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明?心之失

轻识古籍

共 535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05:57

○次明?心之失

若?是心分位差别如何圣教说心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又如何说心与心所俱时而起如日与光瑜伽论说?云何通彼说心所非?心故如彼颂言五种性不?分位差过失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他性相应非自性?,瑜伽论,问诸法谁相应?为何义故,建立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为徧了知依自性淸浄心,有?浄法,若增若减,是故建立。瑜伽颂言,五种性不?等?,彼论释云: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法。此不应理,何以故?且说诸蕴,有五种性,不?就故又若彼计分位别故,有种性?,分位别计,亦有过失。何以故是诸分位,展转相朢,作用差别,若有若无,皆?失故。若言有者,由相异故,便应有异,实物体性。若言无?,计分位别,则为唐捐。又不应如六识身分位差别,何以故?由六识身所依所缘有差别故。是诸分位一处可得故不应理。若谓转?,亦不应理。何以故?于有色物可转?故,得有分位,前后差别,非于无色,有如乳酪生酥等异。又心因缘无差别故行别分位,不应道理,于一刹那,必不可得,差别因缘,令彼分位,而有差别。是故汝计分位差别,不应道理,又违圣教。如契经言:贪?痴等,恼?其心,令不解脱。若唯有心二不俱有是?贪等,应不依识。又复经言:三和合与触,俱生受想思等故名所摄四无色蕴,心与心所,更互相应,道理成就。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