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共 112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16:52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士则与今之士异矣,善为士则与不善为士者异矣。故微则与道为一,妙则与神同体,玄有以配天,通有以兆圣,而藏用之深,至于不可测。书曰:道心惟微,则微者道也。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则妙者神也。易曰:天玄而地黄,则玄者天之色。传曰:事无不通之谓圣,则通者圣之事。水之深者,可测也。穴之深者,可究也。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其藏深矣,不可测究。列御寇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老子谓孔子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其谓是欤?

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天之高,不可俄而度也;地之厚,不可俄而测也。曰圆以覆,曰方以载者,拟诸其容而已。强为之容,岂能真索其至?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豫者,图患于未然。犹者,致疑于已事。古之体道者,以内游为务,不以通物为乐,恐惧修省,不得已而后应,若冬涉川,守而不失已。若畏四邻,易所谓以此斋戒者是也。

俨若容。

语曰:望之俨然,记曰:俨若思,庄子曰: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全德之人,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故其状义而不朋。

涣若冰将释,

水凝而为冰,冰释而为水,其实一体。蔽于执一者,如水之凝,通于大同者,如冰之释。易曰:涣,离也。遗物离人而无所系輆,所以为涣。

敦兮其若朴,

敦者,厚之至。性本至厚,如木之朴,未散为器。

旷兮其若谷,

旷者,广之极,心原无际,如谷之虚,受而能应。

浑兮其若浊。

不刿雕以为兼,不矫激以为异,浑然而已,故若浊。与修身以明污者异矣。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有道之士,即动而静,时骋而要其宿;定而能应,至无而供其求。故静之徐清,而物莫能浊;动之徐生,而物莫能安。易曰:来徐徐,徐者,安行而自适之意。至人之用心,非以静止为善,而有意于静。非以生出为功,而有为于生也。因其固然,付之自尔,而无怵迫之情,遑遽之劳焉,故曰徐。静之徐清,万物无足以铙其心,故孰能浊?动之徐生,万物无足以系其虑,故敦能安。安有止之意,为物所系,则止矣,岂能应物而不伤?

保此道者,不欲盈。

有积也,故不足。无藏也,故有余。至人无积,亦虚而已。保此道而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者,亦已小矣,故不欲盈。经曰: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有敝故有新,有成,故有坏。新故相代,如彼四时,成瓌相因,如彼万物。自道而降丽于形数者,盖莫不然。惟道无体,虚而不盈,故能敝能新,能成能坏,超然出乎形数之外,而未常敝,未常瓌也。故曰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木始荣而终悴,火初明而末熄,以有新也,故敝随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以有成也,故瓌继之。有道者异乎此。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