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孟判官論宇文生評史官書柳冕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32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17:08

荅孟判官論宇文生評史官書柳冕

昨暮辱問,兼示所寄宇文生書,憂深思逺,推仲尼之道,見天地之心,甚善。來書之意,逺者大者,斯盡善矣。其愚之所諭者,輙備聞見,以獻左右。字文生云:仲尼因舊史脩春秋,所記不過二百四十二年。今子長乃軼孔氏,而脩數千年荒絶之書,助以黃老寓託之說。仲尼之所二,子長之所一,仲尼之所難,子長之所易,美則美矣,愚以爲未盡。昔大雅喪,然後頌聲寢;王澤竭,然後詩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横議,孔子懼,作春秋以一王法,於是記言事以爲襃貶,盡聞見以爲實辭,舉凡例以爲異同,此夫子之所見也,故書之;所聞異同,此夫子之所傅聞也,故書之。非此三者,夫子不書,此聖人之志也。非當十二公之事,聖人以爲易,過十二公之事,聖人以爲難,明矣。六經之作,聖人所以明天道,正人倫,助治亂。苟非大者,君子不學;苟非逺者,君子不言。學大則君子之德崇,言逺則君子之業廣。故仲尼歎曰:大哉,堯之爲君也!惟天爲大,惟堯則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也。又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於是叙書即起堯典,稱樂即美韶、武,論詩即首周南,脩春秋則繩以文武之道,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至于幽、厲、桓、莊,逶迤陵頽,斯不足徴也。故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徴也。足則吾能徴之矣。是以三千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豈不教尊而後道高。師聖而後功倍者也。曾子曰。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知。則光大矣。又來書罪子長自序云。夫子没五百年而史記作非聖人而修聖人之名者。素王之篡臣也。美則美矣。愚以爲未盡。昔周公制禮五百年而夫子脩春秋。夫子没五百年而子長脩史記。遷雖不得聖人之道,而継聖人之志。不得聖人之才。而得聖人之旨。自以爲命丗而生。亦信然也。且遷之没巳千載矣。遷之史未有継之者。謂之命丗。不亦宜乎。噫遷承滅學之後。修廢起滯。以論天人之際。以通古今之变。而徴遷叙事。廣其所聞。是軒轅之道不滅矣。推而廣之。亦非罪也。且遷之過在不本於儒教。以一王法。使楊朱墨子得非聖人。此儒之罪也,不在於叙逺古,示將來也。足下豈不謂然乎?夫聖人之於春秋,所以教人善惡也。修經以志之,書法以勸之,立例以明之,恐人之不至也,恐人之不學也。茍不以其道示人,則聖人不復修春秋矣;不以其法教人,則後丗不復師聖人矣。故夫求聖人之道,在求聖人之心;求聖人之心,在書聖人之法。法者,凡例襃貶是也,而遷捨之。春秋尚古,而遷变古,由不本於經也。以遷之雄才奮史筆,不虚美,不隱惡,守凡例而書之,則與左氏並驅爭先矣。苟知聖人之法,則知春秋之可興,知春秋之可興,則君子乎哉?宇文生近之矣。昔者仲尼門人,得其門者,然後見宗廟之美;升其堂者,然後見稚頌之聲;入其室者,然後見道德之奥。雖道有汚隆,性有深淺,然當其所得,莫不有聖人之道。故言而爲經,動而爲教者,學也,不學而至者無焉。故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廣也;不遊聖人之門,不知道德之富也。今大雅旣隱,賢人隨之,茍非君子,孰能知道?宇文生居於今之丗,行於古之道,君子以爲難。前志之所遺,此子之所得,君子以爲難。爲僕謝之。夫言大道者不可以小說,應黃鍾者不可以末音,師聖人者不可以無法。三者知之斯爲難。文之爲難,斯又難之。僕智不足而彊言之。頓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