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治論

共 258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2-07 00:01

思治論

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厭之而愈不立也。凡人之情,一舉而無功則疑,再則勌,三則去之矣。今丗之士所以相顧而莫肯爲者,非其無有忠義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術謀慮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難成而不復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於不立也。今立而成矣。

今丗有三患,而終莫能去,其所從起者,則五六十年矣。自宫室禱祠之役興,錢幣茶鹽之法壞,加之以師旅,而天下常患無財。五六十年之間,下之所以游談聚議,而上之所以變政易令以求豐財者,不可勝數矣,而財終不可豐。自澶淵之役,北虜雖求和,而終不得其要領。其後重之。西羗之變,而邊陲不寧,二國益驕,以戰則不勝,以守則不固,而天下常患無兵。五六十年之間,下之所以游談聚議,而上之所以變政易令以求強兵者,不可勝數矣,而兵終不可強。自選舉之格嚴,而吏拘於法,不志於功名,考功課吏之法壞,而賢者無所勸,不肖者無所懼,而天下常患無吏。五六十年之間,下之所以游談聚議,而上之所以變政易令以求擇吏者,不可勝數矣,而吏終不可擇。財之不可豐,兵之不可強,吏之不可擇,是豈眞不可耶?故曰: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厭之而愈不立也。

夫所貴於立者。以其規模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規模而後從事。故其應也有候。其成也有形。衆人以爲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以爲理之必然。如炊之無不熟。種之無不生也。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

昔者子太叔問政於子産,子産曰:政如農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圖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子産以爲不思而行,與凡行而岀於思之外者,如農之無畔也,其始雖勤,而終必棄之。今夫冨人之營宫室也,必先料其貲財之豐約,以制宫室之大小。旣内決於心,然後擇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必告之曰:吾將爲屋若干度,用材幾何,役夫幾人,幾日而成?土石材葦,吾於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材役夫若干,某日而成。主人率以聽焉,及期而成。旣成而不失當,則規模之先定也。

今治天下則不然,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爲也,而人各有心,好大者欲王,好權者欲霸,而媮者欲休息。文吏之所至,則治刑獄,而聚歛之臣則以貨財爲急,民不知其所適從也。及其發一政,則曰姑試行之而已。其濟與否,固未可知也。前之政未見其利害,而後之政復發矣。凡今之所謂新政者,聽其始之議論,豈不甚美而可樂哉。然而布岀於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終,何則?其規模不先定也。用捨係於好惡,而廢興決於衆寡。故萬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廢者有之矣;百丗之患,以小利而不顧者有之矣。所用之人無常責。而所發之政無成効。此猶適千里不賫糧而假丐於塗人。治病不知其所當用之藥。而可藥皆試以僥倖於一物之中。欲三患之去。不可得也。

昔者太公治齊。周公治魯。至於數十丗之後。子孫之強弱。風俗之好惡,皆可得而逆知之。何者?其所施専一,則其勢固有以使之也。管仲相威公,自始爲政而至於霸,其所施設皆有方法,及其成功,皆知其所以然,至今可覆也。咎犯之在?,范蠡之在越,文公、勾踐嘗欲用其民,而二臣皆以爲未可,及其以爲可用也,則破楚滅呉,如寄諸其隣而取之。此無他,見之明而䇿之熟也。今之丗亦與明者熟䇿之而巳。士爭言曰:如是而財可豊,如是而兵可強,如是而吏可擇。吾從其可行者而規模之。發之以勇,守之以専,逹之以強,日夜以求合於其所規模之内,而無務岀於其所規模之外。其人尃,其政一,然而不成者,未之有也。財之不豐,兵之不強,吏之不擇,此三者存亡之所從岀,而天下之大事也。夫以天下之大事,而有一人焉獨擅而兼言之,則其所以治此三者之術,其得失固不可知也。雖不可知,而此三者決不可不治者可知也。

是故不可以無術。其術非難知而難聽,非難聽而難行,非難行而難收。孔子曰:好謀而成。使好謀而不成,不如無謀。蓋丗有好劒者,聚天下之良金鑄之,三年而成,以爲吾劒,天下莫敵也。劒成而狼戾缺折不可用,是何也?知鑄而不知収也。今丗之舉事者雖其甚小,而欲成之者常不過數人,欲壞之者常不可勝數。可成之功常難形,若不可成之狀常先見。上之人方且眩瞀而不自信,又何暇及於收哉。

古之人有犯其至艱而圖其逺者,彼獨何術也?且非特聖人而已。商君之變秦法也,攖萬人之怒,排舉國之說,勢如此其逆也。蘇秦之爲從也,合天下之異以爲同,聮六姓之踈以爲親,計如此其迃也。淮隂侯請於髙帝,求三萬人,願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絶楚之糧道,而西㑹於滎陽。耿弇亦言於丗祖,欲先定漁陽,取涿郡,還收冨平,而東下齊。丗祖以爲落落難合。此皆越人之都邑而謀人國,功如此其踈也。然而四子者行之若易,然岀於其口,成於其手,以爲旣巳許吾君,則親挈而還之。今吾以自有之天下,而行吾所得爲之事,其事又非有所拂逆於天下之意也,非有所待於人而後具也,如有財而自用之,有子而自教之耳。然而政岀於天下,有出而無成者,五六十年於此矣。是何也?意者知出而不知收歟?非不知收,意者汗漫而無所收歟?故爲之說曰:先定其規模而後從事。先定者可以謀人,不先定者自謀常不給,而況於謀人乎?

且今之丗俗,則有所可患者,士大夫所以信服於朝廷者不篤,而皆好議論以務非其上,使人眩於是非而不知其所從。從之則事舉無可爲者;不從,則有所行者,常多故而易敗。夫所以多故而易敗者。人各持其私意以賊之。議論勝於下。而幸其無功者衆也。冨人之謀利也,常獲丗以爲福。非也。彼冨人者,信於人素深,而服於人素厚。所爲而莫或害之,所欲而莫或非之。事未成而衆巳先成之矣。夫事之行也有勢,其成也有氣。冨人者乗其勢而襲其氣也。欲事之易成,則先治其所以信服天下者。

天下之事不可以力勝,力不可勝,則莫若從衆。從衆者,非從衆多之口,而從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眞從衆也。衆多之口,非果衆也,特聞於吾耳而接於吾前,未有非其私說者也。於吾爲衆。於天下爲寡。彼衆之所不言而同然者,衆多之口舉不樂也。以衆多之口所不樂,而棄衆之所不言而同然,則樂者寡而不樂者衆矣。古之人常以從衆得天下之心而丗之,君子常以從衆失之。不知夫古之人,其所從者,非從其口,而從其所同然也,何以明之?丗之所謂逆衆歛怨而不可行者,莫若減任子。然不顧而行之者五六年矣,而天下未嘗有一言。何則?彼其口之所不樂,而心之所同然也。從其所同然而行之,若猶有言者,則可以勿䘏矣。

故爲之說曰:發之以勇,守之以專,逹之以強。苟知此三者,非獨爲吾國而巳,雖北取契丹可也。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十一。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