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論

共 149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2:22

養生論

嵇叔夜

丗: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請試粗論之。

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

至於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上獲千餘嵗,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而丗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曾子銜哀,七日不飢;夜分而坐,則低迷思寢;内懷殷憂,則達旦不瞑。勁刷理?,醇醴發顔,僅乃得之,壯士之怒,赫然殊觀,植髮衝冠。由此言之,精神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昬於上,國亂於下也。

夫爲稼於湯丗,偏有一漑之功者,雖終歸於燋爛,必一漑者後枯。然則一漑之益,固不可誣也。

而丗常謂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輕而肆之,是猶不識一漑之益,而望嘉榖於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理之害生。故脩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也。

夫田種者,一畒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不知區種,可百餘斛也。田種一也,至於樹養不同,則功收相懸,謂啇無十倍之價,農無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變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魚不養,常丗所識也。蝨處頭而黒,麝食柏而香,頸處險而癭,齒居晉而黃。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氣,蒸性染身,莫不相應。豈惟蒸之使重而無使輕,害之使闇而無使明,薰之使黃而無使堅,芬之使香而無使延哉。故神農曰:上藥養命,中藥養性者,誠知性命之理,因輔養以通也。而丗人不察。惟五榖是見。聲色是耽。目惑?黃。耳務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䰞其腸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氣。思慮銷其精神。哀樂殃其平粹。

夫以蕞爾之軀。攻之者非一塗。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敵。身非木石。其能乆乎。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勌,以致乏絶,風寒所災,百毒所傷,中道夭,於衆難丗,皆知?悼,謂之不善持生也。至於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損成衰,從衰得白,從白得老,從老得終,悶若無端。中智以下,謂之自然,縱少覺悟,咸歎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愼衆險於未兆。是由桓侯抱將死之疾,而怒扁鵲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爲病之始也。害成於微,而救之於著,故有無功之治;馳騁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壽。仰觀俯察,莫不皆然。以多自證,以同自慰,謂天地之理,盡此而已矣。縱聞養性之事,則斷以所見。謂之不然。其次狐疑。雖少庶幾。莫知所由。其次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尾閭。欲坐望顯報者。或抑情忍欲。割棄榮願。而嗜好常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數十年之後。又恐兩失。内懷猶豫。心戰於内,物誘於外,交賒相傾,如此復敗者。

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難以目識,譬猶豫章生七年然後可覺耳。今以躁競之心,涉希靜之塗,意速而事遲,望近而應逺,故莫能相終。夫悠悠者旣,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專喪業,偏恃者以不兼無功。追術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類,故欲之者萬無一能成也。善養生者則不然矣。清虚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徳,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彊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然後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絃,無爲自得,體妙心?,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往,恕可與羡門比壽,王喬爭年,何爲其無有哉?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