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成之書

共 79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02:11

答徐成之書

壬午

承以朱陸同異見詢,學術不明於世久矣,此正吾儕今日之所宜明辯者。細觀來敎,則輿庵之主?山、旣夫,而吾兄之主晦庵,亦未爲得也。是朱非陸,天下之論定久矣,久則難變,他雖微吾兄之爭,輿庵亦豈能遽行其說乎?故僕以爲二兄今日之論,正不必求勝。務求?山之所以。非晦庵之所以。是窮本極源。眞有以見其幾微得失於毫忽之間。若明者之聽訟。其事之曲者。既有以辯其情之不得巳。而辭之直者。復有以察其處之或未當。使受罪者得以伸其情。而獲伸者亦有所不得辭其責,則有以盡夫事理之公,卽夫人心之安,而可以俟聖人於百世矣。今二兄之論,乃若出於求勝者,求勝則是動於氣也。動於氣,則於義理之正何啻千里,而又何是非之論乎。凡論古人得失,決不可以意度而懸斷之。今輿庵之論?山曰:雖其專以尊德性爲主,未免墮於禪學之虛空,而其持守端實,終不失爲聖人之徒。若晦庵之一於道問學,則支離決裂,非復聖門誠意正心之學矣。吾兄之論晦庵日:雖其專以道問學爲主,未免失於俗學之支離,而其循序漸進,終不背於大學之訓。若?山之一於尊德性,則虛無寂滅,非復大學格物致知之學矣。夫旣曰尊德性,則不可謂墮於禪學之虛空;墮於禪學之虛空,則不可謂之尊德性矣。旣日道問學,則不可謂失於俗學之支離;失於俗學之支離,則不可謂道問學矣。二者之辯,問不容髮,然則二兄之論,皆未免於意度也。昔者子思之論學葢不下千百言,而括之以尊德性而道問學之一語。卽如二兄之辯,一以尊德性爲主,一以道問學爲事,則是二者固皆未免於一偏,而是非之論尚未有所定也,烏得各持一是而遽以相非爲乎?故僕願二兄置心於公平正大之地,無務求勝。夫論學而務以求勝。豈所謂尊德性乎。豈所謂道問學乎。以某所見,非獨吾兄之非?山。輿庵之非晦庵,皆失之非。而吾兄之是晦庵,輿庵之是?山,亦皆未得其所以是也。稍暇當面悉,姑務養心息辯,毋遽耳食聲,尋以意度爲是非,此學者之通病。先生此論,直徹底裡。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