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助賞罰論

轻识古籍-繁体

共 69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01:29

史官助賞罰論

域中有三權:曰天,曰君,曰史官。聖人以此三權者,制天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夫惟天之權,而後能壽夭禍福天下之人,而使賢者無夭橫窮困之災,不賢者無以享其富貴壽考之福。然而季次、原憲,古所謂賢人者也,伏於窮閻之下,布衣饘粥之不給;盜跖、莊蹻橫行於天下,食人之肝以爲糧,而老死於牗下,不見兵革之禍。如此,則是天之權有時而有所不及也。故君人用其賞罰之權於天道所不及之間,以助天爲治。然而賞罰者,又豈能盡天下之是非?而賞罰之於一時,猶懼其不能明著暴見於萬世之下,故君舉而屬之於其臣,而名之曰史官。蓋史官之權,與天與君之權均,大抵三者更相助,以無遺天下之是非。故荀恱曰:每於歲盡舉之尚書,以助賞罰。夫史官之興,其來尚矣。其最著者,在周曰佚,在魯曰克,在齊曰南氏,在晉曰董狐,在楚曰?。相觀其爲人,以度其當時之所書,必有以助賞罰者。然而不獲見其筆墨之所存,以不能盡其助治之意。獨仲尼因魯之史官左㐀明而得其載籍,以作爲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雖其名爲經,而其實史之尤大章明者也。故齊桓、晉文有功於王室,王賞之以侯伯之爵,征伐四國之權,而春秋又從而屢進之,此所以助子賞之當於其功也。吳、楚、徐、越之僭,皆得罪於其君者也,而春秋又從而加之以斥絶擯棄不齒之辭,此所以助乎罰之當於其罪也。若夫當時賞罰之所不能及,則又爲之明言其狀,而使後世嗟嘆痛惜之不巳。嗚呼!賢人君子之功烈,與夫亂臣賊子罪惡之狀,於此皆可以無憂其無聞焉。是故古者聖人重史官,當漢之時,號曰太史令,而其權在丞相之上。郡國計吏上計於太史,而後以其副上于丞相、御史。夫惟知其權之可以助賞罰也,故從而尊顯之。然則後之史官,其可以忽哉?省試論一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