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隂脉证并治第十
共 80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4 15:06
辨太隂脉证并治第十
太隂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胷下结鞕。
太隂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隂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隂塞在内而为腹痛者,则为常痛。此阳邪干里。虽痛而亦不常痛。但时时腹自痛也。若下之。则隂邪留于胷下为结鞕。经曰。病?于隂。而反下之。因作痞。
太隂中风。四肢烦疼。阳㣲隂澁而长者。为欲愈。太隂脾也。主营四末。
太隂中风。四肢烦疼者。风滛末疾也。表邪少则㣲。里向和则澁而长。长者阳也。隂病见阳脉则生。以隂得阳则解。故云欲愈。
太隂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脾为隂。土王于丑。亥子向阳。故云解时。
太隂病脉浮者。可?汗。宜桂枝汤。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隂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之。
自利不渇者。属太隂。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軰
自利而渇者。属少隂。为寒在下焦。目利不渇者。属太隂。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汤。以温其藏。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繋在太隂。太隂当?。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太隂病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太隂入府。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十余行者。脾家实。腐秽去也。下利烦燥者死。此以脾气和。逐邪下泄。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而利必自止。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隂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隂,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表,加芍药以和里。
太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太隂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腹满痛者,
太隂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药攻满痛者,宜少与之,以胃气尚弱,易为动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