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賢聖品第六

轻识古籍-繁体

共 232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3-12-06 03:57

分别賢聖品第六

巳說煩惱斷,由見,修道故見道。

見聖諦修道修九品諦四名巳說,謂苦集滅道,

彼自體亦然,次第隨現觀。

苦由三苦合,如所應一切,

可意非可意,餘有漏行法。

彼覺破便無,慧析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此名勝義。

將趣見諦道,應住戒?修,

聞思修所成,謂名俱義境。

具身心遠離,無不足大欲,

謂巳得未得,多求名所無。

治相違界三,無漏無貪性,

四聖種亦爾,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後業,爲治四愛生,

我所我事欲,暫息永除故。

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

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

爲通治四貪,且辨觀骨瑣,

廣至海復略,名初?業位,

除足至頭半,名爲巳熟修,

繫心在眉間,名超作意位。

無貪性十地,緣欲色人生,

不淨自世緣,有漏通二得。

息?慧五地,緣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有六謂數等。

入出息隨身,依二差别轉,

情數非執受,等流非下緣。

依巳修成止,爲觀修?住,

以自相?相,觀身受心法。

自性聞等慧,餘相雜所緣,

說次第隨生,治倒故唯四。

彼居法?住,總觀四所緣,

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從此生煗法,具觀四聖諦,

修十六行相,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

次?唯法?,下中品同頂。

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刹?,

世第一亦然,皆慧五除得。

此順決擇分,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第四女亦爾。

聖由失地捨,?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捨,依本必見諦,

捨巳得非先,二捨性非得。

煗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

?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

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

麟⾓佛無轉,一坐成覺故。

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

聞思成三業,殖在人三洲。

世第一無間,?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次生法智,

次緣餘界苦,生???智,

緣集滅道諦,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名聖諦現觀,

此總有三種,謂見緣事别,

皆與世第一,同依於一地。

?智如次第,無間解脫道,

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

名隨信法行,由根鈍利别,

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

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

名信解見至,亦由鈍利别。

諸得果位中,未得勝果道,

故未起勝道,名住果非向。

地地失得九,下中上各三,

未斷修斷失,住果極七返。

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

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

斷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間,

此?第三向,斷九不還果。

此中生有行,無行般涅槃,

上流若雜修,能往色究竟,

超半超徧沒,餘能往有頂,

行無色有四,住此般涅槃。

行色界有九,謂三各分三,

業惑根有殊,故成三九别。

立七善士趣,由上流無别,

善惡行不行,有往無還故。

經欲界生聖,不往餘界生,

此及往上生,無練根并退。

先雜修第四,成由一?雜,

爲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退。

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

得滅定不還,轉名爲身證。

上界修惑中,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

有頂由無漏,餘由二離染,

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

無漏未至道,能離一切地,

餘八離自上,有漏離次下。

近分離下染,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上地唯根本。

世無間解脫,如次緣下上,

作麄苦障行,及靜妙離三。

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

餘盡或正見,此應果皆有。

淨道沙門性,有爲無爲果,

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

五因立四果,捨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

世道所得斷,聖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亦名沙門果。

所說沙門性,亦名婆羅門,

亦名爲梵輪,眞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說名爲法輪,

由速等似輪,或具輻等故。

三依欲後三,由上無見道,

無間無緣下,無厭及經故。

阿羅漢有六,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從前見至生,

有是先種性,有後練根得。

四從種性退,五從果非先,

學?生亦六,練根非見道。

應知退有三,巳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後,利中後鈍三。

一切從果退,必得不命終,

住果所不爲,慚增故不作。

練根無學位,九無間解脫,

久?故學一,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有學但依六,

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

七聲聞二佛,差别由九根,

加行根滅定,解脫故成七。

此事别唯六,三道各二故,

俱由得滅定,餘名慧解脫。

有學名爲滿,由根果定三,

無學得滿名,但由根定二。

應知一切道,略說唯有四,

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

通行有四種,樂依四靜慮,

苦依所餘地,遲速鈍利根。

覺分三十七,謂四?住等,

覺謂盡無生,順此故名分。

此實事唯十,謂慧懃定信,

?喜捨輕安,及戒尋爲體。

四?住正斷,神足隨增上,

說爲慧懃定,實諸加行善。

初業順決擇,及修見道位,

?住等七品,應知次第增。

七覺八道支,一向是無漏,

三四五根力,皆通於二種。

初靜慮一切,未至除喜根,

二靜慮除尋,三四中除二。

前三無色地,除戒前二種,

於欲界有頂,除覺及道支。

證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

見三得法戒,見道兼佛僧。

法謂三諦全,菩薩獨覺道,

信戒二爲體,四皆唯無漏。

學有餘縛故,無正脫智支,

解脫爲無學,謂勝解惑滅。

有爲無學支,?二解脫藴,

正智如覺說,謂盡無生智。

無學心生時,正從障解脫,

道唯正滅位,能令彼障斷。

無爲說三界,離界謂離貪,

斷界斷餘結,滅界滅彼事。

厭緣苦集慧,離緣由能斷,

相對互廣陿,故應成四句。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