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說

共 5462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3-12-08 21:29

普說

佛誕日開戒,聞馨上座請普說,師陞座拈香云:

此一瓣香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日信手拈來撒向娑婆世界,供養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伏願念念䕶明下世、時時悉逹誕生,布身雲於性天、注法雨於火宅。

就座,僧問:

當年王宫䧏誕,周行七歩稱?,爲甚麽雲門要一棒打殺?

師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進云:秪如?日一會,箇箇?橫??、立地頂天,?肯落他窠臼否?

師云:也須闍?自甘始得。

進云:

丈夫自有沖天志,那向古人行處行?

師云:只恐不是玉。

進云:和尚也須惜取眉毛。

師云:草賊大敗。

問:先老和尚遺囑云:三界内外無可?處。?竟?箇甚麽?

師云:我也不知。

乃云:

未離?率、巳䧏皇宫、未出母胎、度人巳?,釋迦老子窮伎倆,三千年後被不肖兒孫冷地?覷破,?得一塲好咲。且道咲箇甚麽?

咲他歩歩區區、拖泥帶水,忽有箇漢出來高聲問:長老作麽生?不免向他道:你若無心我也休。

且道此語與他釋迦老子未離?率、巳䧏皇宫、未出母胎、度人巳?相去幾何?若揀辨得出,許伊具?。

復云:大衆特到鼓山求受戒法,可謂費盡辛勤,殊不知在家中才發一念信心求受戒時,早巳得戒了也,又何待䟦渉逺來、登?羯磨然後得戒?

古德云:汝既乞戒,?既戒也,戒外無戒,又何戒哉?

恁麽㸔來,戒?是自巳、自巳?是戒,終不從外得。

六祖大師云:本性無非自性戒是也。然本性無非,更喚甚麽作戒?蓋爲衆生曠大刦來,昧?無非自性,向外馳求,造生死業,故權立戒名,轡勒汝心,令其隨順自性。馬鳴祖師云:了知自性本無毁犯,隨順脩行,尸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懐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衆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諸衆生,何况於他起衆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

性不偷盗,

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盗心,乃至草?不與不取,何况其餘資生之具。

性不邪婬,

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䕶女、親族媒定及爲法所䕶,尚不生於??之心,何况從事,况於非道。

性不妄語,

菩薩常作實語、?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况故犯。

性不兩舌,

菩薩於諸衆生無離間心,無?害心,不將此語爲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爲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巳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

性不惡口,

所謂毒害語、麤獷語、苦他語、令他?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不悅語、?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壊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悉皆?離,常作潤澤語、柔輭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躍語。性不綺語,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决定語;是菩薩乃至戲咲尚恒思審,何况故出散亂之言!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性離?恚,菩薩於一切衆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恨、怨害、??,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無誑無謟,於佛、法、僧起决定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䕶持十?業道,常無間斷。復作是念:一切衆生墮惡?者,莫不皆以十不?業。是故,我當自脩正行,亦勸於他,令脩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脩行正行,令他脩者,無有是處。大衆!離垢地菩薩持戒,逺離十惡,脩行十善;勸他人持戒亦然。然一一皆是稱性,性脩不二,事理圓融,以成就普賢大行願海。若到恁麽田地,始是?實持戒,?佛弟子,??佛恩。大衆!千里之行,起于初歩;此歩一錯,則千里俱錯。諸人!?日發心,到鼓山受戒,?此一念,乃是他日成佛基本;此念不?,則萬行俱僞。所以,從?日去,宜各人人發?實心,發决定心,發廣大心,發殊勝心,發斷所難斷心,發行所難行心,發自利利他心,發?取無上菩提心;然後以如是心,持如是戒,如船入海,順風而去,?逹彼岸,有何艱險?然切不可高推聖境,謂此是二地菩薩分上事,於我凢夫無渉。若作恁麽見解,政所謂自?自棄,甘自沉溺。豈不見古人道:聖賢都是凢夫做,何不依他樣子修?大衆!時不待人,一朝失去人身,出得頭來,不知是幾千萬刦?切希?勵,母得自輕。復舉:昔日摩耶聖母於無憂樹下舉手攀枝,悉逹太子從右脇降誕,九龍吐水,灌沐金軀,不假扶持,自然周行七歩,目顧四方,分手指天地,作大獅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後來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貴圖天下太平。師云:釋迦駕耙于鐵牛背上,雲門刮膜于石女?中,?則事出一時,未免話?兩橛。秪如?日事又作麽生?但願春風齊著力,一時吹入我門來。

擊拂子,下座,落堂。

示做工夫普說。

師云:初祖逹磨大師見我赤縣神州有大乗氣?,乃得得航海而來,不立文字語言,惟?指人心,見性成佛。最初至金陵,梁武帝問:朕?位以來,印經、造寺、度?不可勝?,有何功德?

祖當頭與道破,曰:無功德。無奈武帝當面錯過,乃?隨語生解,曰:何以無功德?祖把不住,不免將錯就錯。

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有非實。

帝復問:如何是眞功德?不妨拶得好。

祖曰:净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又分明道破矣。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祖曰:廓然無聖。可謂劈腹?心了也。

帝猶存人我之見,曰:對朕者誰?

祖曰:不識前箭猶輕後箭深。

秪因武帝不?,乃有渡江面壁之事。

及接神光,光啓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巳是將九五寳位?授凢庸了也。

光又請曰:弟子心未?,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光曰:覔心了不可得。

祖曰:與汝安心竟。

如此?指爲人,正如金翅鳥擘海取龍相似,而後來六祖猶云:說箇?指,早是曲了也。大衆!六祖好言語,只是無人會得。若也會得,?饒威音王以前悟去,猶遲了八刻,更打什麽葛藤?說叅禪作工夫,得不曲上又曲乎??然如是,無奈衆生無始時來背?合塵,?氣濃?,先聖若不向第二門頭曲垂方便,則中下之流永失法利。所以不得巳,乃有作工夫之說。如六祖當時亦教人作工夫,初接?山云: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麽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于言下大悟。明是箇百煉底精金,一點便知落處,更不周由者也,?也省費心力。

又示薛簡内侍云:汝若欲知心要,但?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淸净心體。

又一日,示衆云:若要成就種智,須逹一相三昧、一行三昩。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不念利益成壊等事,安閒恬静,虛融淡泊,名一相三昩。若于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心,不動道塲,?成净土,名一行三昩。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藏,長養成就,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大衆!要識一相麽?無相是。要識一行麽?無心是。

後來藥山依此作工夫。

一日,石上坐次,石頭問云:

在這?作甚麽?

山曰:

一物不爲。

頭曰:

恁麽則閑坐也。

山曰:

若閒坐,?爲也。

頭云:

汝道不爲,不爲箇什麽?

山曰:

千聖亦不識。

大衆!千聖亦不識,?可功也無?

到這?,如人飮水,冷煖自知,也強教你不得。

頭贊以偈曰:

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麽行。

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凢流豈可明?

你道從來共住底是什麽人?若識得此人,一生叅學事?,更不用叼呾也。

洞山當時愍學者隨語生解,不得巳亦教作工夫云:

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他舌頭路。

欲得忘?冺蹤跡,努力殷勤空?歩。

你道空?作麽生歩??須看脚下始得。

後來壽昌師翁示?山依此作工夫云:

空拶空兮功莫大,有追有也德猶微。

謗他迦?安生理,得便宜處失便宜。

這老漢有古人作畧,便是這些子也。

趙州當時亦教人作工夫云:

汝但向衣鉢下坐,窮理好。

老僧行脚時,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此外更無别用心。若不如是,大逺在。

又曰:

你若一生不離叢林,十年五載不語,無人喚你作啞漢,巳後佛也不奈你何。若不悟,截取老僧頭去。大衆!趙州不教你癡坐,要汝窮理。若不窮理,如何啓悟?故潙山云:硏窮至理,以悟爲則。鵝湖大義禪師坐禪銘亦云:

切莫忘?與死心,此箇難醫病最深。

?須提起吹毛利,用剖西來第一義。

瞠??兮剔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誰?

皆是教人究理作工夫也。至宋世宗師,則大教人㸔話頭,如浮山逺示投子靑看外道問佛話,大慧杲呌人㸔竹箆子、狗子無佛性話。如晦堂當時悟了,白黃龍南禪師曰:大事本來如是,和尚何得教人㸔話頭,百計搜??南曰:若不教汝如此?究,到無心處,自見自肯,則吾埋沒汝也。

更有多種,不暇枚舉,然尚未聞教人起疑情,作死工夫。至元始有之,如雪巖、高峯諸大老,皆是恁麽作工夫,皆得眞實發明,眞實受用故。當時宗門有人,至于?日,則大不然。學者最初出門,一念只是爲名利,全無眞實爲見性了生死底心。所以到叢林中,只是隨羣逐隊,懵懂底不知頭?,固不在言;若稍伶俐底,則專用心意識摶量古人公案,甚至學頌古、學答話、學詩、學文,學得依稀相似,便爲無?長老印破面門。如此之輩,充塞閭巷,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不知此風何日抵止?若是皮下有血底漢子,如何甘得?如?欲得眞實發明到究竟安樂之地麽?三祖大師云:夢幻空華,徒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果然放得净盡,然後以所舉從上古人所示作工夫處,隨依一門做去,但辦一副鐵石身心,久久自有發明底日子。若眞實發明了,方知六祖道:逹磨西來,?指人心,見性成佛。早是曲了也。又知山僧道:威音王巳前悟去。已是遲了八刻,更打什麽葛藤?說叅禪作工夫,若未到與麽田地,切莫掠虛,不如脚踏實地好。生死二字,切須著急,莫作等閒。所以道:努力?生須了?,莫教累刦受餘殃。復舉:石頭垂語云:言語動用?沒交渉。藥山云:非言語動用亦沒交渉。石頭云:我這?針劄不入。藥山云:我這?石上栽花。石頭然之。師云:一對無孔鐵鎚。鼓山?不然,言語動用是甚麽?非言語動用又是什麽?交渉是什麽?沒交渉又是什麽?會麽?若不會,不免索性道破:針劄不入,七穴八穿;石上栽花,根深?茂。但恁麽㸔取,珍重!

授戒。永明戒子設齋,請普說。石頭令丹霞受戒,掩耳出去。藥山令高沙彌受戒,乃云:知是般事便休。這兩箇漢可謂皮既不存,毛將安附?单提獨弄,足可觀光。?然如是,玉鳯不遶于故枝,金龍豈困於死水??須?發氷河,花開古木,不恁麽中恁麽,恁麽中?不恁麽,始得無過。所以六祖大師以居士服受衣鉢于黃梅,後至廣州法性寺披剃,於菩提樹下受智光律師具足戒,應求那䟦陀羅三藏懸記。自是以來,五宗諸祖?各秉单傳,俱崇净戒,自利利他,莫此爲急。蓋戒是三學之初門,萬行之基址,渡苦海之浮囊,裂魔網之利劍。故教中云:持戒比丘處衆有威德,現生多招如意事,縱不悟去,合?便生天界;破戒比丘處衆無威德,現生多招不如意事,合?便入三?。?如哲和尚云:老僧只持箇粗五戒,十八年不叅自悟,以五戒爲根本大戒,是沙彌、比丘、菩薩之根本故也。根本深固,枝?自然?榮,心華發明,照十方刹,理固然矣。深嗟末世佛法衰微,人心懈怠,不求實踐,惟務虛名,豋?受戒,衣鉢苟簡,志意恍惚。受戒之後,或汩沒於世緣,或莾蕩於頑空,將本所受戒束之高閣,恣行放?,年深月久,不知戒爲何物。戒既?疎,心益迷昩,一旦無常忽至,識神無主,前路茫茫,未知何徃。然既無戒善資身,豈免沉淪之地?所謂五戒不持,人天路絶,定不誣也。諸仁者!欲行千里,一歩爲初,此歩若差,則千里俱錯。諸人?日發心到本山求戒,?此一念,乃是他日成佛正因。因若不?,果必迂曲,急須回光?照,痛自知非,生大慚愧,發大勇猛始得。

復舉:本嵩律師、無爲居士楊傑請問南山所講毘尼性體,嵩答以偈曰:

情智何???犬吠蛇自行。終南的的㫖,日午打三更。

師云:嵩公?主律,?有衲僧氣?,回三毒爲三聚净戒,回六識爲六神通,如力士揮劍,不資餘力。?然如是,山僧則不然。?日有人請問:如何是鼓山所講毘尼性體?但向他道:五隂坑中無價寳,六窓晝夜放光明。山河大地非他物,?竟無塵礙?睛。

且道與古人相去多少?具擇法?者,試揀辨㸔。珍重!

太陞興承父子剃度請普說。古德謂釋迦不出世,大地如長夜。何者?以迦?佛巳㓕度,彌勒佛未䧏生,正當此時,?浮提衆生縳著於家,如蝇粘唾,無因擺脫。由是世?乗大願輪,示生净飯王宫,悟世無常,?金輪王位,出家成無上道。既成道巳,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爲沙門,證阿羅漢果。從此始有三寳住世,爲衆生良友福田。毋論若貴若賤,若男若女,於佛法中出家得道者,無量無邊,不可勝?。迨?凡三千年,佛?㓕度,遺法猶存,出家之風,徧?沙界。?日因太陞興承父子,感世相之匪堅,慕空門之解脫,乃?家割愛,入山學道。兹當剃度受戒,特設齋供衆,又請山僧陞座,舉揚出家利益。然出家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非正因。非正因者,爲世緣所迫,不得巳出家,此人身?出家,心不出家。正因者,知三界苦,發出世心,斷所難斷,行所難行,此人身心俱出家。卽?現前大衆,一箇箇圓頂方袍,具比丘相,預三寳?,其正因非正因,身心出家不出家,如人飮水,冷䁔自知。正因者,固不在言;若非正因者,貴在因邪打正,再發勝心。既出家巳,復更出家,所謂出五藴家,出三界家,出煩?家,?逹湼槃彼岸,無世可出,無家可?,得大自在安樂法,始名?出家也。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逹本,解無爲法,名曰沙門。只如心作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