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體第三

共 376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3-12-07 12:31

位體第三

十。演之二也。位,猶安也,亦立也。因有名覈體,寄懷無所,故?位之。

無名曰有餘。無餘者,葢是?槃之外稱,應物之假名耳。

外稱亦強名也。

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噐;象者,躭形。

由言封名、志噐、躭象,所以?亡。楞伽云:名相常相隨,而生於妄想。

名也,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不象,題目有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於無形者哉。

初二句,彰名相所盡。世間物象,非方則圓。次二句,正明妙體。非象故,方圓何能象。非名故,題目何所傳。大鈔象是寫字。後二句,正顯不可。名但名於可名,象但象於可象。無名無象之體,焉可強名強象哉。題云?槃無名。

難序云:有餘無餘者,信是權寂,致教之本意,亦是如來隱顯之誠跡也。

初句牒前名家,叙有餘無餘之文。信是下,縱是權宜。縱有二意:一、權;寂是無餘,隨宜方便,故云權也。立教是有餘,皆如來化生之本意。二、隱顯之實跡,隱爲無餘,顯爲有餘。

但未是玄寂絕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環中之妙術耳。

奪也。前是權寂立教之意,未是玄寂絕言之致。無相故玄,無名故寂。前是隱顯之跡,亦非?中之妙。環中之妙,豈容隱顯?

子徒不聞正觀之說歟?維摩詰言:我觀如來無始無終,六入巳過,三界已出;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爲,非無爲;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無言無說,心行處滅。以此觀者,乃名正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放光云:佛如虗空,無去無來,應緣而現,無有方所。

初句告問者:經說正觀,子獨未聞邪?維摩下,亦約義引之。無始下三句,顯超。生相巳盡,故云無始;滅相又亡,故云無終。又三際巳斷故。六入,六根也。根境相入,故名六入。巳過者,無漏淨色不入塵故。三界下,界繫巳亡故。不在下四句,遮表同時。不可下四句,顯體深玄。以此下,結揀邪正。皆古譯之經,與?經少殊。放光下,?義引彼經第三十卷法上菩薩荅薩陀波崘所問之意。大䟽云:若有方所,此現彼無;無方所故,感處?形。此前皆示自性。?槃下,示無住亦應化?槃也。

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虗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

承前經意,以辨前云佛如虗空,隨緣而現,故云在天下。謂應無不周,與體同遍。寂寞下,顯非聲色身,非執受故。二執永無,故竟諍也。無諍是?槃故。導而下,因感而導,疾前無藥故。

?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弗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徃,恍焉而有,惚焉而亡,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㝠,變化無常。

顯無住也。初四句喻說,後六句法喻皆通。谷鏡皆喻無名之體。對鏡之質,呼谷之人,皆喻能感之機。若響若像,皆喻於應。於中像喻應身,響喻說法。感之而來,謂之有餘,來實非來,雖對之而不知所從,不住有餘也。感謝而徃,謂之無餘,徃實非徃,欲隨之而不知所向,不住無餘也。喻意可知。動?有也,隱?無也,機見去來,聖無所住,故云動而等。出幽下,釋成出無入有,棄有入無,變化權宜,理非常凖。無名之道,?月印空,虧盈不遷,出入常湛。

其爲稱也,因應而作。顯跡爲生,息跡爲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

生滅因乎顯息,有無?由生滅。隨跡而起,非假名何?

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于何不名?

有無,跡也,末也;無名,實也,本也。跡從實現,末自本名。

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

承前于何不名?以示用也。逐噐應形,無不能也。方圓喻殊機,應天爲天,應人名人,同?攝生,無擇鹿馬。居士宰官等,如本經廣示。

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是天是人之定報,豈能應天應人而現形?正由非天非人,所以能應天人,有體方用。

其爲治也,應而不爲,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爲,故爲莫之大。

現身名應,感而後應,聖不爲也。現通說法名施,因機而作,聖不施也。施,作也,平聲。起信論示用大云:第一義諦,無有世諦,離於施作,但隨衆生見聞得益等。莫之者,?具二意:一、最大最廣故。如衆生界,一時皆感,亦一時普應,此應之大,更無大於此者,施例之。二、忘廣大之相,亦云莫之。如下云。

爲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皈乎無名。

莫之者,亦忘乎至大至廣之相也。由忘乎大,故曰小成。但寄小以遣大,豈住小成。由忘乎廣,故皈無名。緫前意云,謂依體起用,?用恒體,非體時不用,用時不體,體用無住無不住也。

經曰: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

經,?太子本起瑞應經也。菩提秘?中般若,故圖度思慮也。何故不可邪?以高而無上等,謂高深有際可思,上下無窮,故不可也。天地至大智,又包?無間。至小智,?入中無間。如子微極細,無中間也。以證?槃,體大用廣。

然則?槃之道,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

而惑者覩神變因謂之有,見滅度便謂之無。有無之境,妄想之域,豈足以標榜玄道而語聖心者乎?

執跡迷本,亦猶逐?而亡源。且略標?槃,令其知有,而於正位,猶爲剩名,計跡爲實,空花結果。

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源,存不爲有,亡不爲無。

至人法身,德也。正位之中,有無幾微,亦不形兆,故云寂怕。餘可了。

何則?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爲有。

初句放光,?彼二十六中文。無形下,亦義引放光、?槃等經。以知下,論斷。生謂四生。無生不生者,猶云無一生而不生。形謂六道萬?之形,猶云無一形而不形。何者?如忍辱太子等,胎生也;鴈王鸚鵡,卵生也;頂生手生,濕生也;爲天爲鬼,化生也。四生攝於萬?,如?槃三十二云:菩薩摩訶薩受羆身乃至鹿兎龍蛇等身。然但由感起?應而眞,故?云不生不形?不爲有也。

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又云:入於?槃而不般?槃,以知亡不爲無。

初引晋華?,?安住長者成就法門名不滅度,所得三昧名無盡佛性,?譯名佛種無盡,梵云三昧,此云正思,亦云正受無盡者,以佛性無盡故,入此三昧見三世佛亦無盡。又此宗中三世互現,故現在中見過未佛也。廣示如經。後引義同,?本經二十一中之義。是知栴檀塔下勝觀元存,靈鷲山中釋迦常在,莫隨妄想見有去來。

亡不爲無,故雖無而有;存不爲有,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

躡前以顯二非之中,無住?槃,跡不可執。

然則?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絕,言象之逕斷矣。

四法皆非,眞應莫羈,有無不住,言象何及?教明如鏡,理?似絃,喻合符契,義皎白晝,斷然超絕,無襲前惑。

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皈無;勞?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虗。無乃乖乎神極,傷於玄㫖者也。

此非荅前正問,以前名家叙入無餘,所以云身爲大患,智爲雜毒。此見淺近,過患良深,故荅問已兼破此。

無乃下,責非。神極者,神妙至理。玄㫖者,幽玄經㫖。

經曰:法身無相,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

晋經三十二略云:淸淨法身,非有非無,隨衆生所應,悉能示現。下對?諸部般若之意,無身而形,非心而照。引此意,明身心尚無,勞患何起?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繫於動靜者乎?

般若,無知也。初四句法,說萬機大數也。不撓有二:一、由機感故,如水澄月現;二、由無思故,如摩尼出生。千難例同。次二句喻,明有餘名動,如行雲;無餘名靜,猶谷神也。谷神出道經,彼云谷神不死。後二句正明無心。

既無心於動靜,亦無相於去來。

法身無相也。初句躡前,後句例身,以釋前文。法身無相,去爲無餘,來爲有餘。

去來不以相,故無噐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

躡前?,明身心,以成前文。應物而形,對緣而照。

然則心生於有心,相出於有相。

機有身心之感,而聖有身心之應。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動。紜紜自彼,於我何爲?

象非聖出,心非聖生。既由機感而現此身,此心何患何勞?故出現䟽云:象非我有,自彼噐之虧盈;心非我生,豈普現之前後?金石下。?莊子?逍遙篇云: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等。

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

八極,八方之極際也。無心之心,遍知一切而何勞。非身之身,分應八方而弗患。至于遣侍問候,只叙禮儀,荅以輕安,俯隨世範,豈曰小疾須乳,爲雷居士呵哉。後二句以身心無爲,故非所損益。初句擬繫辭。

??痾癘中逵,壽極?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

長阿?等說,如來向拘尸羅城,中路背痛,令弟子四疊僧伽?樹下休息等。天棺?金棺也,依古聖輪王塟儀而作,故言天棺。意云身心非有,自感而興,非益能盈,非損可虧。豈同小乘之見,半路背痛,?林壽終,靈智滅於天棺,聖體?於焚燎也?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殊應之跡,秉執䂓矩,以擬大方,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捨有入無,因以名之。豈可謂采微言於聽表,㧞玄根於虗壤者哉?

初二句法說,次二句喻明。方曰䂓,圓曰矩,?之梓匠所用斗尺也。意云任見聞之情,執殊應之跡,欲求無名之妙,如人手執斗尺,擬量大方,不知其可也。故本經名爲二乘曲見。欲以下,正明謬執。豈可下,責其淺近。言?名言,謂有無之名,應權施設,無實體性,非名之名,故云微言。會意忘名,故云聽表。玄根喻?槃出生,世出世善故,事相本空,故云虗壤。意謂有無二種,名相兩虗,無相無名,?槃顯現。義說采㧞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