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定品第八
共 125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3:57
分别定品第八
靜慮四各二,於中生巳說,
定謂善一境,幷伴五藴性。
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
無色亦如是,四蘊離下地。
幷上三近分,總名除色想,
無色謂無色,後色起從心。
空無邊等三,名從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
此本等至八,前七各有三,
謂味淨無漏,後味淨二種。
味謂愛相應,淨謂世間善,
此?所味著,無漏謂出世。
靜慮初五支,?伺喜樂定,
第二有四支,內淨喜樂定,
第三具五支,捨?慧樂定,
第四有四支,捨?中受定。
此實事十一,初二樂輕安,
內淨?信根,喜?是喜受。
染如次從初,無喜樂內淨,
正?慧捨?,餘說無安捨。
第四名不動,離八災患故,
八者爲尋伺,四受入出息。
生靜慮從初,有喜樂捨受,
及喜捨樂捨,唯捨受如次。
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
皆初靜慮攝,唯無覆無記。
全不成而得,淨由離染生,
無漏由離染,染由生及退。
無漏次生善,上下至第三,
淨次生亦然,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淨染,并下一地淨,
死淨生一切,染生自下染。
淨定有四種,謂?順退分,
順住順勝進,順決擇分攝。
如次順煩惱,自上地無漏,
互相?如次,生二三三一。
二?定順逆,均間次及超,
至間超爲成,三洲利無學。
諸定依自下,非上無用故,
唯生有頂聖,起下盡餘惑。
味定緣自繫,淨無漏徧緣,
根本善無色,不緣下有漏。
無漏能斷惑,及諸淨近分,
近分八捨淨,初亦聖或三。
中靜慮無尋,具三唯捨受,
初下有尋伺,中唯伺上無。
空謂空非我,無相謂滅四,
無願謂餘十,諦行相相應。
此通淨無漏,無漏三脫門,
重二緣無學,取空非常相,
後緣無相定,非擇滅爲靜。
有漏人不時,離上七近分,
爲得現法樂,修諸善靜慮,
爲得勝知見,修淨天?通,
爲得分别慧,修諸加行善,
爲得諸漏盡,修金剛喻定。
無量有四種,對治?等故,
慈悲無?性,喜喜捨無貪。
此行相如次,與樂及拔苦,
欣慰有情等,緣欲界有情。
喜初二靜慮,餘六或五十,
不能斷諸惑,人起定成三。
解脫有八種,前三無貪性,
二二一一定,四無色定善,
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
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
三境欲可見,四境?品道,
自上苦集滅,非擇滅虚空。
勝處有八種,二如初解脫,
次二如第二,後四如第三。
徧處有十種,八如淨解脫,
後二淨無色,緣自地四藴。
滅定如先辯,餘皆通二得,
無色依三界,餘唯人趣起。
三界由因業,能起無色定,
色界起靜慮,亦由法爾力。
佛正法有二,謂敎證爲體,
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
迦濕彌羅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
少有貶量爲我失,判法正理在牟尼。
大師法?久巳閉,堪爲證者多散滅,
不見眞理無制人,由鄙尋思亂聖敎。
自覺巳歸勝寂靜,持彼敎者多隨滅,
世無依怙䘮衆德,無鉤制惑隨意轉。
既知如來正法壽,漸次淪亡如至喉,
定諸煩惱力增時,應求解脫勿放逸。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