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比義述序

共 868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1:09

詩比義述序

詩之部分四:風、鄕樂;小雅,諸矦之樂;大雅、頌,天子之樂。而㷼饗羣臣嘉賓,或上取,或下就,著在禮經。其後因舊部而頗有附益,於是目其定於周初制作禮樂時者,謂之四始。若夫周官經大師教六詩,繼風之下曰賦,曰比,曰興,則存乎章句,閒三百,皆有所賦之事,言非一端,或難徑言。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也;興者,託事於物葢。立言之體,有是三者,非直賦其事,則或比方,或託物。賦直而比曲,比邇而興遠。興旣會其意矣,則何異于比?比如見其事矣,則何異於賦?此?齋王先生詩比義述之所爲有作也。

㫺壬申癸酉歲,震爲詩補傳未成,別錄書内辨證成一袟,曾見有襲其說以自爲書刊行者,不知先生何由見震元書,擇其合於比義若干條,俾得以名附大著中。先生之子㮚人,與震同舉於鄕,今爲 朝廷名御史。震雖未獲親聞先生講論,而先生以是書遠寄京師示震,且屬序之不得辤也。

易曰:引而信之,觸?而長之。詩之比興固如是。舉比以通賦與興。非刱自是書也。毛詩於樛木曰。興也。宐以葛藟之附樛木。興福?之隨君子巳耳。而篇義曰后妃逮下也。義取樛木下垂。葛藟得上蔓。爲后妃逮下。眾妾得親附之。比十月之交之爲直賦。其事無疑也。日月之行,終古不變,故交食一事,可以驗推步之得失。其有不應,失在立㳒,不失在天行。使天行有變,必不可以得其準,無從立推步之常㳒矣。而聖人警於天變者,以縣?著明,莫大乎日月,猶有蔽虧,人君可自謂無蔽,不省於虧失乎?日,君?,月,臣象。日失其明,甚於月喩。君之蔽虧甚於臣,故曰亦孔之醜,曰于何不臧。詩詞顯以比德,非語禎祥。帝王之尊兢兢惟蔽虧是省,是以德臻上聖,仁覆天下,視懼以災異,大小不絕遠乎?篇内。高岸爲谷,㴱谷爲陵。毛傳曰:言易位也。鄭箋云:君子居下,小人居上之謂也。亦據比義言之。推而至於隸用一字,在六書假?引喩,以明無非比也。賦者,比之實也;興者,比之推也。得比義於興,不待言。卽賦之中復有比義。

先生博采眾說,逐條以已所得爲案語,足成之,凡八卷,欲學者引伸觸類,知德行,?政體。孔子兩許門弟子可與言詩,意實在此。然則是書爲益豈淺鮮哉!休寧戴震謹序。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