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智品第七

轻识古籍

共 171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2-04 18:08

分别智品第七

圣慧?非智,尽无生非见,

余二有漏慧,皆智六见性。

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

有漏称世俗,无漏名法?。

世俗徧为境,法智及?智,

如次欲上界,苦等谛为境。

法?由境别,立苦等四名,

皆通尽无生,初唯苦集?。

法?道世俗,有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

法?不相知,声闻麟喻佛,

如次知见道,二三?一切。

智于四圣谛,知我巳知等,

不应更知等,如次尽无生。

由自性对治,行相行相境,

加行辨因缘,故建立十智。

缘灭道法智,于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断,?无能治欲。

法智及?智,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余,四谛智各四。

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

有漏自相缘,俱但缘一事。

尽无生十四,谓离空非我,

净无越十六,余说有论故。

行相实十六,此体唯是慧,

能行有所缘,所行诸有法。

性俗三九善,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法六余七九。

现起所依身,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余八通三界。

诸智?住摄,灭智唯最后,

他心智后三,余八智通四。

诸智互相缘,法?道各九,

苦集智各二,四皆十灭罪。

所缘总有十,谓三界无漏,

无为各有二,俗缘十法五。

?七苦集六,灭缘一道二,

他心智缘三,尽无生各九。

俗智除自品,总缘一切法,

为非我行相,唯闻思所成。

?生圣见道,初?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后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离欲增他心,

无学钝利根,定成九成十。

见道?智起,?彼未来修,

三?智兼修,现观边俗智。

不生自下地,苦集四灭后,

自谛行相境,唯加行所得。

修道初刹?,修六或七智,

断八地无间,及有欲余道。

有顶八解脱,各修于七智,

上无间余道,如次修六八。

无学初刹?,修九或修十,

钝利根别故,胜进道亦然。

練根无间道,学六无学七,

余学六七八,应八九一切,

杂修通无间,学七应八九,

余道学修八,应九或一切。

圣起余功德,及?生诸位,

所修智多少,皆如理应思。

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

为离得起此,修此下无漏。

唯初尽徧修,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曾所得非修。

立得修?修,依善有为法,

依诸有漏法,立治修遣修。

十八不?法,谓佛十力等,

力处非处十,业八除灭道,

定根解界九,徧趣九惑十,

宿住死生俗,尽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依静虑余通,

赡部男佛身,于境无碍故。

身?罗延力,或節節皆然,

?等七十增,此触处为性。

四无畏如次,初十二七力,

三?住?慧,缘顺违俱境。

大悲唯俗智,资粮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悲由八因,

由资粮法身,利他佛相似。

寿种姓量等,诸佛有差别,

复有余佛法,共余圣?生,

谓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德。

无诤世俗智,后静虑不动,

三洲缘未生,欲界有事惑,

愿智能徧缘,余如无诤说。

无碍解有四,谓法义词辩,

名义言说道,无退智为性,

法词唯俗智,五二地为依,

义十六辩九,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余如无诤说。

六依边际得,边际六后定,

徧顺至究竟,佛余加行得。

通六谓神境,天?耳他心,

宿住漏尽通,解脱道慧摄。

四俗他心五,漏尽通如力,

五依四静虑,自下地为境。

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

未曾由加行,曾修离染得,

?住初三身,他心三余四。

天?耳无记,余四通唯善,

第五二六明,治三际愚故,

后真二假说,学有暗非明,

第一四六导,教诫导为?。

定由通所成,引利乐果故,

神体谓等持,境二谓行化,

行三意势佛,运身胜解通。

化二谓欲色,四二外处性,

此各有二种,谓似自他身。

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从净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语通由自下,

化身与化主,语必俱非佛。

先立愿畱身,后起余心语,

有死畱坚体,余说无畱义。

初多心一化,成满此相违,

修得无记摄,余得通三性。

天?耳谓根,?定地净色,

恒同分无缺,取障细远等。

神境五修生,呪药业成故,

他心修生呪,又加占相成。

三修生业成,除修皆三性,

人唯无生得,地狱初能知。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