难曰。荣气之行。常与衞气相随不。

然。经言人受

气于谷榖。入于胃。乃传与五藏六府。五藏六府。皆受于气。其淸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周不息。五十而复大。㑹隂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知荣卫相随也。

丁曰。夫人之生。禀天真之气。后飮水榖食入胃。传于五藏六府。化为精血。其精血各有淸浊。其精中淸者。归肺以助天真。其浊者。坚强骨髓。故血中之淸者。归心荣养于神。血中之浊者。外华于肌肉。而淸者行于脉肉浊者行于脉外。而卫者。卫诀之义也。○杨曰。营、行作荣。荣者。荣华之义也。言人百骸九窍。所以得荣华者。由此血气也。营者。经营也。言十二经脉常行不巳。经纪人身。所以得长生也。二义皆通焉。衞者。䕶也。此是人之慓悍之气,行于经脉之外。昼行于身。夜行于藏,卫护人身。故曰卫气。凡人隂阳二气。皆㑹于头手足。流转无穷。故曰如环之无端也。心荣血,肺卫气。血流据气,气动依血,相慿而行。故知荣卫相随也。○虞曰:经言人受气于榖,榖入胃,乃传与五藏六府者,谓水榖入口,下至于胃。胃化榖为气,上传与肺。肺乃主气,气乃为卫。胃化水,上传与心,心乃生血,血乃为荣。气为表,行于脉外,血为里。行于脉内。二者相依而行。故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复㑹于手太阴。如环之无端。转相漑灌也。经言淸气为荣。浊气为浊。详此淸浊之义。倒言之为正。恐传冩误也。隂阳应象论曰。淸阳实四支。浊隂归六府。即其义也。

三十一难曰。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治常在何许。可晓以不。

然。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杨曰。焦、元也。天有三元之气。所以生成万物。人法天地。所以亦有三元之气。以养人身形。三焦皆有其位。而无正藏也。○虞曰。天有三元。以綂五运。人有三焦。以綂五藏也。今依黄庭经配八卦,属五藏,法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心肺在上部,心法离卦,肺法兑卦,乾卦主上焦,乾为天,所以肺行天气。脾胃在中部,脾胃属土,统坤卦,艮亦属土,艮为运气,主治中焦。肾肝在下部,肾法坎卦,肝法震卦,异卦主下焦。主通地气。行水道。夫如是。乃知坎离震兑坤以法五藏。乾艮巽乃法三焦。以合八卦变用。乃如下说。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䧟者是。杨曰。自膈以上。名曰上焦。主出阳气。温于皮肤分肉之间。若雾露之漑焉。胃上口穴。在鸠尾下二寸五分也。○虞曰。膻中者。穴名也。直两乳中是穴。任脉气之所?。素问曰。膻中为臣使之官。以主气布隂阳气和志远。喜乐由生。谓布气也。故治其中矣。上焦主入水糓内而不出。其为病止言冷?。虚则补其心。实则㵼其肺。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上焦如雾。谓行气如露。漑灌诸经也。言胃气自膻中布气。与肺下漑灌诸藏。经曰。肺行天气即。此义也。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榖。其治有齐傍。杨曰。自齐以上。名曰中焦。变化水谷之味。生血以荣五藏六府。及于身体。中脘穴。在鸠尾下四寸也。○虞曰。中焦乃脾胃也。中焦为病。止言冷?。虚则补其胃。实则㵼其脾。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中焦如沤。谓腐熟水榖也。其治在齐傍。齐傍左右各一寸。乃足阳明胃脉所?夹。齐乃天枢穴也。中焦主脾胃。故治在此经中。故曰齐傍也。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淸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治在齐下一寸。

杨曰。自齐以下。名曰下焦。齐下一寸。隂交穴也。主通利溲便。以时下而传。故曰出而不内也。○虞曰。下焦为病。止言冷?。虚则?其肾。实则㵼其肝。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下焦如渎。谓膀胱主水也。素问曰。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齐下一寸。乃足三隂。任脉之㑹。其治在玆。乃下纪也。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一本曰冲。

丁曰。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引导隂阳水谷。故言三焦者。水榖之道路也。布气于胸中。故治在膻中穴也。其府在气街。而或曰冲者。二义俱通。言气街者。即阴阳道路也。言气冲者。气冲脉也。气冲者、十二经根本。诸经行气之府也。故言府在气冲也。○杨曰。气街者。气之道路也。三焦既是行气之主。故云府在气街。街、衢也。衢者。四达之道焉。一本曰冲。此非扁鹊之语。盖吕氏再录之言。别本有此言。于义不可用也。○虞曰。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是穴乃足阳明脉气所?。言其三焦主三元之气。其府在气街。其气街者,针经本名气冲。冲者,通与四达之义不殊,两存之亦可也。以气街为府者,何也?谓足阳明胃化榖为气,三焦又主三元之气,故以气街为府也。

藏府配像第五

三十二难曰:五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者,何也?

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丁曰。心肺主通天气。故在膈上。○杨曰。自齐以上通为阳。自齐以下通为隂。故经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天阳地隂。即其义也。今心肺既居膈上而行荣衞。故云荣周于外。○虞曰。心为帝王。高居远视。肺为华盖。位亦居膈。心主血。血为荣。肺主气。气为卫。血流据气。气动依血。血气相依而行。故心肺居在上焦也。

三十三难曰。肝靑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

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㣲阳。而吸其㣲隂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隂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

丁曰。五行既定。即有刚柔。配合夫妇。柔纳其刚。今经举肝靑象木。木性本浮。今肝得水沉者。谓又懹金性也。又木七月受气,正月临官,行其隂道多,是故肝得水而沉也。○杨曰:四方皆一隂一阳。东方甲乙木,甲为阳,乙为隂。余皆如此。又甲为木,乙为草。丙为火,丁为灰,戊为土。巳为粪,庚为金,辛为石,壬为水,癸为池。又乙带金气,丁带水气,巳带木气,辛带火气,癸带土气,此皆五行王相配偶,故言肝者,非为纯木也,隂阳交错故也。木生于亥而王于卯,故云行隂道多。东方甲乙木,畏西方庚辛金,故释其妹。乙嫁庚为妇,故曰庚之柔。柔,隂也。乙带金气以归,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虞曰:乙与庚合,从夫之性,故得水而沉也。

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隂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㣲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

丁曰。肺白象金。金性本沉。今肺反浮。谓辛纳火性。又正月受气。七月临官。行其阳道多。是故肺得水而浮也。○杨曰:金生于巳,王于酉,故云行阳道多。西方庚辛金,畏南方丙丁火,故释其妹。辛嫁丙为妇,故曰丙之柔。辛带火气以归,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虞曰:丙与辛合,随夫之性,炎上而浮,故云也。

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者,何也。故知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丁曰。皆归本性也。○杨曰。肝生沉而熟浮。肺生浮而熟沉。此是死则归本之义。熟谕死矣。如人夫妇有死亡者。未有子息。各归其本。极阴变阳。寒盛生熟。壅久成通。聚而必散。故其然也。义之反复。故浮沉改变也。

三十四难曰。

五藏各有声色臭味。可晓知以不。然。十变言肝色靑。

虞曰。五色之变。在于木也。五藏五色。由肝木之气。更相漑灌。故各从其?见其色。黄庭经云。肝者。木之精。震之气。其色靑。位居东方。

其臭臊。

虞曰。得火之变。故其臭则臊也。

其味酸。

虞曰。土受木味则酸。洪范曰。曲直作酸。酸取其收歛也。

其声呼。

虞曰。金木相配。?声为呼。呼亦啸也。

其液泣。

虞曰。泣则言泪也。此乃水行气漑灌于子。故生泣也。心色赤。

虞曰。木之布色。在火乃赤也。

其臭焦。

虞曰。五臭之变在于火。五藏五臭。火盛则焦苦出焉。故曰其臭焦也。

其味苦。

虞曰。火性炎上。故生焦苦。故洪范云。炎上作苦。本经云。脾主甘受味。火由土受之。则味苦。取其燥泄也。其声言。

虞曰。金火相当。夫妇相见。?声为言。素问云。笑。其液汗。

虞曰。水火交泰。蒸而成汗。

脾色黄。虞曰。脾土在中央。其色黄。此乃木之布色。在土乃黄也。

其臭香。

虞曰。火之化土。其臭则香也。

其味甘。

虞曰。脾土味甘。甘能受味。以取寛缓。行五味以养五藏。各从其数。以配其味。在本性则甘。故洪范云。稼穑作甘也。

其声歌。

虞曰。金土相生。母子相见。?声为歌。其液涎。

虞曰。水之行液。在脾成涎。

肺色白。

虞曰。木之布色。在肺乃白也。

其臭腥。

虞曰。火之变。在金则腥也。

其味辛。

虞曰。土之受味。在肺为辛。辛取其散润也。其声哭。

虞曰。凡五音之?在于金。金?五音。以出五藏。各从其?。以?其声。金在本性为哭者。谓肺属金。金、商也。商、伤也。主于秋。秋、愁也。故在志则悲哭。此之谓也。

其液涕。

虞曰。水之行液。在肺成涕。

肾色黑。

虞曰。木之布色。在肾乃黑。淮南子云。水者。积阴之气而成水也。取其积隂。故其色乃黑。

其臭腐。

虞曰。火主臭。在水为腐臭也。启玄子云。因水变为腐也。

其味咸。

虞曰。土之受味。在水作咸。咸取其柔耎也。其声呻。

虞曰。子之见母。乃?娇呻之声也。

其液唾。

虞曰。凡五液皆出于水。水行五液。分灌五藏。故诸藏各有液也。在本宫则为唾也。

是五藏声色臭味也。

丁曰。其言五声、五色、五味、五音、五液。此者是五藏逓相荣飬。过此则病也。○杨曰。五藏相通各有五。五五合为二十五。以相生养也。

五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

然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

也。故肝藏魂。肺藏魂。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虞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水从其夫。故有智也。肾藏精与志也。

丁曰。五藏七神者。宣明五气篇注云。心藏神。精气之化成也。肺藏魄。精气之匡辅也。灵枢经云。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肝藏魂。神气之辅弼也。灵枢经曰。随神而徃来者谓之魂。脾藏意与智。意主所思。智主其记。肾藏精与志。专意而不移者也。灵枢经曰。意之所在谓之志。又云:守其精者谓之志也。○虞曰:气之所化谓之精,意之所存谓之志。○杨曰:肝心肺各一神,脾肾各二神,五藏合有七神。

三十五难曰:五藏各有所府,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膓小膓远者,何谓也。经言心荥肺卫,通行阳气,故居有上大膓小膓,传隂,气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逺也。

又诸府者。皆阳也。淸浄之处。今大膓小膓。胃与膀胱皆受不净。其意何也。

然。诸府者。谓是非也。丁曰。经言诸府皆阳淸净之处者。为手足三阳为行气之府。故言淸净之处也。今大膓小膓,胃膀胱为传化之府,故言非也。○杨曰:谓是非者,言诸府各别,其所传化,此为是也。小膓为府,此为非也。何为如此,然,小膓者,虽配心为表,其治则别,其气则通,其气虽通,其所主又异,所以虽曰心病,而无心别位,故曰非也。

经言小膓者,受盛之府也。大膓者,传㵼行道之府也。胆者,淸净之府也。胃者,水谷之府也。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杨曰:此各有此传也。一府犹无两名,故知非也。

小膓者,心之府。大膓者,肺之府。胃者,脾之府。胆者,肝之府。膀胱者、肾之府。杨曰:此是小膓与心通气也。余并同矣。小膓谓赤膓。大膓、谓白膓。胆者、谓靑膓。胃者、谓黄膓。膀胱者、谓黒膓。下焦所治也。

丁曰。皆谓随五藏之色。相配而言也。○杨曰。膓者、取其积贮?治之义也。故以名之。然六府、五藏之正色也。

三十六难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

然。肾两

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丁曰。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也。是知肾有一也。其言命门者。非右尺也。为人之主。命之门也。肾属水。故知以其右尺为相火,行君火之命,今亦名命门,即非肾之命门也,盖同名而异义也。○杨曰:肾虽有两,而一非肾,故脉经曰:左手尺中为肾脉,右手尺中为神门脉,此其义也。肾者人生之根本,神门者,元气之宗始,故云精神之所舍也。神门亦命门也。○虞曰:经云。右为命门。元气之所系也。脉经言与三焦为表里。三焦又主三元之气。准此推之。三焦自命门之所起也。属手少阳火。配心包手厥隂火为表里。其理明矣。

三十七难曰。五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以不。

然。五藏者。当上关于九窍也。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白黑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

杨曰。七窍者、五藏之门戸。藏气平调。则门戸和利矣。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

杨曰。五藏失和于内。九窍壅塞于外也。今上有七窍。而云九者。二窍幽隐。所以不言。肾气上通于耳。下通于二隂。故云九窍也。

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

丁曰。不和者。为府与藏。不和者。邪气不得外泄。则害其九窍。六府不得内通。则留结为廱。凡人藏府隂。阳和即,如水之流,不得息也,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周而复始也。○杨曰:六府,阳气也。阳气不和,则结痈肿之属,故云为廱也。邪乘气来,先游于府也。

邪在六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藏,则隂脉不和,隂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隂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隂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隂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丁曰。内外不相济。是为关格。故知死矣。○杨曰。人之所有者。气与血也。气为阳。血为隂。隂阳俱盛。或俱虚。或更盛。或更虚。皆为病也。

经言气独行于五藏。不营于六府者。何也。

然。气之所

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隂脉营于五藏。阳脉营于六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藏府。外濡于腠理。

丁曰。诸隂不足。阳入乘之为覆。诸阳不足。隂出乘之为溢也。此者是气之独行也。○杨曰。覆溢者。谓上鱼入尺也。若不如此。当行不止。故云终而复始焉。○藏府度数第六三十八难曰。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府

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丁曰。其言五藏六府者。谓五藏应地之五行。其六府应天之六气。其言天之六气。谓三焦为相火。属手少阳。故言府独有六也。○杨曰。三焦无内府。惟有经脉。名手少阳。故曰外府也。

三十九难曰。经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

然。六府者。

正有五府也。然五藏亦有六藏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府有五者。何也。

然。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于五藏。故言府有五焉。

丁曰。五藏正有五府。今曰三焦。是为一府。配心包络为藏即。藏府皆有六焉。其二经俱是相火。相行君命。故曰命门也。○杨曰。五藏六府皆五。有五六之数。或俱五。或俱六。或一五。或一六。并应天地之数也。若以正藏府言之,则藏府俱有五也。藏五以应地之五岳,府五以应天之五星。若以俱六言之,则藏六以应六律,府六以应乾数。若以藏五、府六言之,则藏六以应五行,府六以法六气。若以府五、藏六言之,则藏六以法六隂,府五以法五常。所以藏府俱五者,手心主非藏,三焦非府也。藏府俱六者,合手心主及三焦也。其余例可知也。○虞曰:天以六气司下,地以五行奉上,天地交恭,五六之数而成也。人法三才,所以藏府以法五六之数。谓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以藏府五六之数以象人,则三才备矣。十一之数,相因而成,故不离于五六也。汉书云:五六乃天地之中数也。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第三音释

二十难癫盲

二十二难呴二十三难蹻二十四难、眩二十八难、跟跸砭二十九难。疝瘕三十一难膻脘

三十四难。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